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学家庄晓莹获得德国工程领域索非亚·科瓦雷夫斯亚大奖,奖金1300万,拿到手不顾挽留坚决回国!

她是德国洪堡基金会索非亚·科瓦雷夫斯亚奖(仅次于莱布尼茨奖的世界第二奖项)自2002年设立以来第一位工程领域的获奖者。奖金16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300万。

德国科学界很想留住她,但是她却不顾这样的挽留,坚持回到了母校同济大学任教,她说:“想为家乡,为国家做点事。”

前人栽树后人又岂能甘于乘凉,梁国虽好,却终非久留之地。正如以往,日本的学位绊不住苏步青坚毅的步伐,优越的生活也留不住钱学森的才华,直至今日,德国区区一百六十五万欧元的奖金,又如何能挽住一颗系在祖国的游子之心。

她就是庄晓莹,是个科学家,也是个美女。

庄晓莹生在上海,长于上海,她见惯了人间烟火、繁荣昌盛,在这片寸土寸金的地界,她见那日新月异,车水马流永不停歇,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深深印在她的心扉。

她追随心,同时代一起奔跑,庄晓莹不在意任何人的褒贬,假小子也好,不理解也罢,她也不过是爱上土木工程这一行而已。

任谁都无法将她同土木工程的糙汉子联想到一起,便是其父母也不过把这当成了自家女儿的一时兴起,在他们规划中,庄晓莹该是去学医的,学有所成后便结婚生子,一生顺遂。但可惜,庄晓莹的心中有着必须完成的梦想,她不想平庸,也不该平庸。

2001年,庄晓莹不顾家人的反对,以优异的成绩毅然选择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学专业。亲朋好友对她的未来皆不看好,可庄晓莹却偏要以实力向众人证明,她的梦想不是空话,哪怕前路坎坷仍要负重前行。

庄晓莹超乎常人的努力与毅力换来的是遥遥领先的成绩,巾帼不让须眉,她可以超越世俗。

毕业后她不急于进入社会,反而留在同济读硕。此后,她进入英国杜伦大学读博士,并凭努力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到2010年,庄晓莹成功获得博士学位,次年就又马不停蹄地前往挪威从事结构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在此期间,她还曾担任许多国际期刊的编辑,这无疑引起了德国的关注。

德国向来崇尚科学,且先进的科学知识、严谨的科研态度以及得天独厚的科研环境,确实是许多科学家的向往之地。同时,作为德国科研奖项的索菲亚·科瓦雷夫斯亚奖,也是许多科学家穷尽一生追逐的荣誉。

在2014年完成博士后研究,便收到了多所知名大学抛出的任教橄榄枝。庄晓莹成了“德国最想留住的女性科学家”,但她在拿走165万欧元奖金后,便毅然归国继续任教,德国再优厚的条件都留不住庄晓莹的心。

正应了李四光的一句话:“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在越发浮躁的当今,庄晓莹的稳重与坚韧如同一股清流,润物细无声。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也必须要让中国因我们而自豪。

中国虽然每年的大学毕业人数位居全球第一,但是真正的理科人才却非常有限,甚至是“供不应求”。

杨振宁早年说过:中国太看重英语了,但是英语也是平时用得最少的,反而是日常生活可以接触的物理化学,反而学得更晚,比重更低,这就很不合理。

现在很多老师只教考点,其他的根本不教,这会让孩子缺乏想象力,缺少科学思维;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对于科学的启蒙太晚。

我们对于科学的教育开始得太晚了,我们初中二年级时才开始接触物理和化学。事实上,我们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年龄。天才少年尹希8岁就掌握了中学物理知识,我们这种“晚教育”会错过很多天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