定博藏珍小课堂一瑞兽
鎏金嵌贝瑞兽铜席镇(2件) 西汉
高10.2厘米 高5.6厘米 1965年征集
掐丝镶嵌金辟邪(2件)东汉
高3.4厘米
1969年定县北陵头村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出土
形似虎,辟邪头上二角,天禄一角,皆金质,作昂首阔步状。采用焊接、掐丝、缠绕技法制作。两兽均前额隆起,角向后垂卷,镶红玛瑙、绿松石珠为睛,张口露齿,四肢前伸,长尾拖地。身体以金片捏制成型,角、尾为粗金丝上缠绕细丝,颈前和后背在凹槽内镶嵌红玛瑙、绿松石;其他部位也零星镶嵌红玛瑙、绿松石。体表满饰密集的金粟粒。此件辟邪应是以虎为原型加以兽形变,造型生动,颇具想象力。
掐丝镶嵌金羊群 东汉
高1.3厘米
1969年定县北陵头村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羊群采用汉代高超的金粟粒焊接技术,工艺水平极高。在一块金片之上错落有致的塑出四只羊。用金片捏、金丝卷出羊的形状,再用金丝匀勒出羊的眼、鼻、角、四肢,将细如鱼子的小金粒焊缀在羊的身上表示羊的卷毛,并在羊的身上镂出水滴状孔,嵌入绿松石、红玛瑙金作为眼睛或身上饰物,使金羊新奇瑰丽,光彩夺目。
掐丝镶嵌金龙 东汉
高1.2厘米
1969年定县北陵头村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基出土
龙首平伸,前额隆起,长角后卷,张口露齿,龙身中空。采用掐丝、焊接、锤鍱、镶嵌工艺,用金丝勾勒出龙的面部轮廓和双角,龙角缠以细若发丝的金丝,背部镂成水滴状的孔,孔中嵌绿松石和红玛瑙,周身焊缀装饰金粟粒。龙身为木质,出土时已完全碳化。此墓中出土的金辟邪、金羊群和金龙等使用的掐丝镶嵌、金粒焊缀工艺代表了汉代金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成就。
琥珀、松石瑞兽(5件) 东汉
高1-2厘米 长1-4厘米
1969年定县北陵头村东汉中王刘畅墓出土
卧兽形琥珀、松石配饰是汉代最富有特色的配饰。从出土的饰品来看汉代时期的琥珀、松石多雕琢吉祥图案,题材有:鸟、兽、虎、龟等。这些小兽形通常为圆雕。腹部有横向或者纵向的穿孔,有的两者兼有。佩饰雕工风格苍劲,以宽深线条勾勒轮廓及细部特征,风格淳朴,憨态可掬。兽形饰佩通常与玛瑙、玻璃、水晶等材质制作的兽形、珠形配饰串成项链佩戴。这种搭配形式的项链于汉墓中多有出土,无论个体器形与组合成方式都非常的近似,由此可见,此种形态的琥珀、松石项链是当时最为流套行的搭配方式。
编辑 王京
审核 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