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风采 | 朱钟昕作品欣赏:我的2018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我的2018

朱钟昕

夜深时我扡着疲倦的身子摸进家门,我不敢开灯,不忍心惊醒睡梦中的小孙子。孙子已四岁有余,脑瓜小巧精灵,嗅觉特别敏感,稍有异动都会惊醒他。

小家伙三岁时被他奶奶骗来东莞上幼儿园,刚来时他就能用语音在网上下载游戏软件,玩起游戏来有板有眼。我自愧不如。

孙子做起事决不含糊,在学校老师唱导下,他积级参加劳动,时常抢着帮奶奶扫地、扡地、端茶、到水、捶背……

孙子来后奶奶从此心里乐开了花,幸福的笑容常挂在脸上。孙子天真活泼的性格,给这沉闷的生活带来无尽的生机与快乐。

进门后我悄悄溜进卫生间忙碌一番,爬上床躲进被窝里掏出手机又开始了我所谓的写作。

我点开手机,当翻到主题征搞《我的2018》时,我不知如何下笔,感觉有一道无形的墙拦住了我的去路,挡住了前进的步伐。

我脑海里翻腾着2018年以来,写作的经历与投稿的酸甜苦辣。其实我心理很清楚,象我这种小瘪三写的文章跟本上不了台面。

自走出校门二十多年来,我都没有真正拿起过笔,似乎肚里的几滴墨水早已奉还给了昔曰的老师。后年就是我爷爷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回想起与爷爷一起生活上的点点滴滴,爷爷的一举一动在脑海里不停地翻滚着,爷爷慈祥的笑脸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是爷爷的爱点然了我儿时的梦想,我勇敢地拿起笔,把对爷爷的怀念写成了几首不成文的诗……

傍晚迎着梦幻般的夕阳,闲步在河堤上,我信手拈来带着余温的彩霞,把思念的诗句包好和着清风而来,轻轻地叩击着您的窗棂,向各大作协平台投稿………

沉重的稿件带着我儿时的梦,像争脱了线的风筝,从此杳无音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焦急地等待着,日不能思夜不能寐的我,煎熬了十多天终于盼来了一缕春风,《文学百花苑》杂志向我敞开了宽厚包容的大门。

从此错别字特多又不成文的拙作有了展示的舞台。一年以来在帅老师的鼓励下和优秀文友的一路陪同、亲人们的理解与支持、读者的包容和不嫌弃,我写作的梦坚持下来了。

2018年我对新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对末来有了憧憬,我将奋勇向前,高举新时代的旗帜,带着青春与梦想一路高歌踏进崭新时代2019年。

点评:

《我的2018》是一个大框架,可以包罗万象。的确,作者谈了不少事情;首先是聪明灵动的孙子,着实可爱。其次是关于征文,作者冥思苦想,想到了爷爷,也就有了书写的内容。再次是关于实现文学梦想的写作与投稿。

文章中看似不相关的的三个情节,其实都与刻苦的创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免于惊动孙子的同时,还要再被窝里记录下生活的点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呀!

作者经过长期的搜寻,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空间——文学百花苑。

是的,文学百花苑是一个草根艺术的天堂,你找到了它,它同时也拥有了你,相辅相成,《文学百花苑》会因你而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们一道勇往直前!

 2.年味

朱钟昕

中国年,几千年以来已经深深印烙在亿万中国人民的脑海里,镌刻在人们的心中,无论身在何处,过年时追赶着回家的脚步声永远都不会停息。

秋天刚走完,年的脚步声渐渐地近了,仿佛间又闻到了儿时过年的那一抹芳香。儿时记忆永远都是抺之不去的青春年华。

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父亲兄弟五个还有一个妹妹,过年时可热闹了,腊月24日小年起,家里就开始置办年货。在奶奶的主管下,母亲妯娌几个就此忙碌起来了。

在家乡小山村,过年打糍粑是必不可少的活动,每家每户都要准备这个年货。头一天晚上奶奶就会把糯米泡好。

第二天糯米蒸熟后就开始打糍粑了,这个时候我们这些小娃是最忙的时候,脚踏式碓臼打糍粑,我们小孩就派上了用场,帮爷爷在这一头增加重量,一下二下跟随爷爷的节凑,稍一用力那碓头的糯米团子就像猴子一样翻滚跳跃着,但它每次都逃不过奶奶灵巧的手,看似要飞扬出去的糯米团子,奶奶都会及时地把它按回来。

糯米粑打好凉干后,切成一片片的,用小火慢慢的烤至两面金黄色,吃起来真是芳香四溢,让人至今难以忘怀。

几天时间里,大伯母与母亲她们忙着打豆腐,滤薯粉线,烫粉皮,这些稍带技术的细活就归她们了。

爷爷奶奶也不会闲着,带着一群小娃干着带力气的活,做粑,和粉是需要很大的劲的,做粑首先得把米粉加清水和好,软硬要适中,硬了做好的粑会裂口子,软了要沾粑印。

我们家共有20多个祖上传下来做粑的模子,里面图案精美,人物栩栩如生。模子经过100多年的洗礼都没有裂痕。

等爷爷把面粉揉好后,分成若干个小块发给我们,该我们小孩显神通了,把面团放在嫩嫩的手心里搓揉几下,再轻轻按进模子里,压好后在菠篮中间那木头上一敲就会跳跃出活鲜的小鲤鱼、小公鸡、小猴子来,还有莲花、如来佛像、观音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几十种图案。

我们家同龄小孩多,每小家都有四五个。堂兄妹加起来有20多人,人多分成二组围绕着二个大菠篮坐着,巴做起来很快,二大波篮很快就被塞得满满的,大伯母那边忙完了赶紧把粑放进蒸笼里去蒸。

我忙着帮奶奶在灶堂里往里塞柴火,那些呛人的烟味,让人难以逃逸,奶奶移动着裹过的小脚,从灶头旁来到火膛,用那小竹子做的吹火筒,轻轻地吹吧几下,翻滚的火苗把嫩嫩的脸蛋舔得通红。

蒸粑很快,水开后十几分钟就可出炉,我们争先恐后地去抢着吃,其实不用抢,可以让你吃饱吃够,吃到撑不下去为止,那种刚刚出炉的浓浓的大米清香味,以后几十年来再也没有品尝过。

年货差不多办齐了,年也到了,一年一度的新衣裳也盼到手了,我们忙着在门框上贴上吉祥如意的对联,玩着盼望以久的鞭炮,分享着长辈们纷纷递过来的压岁钱。我们在爷爷奶奶的堂屋里围上几桌,尽情地享受着美味佳肴、大人们推杯换盏、声声祝福的余音永远回荡在我的记忆里。

多年后无情的岁月,带走了爷爷、奶奶、大伯母慈祥的笑容,带走了对我们所有的爱。其中的苦与欢乐都已随风而去,不知已过去了多少年,还时常在梦里陪伴着他们。那些嬉笑的童年,在月光下追赶着奶奶的影子使终难以抹去。

如今爷爷膝下已有100多口人。我们这群孩子长大成人后乘着改革春风各奔东西,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安家立业,但我们的亲情永远都不会退色。

2016年起每年大年初三举行亲人联谊大会,我们欢聚一堂,共享儿时的欢乐,我们已伸出热情双手去拥抱明天,挽留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的酒杯中倒映着盈盈的笑脸,通红的对联里洋溢出浓浓的年味。

 点评:

年味,顾名思义就是年的味道,这种特殊味道,是每一位成年人孩童时期的最爱,它像是一个烙印,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终生难忘。

作者通过年关打糍粑过程的详尽描述,侧面见证了一个大家庭的和睦关系。经营一个一百多口人的大家庭,如果没有宽厚的人文基础是很难做到的。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风俗不尽相同,北方人没有吃糍粑的习惯,所以对南方的这种风俗了解甚少。通过文字的传播,有力地把地域文化推广到全国各地.通过对本文的阅读,使北方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3. 回家

朱钟昕

人生的旅途中,无论你身在海角,还是天涯,回家的路都不会陌生,在繁华的大都市里,灯红酒绿的大街中,安顿了我莫大的身躯,却容纳不下我幼小的灵魂。此时,一首《回家》的歌始终在我耳边回响:“天多大,地多大,回家的心装不下,千句话,万句话,汇成一句话:回家!回家!回家!”

回家的路啊,始终不会忘记向我招手,路的尽头,母亲还倚着门框在那深情地企盼儿的身影……

如今回想起在春天的田野里,村树的枝头上,小雀儿在那咀嚼着迷人的诗句,戏说着春天的闲话。勤劳的小蜜蜂,整天提着小花蓝穿梭在花丛中,采集着生活的甜蜜,酝酿着幸福的爱情。这些如梦幻般的情景至今让我难以割舍!

忘不了插秧时,我们这些小屁孩也不会闲着,在稻田里,尾随在老黄牛的身后定能捉到不少泥鳅,老黄牛拖的那耙可牛了,所到之处深藏在泥洞里的小泥鳅,都能被它无情地追赶出来。

那时的我们光着臀子,不知羞涩,尽情地用我们机灵的小手,追捧着鲜活的小泥鳅,沾满泥香的身子,活像个泥猴儿在水花上飞跃着,惹得路边花儿都掩面偷笑。

忘不了夕阳西去后,我们踏着碎步,迎着晚霞的余辉,牵拉着黄牛,带着丰收的喜悦,嬉笑着往家赶的情景。

回到屋,我们都来不及去擦净身上的泥巴,就慌忙蹲坐在炉火旁,一双双小贼眼紧盯着母亲的小铲子在锅面上翻腾。泥鳅煎至金黄色时,一缕缕香丝飘忽在半空中,慢悠悠地扭着舞步,摇摆着纤细的腰身,直钻我的鼻蕾,沁人心扉。

如今回想起妈妈用那柴火黑铁锅煎的那种泥鳅香味,是世界上最纯最美的味道,母亲的味道永远留在我记忆的长河里,声声不息!

母亲的味道能让一个破落的小屋温馨成家,母亲的味道让我今生今世都难以忘怀!那浓浓的亲情总会萦绕在游子的梦乡,挥也挥不走!

岁月如歌,心音留痕。回忆是杯甘甜的美酒,每每回想起童年的蝉鸣声,都会如醉如痴。我们村里小孩都叫它知了。在爷爷种植的果园里,每到炎热的夏天,果园都会渗透出几丝凉意,这里便是孩子们的乐园,向往的圣地。

清晨,太阳刚刚露出笑脸,梦香中的我就会被果园中的知了声唤醒。动听悦耳的蝉声,此起彼伏,美丽的音符给幽静小山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遐想。

那时的我禁不住诱惑,偷愉地溜出家门奔向那块圣地,我怕被母亲发现定会阻止。其实母亲早早就下地干农活去了,没有必要担心。

但母亲鼻子好象很灵,不管我跑到那,她都能嗅出我的方向,准能悄悄地尾随在我的身后。

我追寻着知了的声音,刚走近,它马上就飞到另一棵树上,我悄悄地猫着身子再次向前,蝉好象以经知晓,在那哽咽、颤抖着往树的顶处使劲地爬。

想走,没那么容易,慢慢地我也跟着爬上了树,不知爬了多高。

突然间清脆的蝉声咔然而止,是母亲的脚步声惊动了它,我回头望着母亲无奈眼神和高高举着的双手,随时准备接着要坠下的我。

眼看着蝉要飞,我急了任性地松开抓着树枝的小手,挥着空心手掌猛的向蝉拍去,我要活擒它。嗖的一声蝉逃逸得无影无踪。用力过大失去平衡的我猛地下沉,直往下掉。

刹那间,想到的是救命的母亲。快要着地的瞬间一股无形的力量把我挽进了母亲的怀抱。

我哭着喊着,责怪母亲吓飞了我的知了。直至今天母亲的爱和知了声永恒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儿时的安乐窝,离开久了,强烈的思乡之情由然而升,自然会怀念起儿时的记忆。那亲切的乡音,那缕缕的炊烟,始终让我难以忘怀。眼前的一草一木,曾像故乡的一情一景,让人眷恋。纵然它乡的山也好,它乡的人也亲,确难锁我思乡的一片心!

此时此刻,思乡是无数只灯笼,挂满游子思念的 窗口 ,思念是对父母乡亲的无限牵挂。思念更像一壶老酒 ,蕴酿经年后,愈久愈烈。

思念是痴情的五彩帆,总是驶向游子的港湾,风浪再大,航向不偏,雾海茫茫,归心似箭!快过年了,回家的路又在深情地向我呼唤!

点评:

回家,回家,回家!金家,银家,不如自己的穷家。人在天涯海角,灵魂却留在老家。

家乡有春天般的幻想,有下天的炙热,有秋天的憧憬,有冬日的童话。毋庸置疑,家是游子温馨的港湾。作品通过回家,联想到童年的美好记忆。

4.我的父亲

朱钟听

父亲朱璧洪1946年出生,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兄弟姐妹有璧昌,璧富,璧文,璧全妹妹春花六人,父亲排行第二,人口多家庭自然清苦,爷爷美加公13岁时他的父亲就去逝了。

曾祖父一去逝,爷爷就辍学了。虽然书念得少,爷爷明白,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再苦再累硬是把爸爸兄妹几个都送进了高中校园。

大伯父璧昌在爷爷的鼓励下毅然从军,在军队的大熔炉里他光荣地入了党,转业后在教育局工作走上了领导岗位。

三个弟弟当年都在乡,村委担任要职,在五六十年代能上得起学的人不多,爷爷当年白手起家,他的难辛和苦难可想而知。

父亲经过努力考上了蒲圻师范高等专科学院,从此踏上教书育人的道路,完成了爷爷当年的心愿。

父亲在小学教书育人长达38年之久,在这期间都一直担任校长之职,那年代常有一些交不起学费而要面临失学的儿童,父亲就就拿出自已的工资为乡亲们垫上,让村民们以后慢慢再还。有些特困户就不让他们还了。

几十年来为学生垫出学费不知有多少,宁愿苦着自家,也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在小学时光里我一直跟随父亲,记得在四年级的时候,腊月中旬寒风刺骨,星期六那天傍晚时分,学校不远去的鱼塘边有几个八九岁大小孩大喊:快来救人,有人掉到水塘了。

父亲闻讯飞奔下楼甩掉外衣,纵身下水捞起落水儿童,有惊无险,小孩得救了,父亲扡着冻得发抖的身子回到学校,感冒了几天才好。

学校老师一半都是民办老师,半工半农的老师生活条件都非常差,在父亲的带领下有困难他们自己克服,从来不向组织申手,他们苦中作乐,以教书育人为已任,为当年历史写出了华丽篇章。

我们兄妹几个有时也会生病,病也有撑不下去的时候。模糊地记得我六岁那一年,不知吃了什么东西,中午还好好的,下午一下拉肚子就拉了十几次,整个人都软了动弹不动。

父亲傍晚放学回来,背着我飞奔六里外的乡医院,进院后口袋里拿不出钱来,说尽了好话求医生,最后把工作证押在医院打的针。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父亲求人的样子。第二天父亲又得厚着脸皮去找亲戚朋友们借药费钱。生活再苦再难,父亲都已经撑过来了。

七十年代,田地还没有到户,生产队里都是吃工分的,母亲一直以来身体较差,出勤率不高,又有几个半大孩子缠身,耕了二亩多自留地,养了一头猪,养猪都是要上山采猪草喂的,到过年的时就会杀猪,与乡亲们换些零用钱,补贴家用,每家亲戚朋友也要分一点,因为不是家家都会有猪过年的。

最后自已还剩十几斤猪项上的肉和几斤猪油与猪血,杀猪那一天父亲就会挑上一块上等肥肉炖上,让一家人饱餐一顿,那种香喷喷的肉香味至今难以忘怀。

由于队里出勤做事都是记工分的,每到年尾就会清算出勤表,最后队里分粮食就以工分计算,没有出工劳动的家庭,就得出钱抵扣工分,所以家里年年都会超支,父亲的工资需拿一大半出来折价补贴队里的工分。

当年口粮少常常吃不饱,家里有大半年时间是依靠用野菜和着米糠做的饼子充饥,有稀饭和红薯吃就是美餐了,几个月下来闻不到一点肉腥的味道,油水少自然吃得多,可吃得再多很快就会感到饥肠辘辘。

九十年代初改革春风就吹遍了大江南北,父亲为了走出边远的深山老家,给儿女找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以勤工俭学为名停薪留职二年。与邻村姓高的几户乡亲几次来到武汉南大门江夏考察,最终于1994年落户于江夏。

这次落户父亲抓住了一个机遇,由于改革开放大量农民工进城落户、劳动力的输出导致大量田地荒芜。八十年代未期,田地到户以来、三级提留款依然要交纳。

本地居民为了缓解压力,就大量吸收外部劳动力落户承包土地,父亲当年一次性接纳了大量土地、三十余亩,当年两个妹妹还年幼,三个弟弟象千千万万中国年轻人一样前往深圳闯荡掏金。

记得刚搬家时带来了半车树条和一些破烂家具丢在空地上,父亲下午连忙去砖厂拉了一车红砖,自己动手加上邻居的帮忙,切了四根柱子用泥龙布围着拉上一圈,以大地为床,星星为伴过了一夜。

父亲第二天去拉了一车用水泥浇成的石棉瓦盖上,家总算有了。开创新的生活就此开始,先后经过一家人的努力三个弟弟相继汇款,父亲几个月的奋战,第一栋崭新的民楼拨地而起。

春耕农忙的时侯到了,日夜奔波繁重的体力生活压得父母喘不过气来,在1996年父亲大病一场差点离开人世!

父亲在咸宁温泉医院治疗期间姓高的邻居给了很大的关爱与帮助、至今令我难以忘怀。经过几个月的调养父亲重新返校园后一直教书育人直至退休。

在这退休后几年时间兄弟几家的房子都由父亲一手操办。父亲历尽艰辛开基创业建设新家园已不再是梦想。

父亲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硬朗,精神可嘉!我们感恩,应从那时一件件数起,贯穿我们生命的终结,感恩我们生命中经历的过程,感恩我们生命中所有相知相遇的人!

在2010年父亲和村里人一样,他们土地以承包方式集中土地流转,实行大规模的改变传统的耕种模式。

从而免除了每天劳作辛苦,也就是那时起,这些土地拥有者不再拥有实际而真实的土地,按年分获取他们应得的承包费。 这样的农业生产模式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转换完成,农民与农业生产以脱离了关系。

现在回想起2001年我正月外岀经商那年,儿子才九岁女儿七岁,刚岀门时儿子藏在墙角边上抽泣着,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追赶脚步声,我和妻子三步一回头,泪流满面,至今回忆起来都确得很愧疚!

来到东莞 已有十八年了,以前交通不便回家较少,由于工作特殊性最长时间相隔七年没回过家,期中父母带着儿女来看望我多次,两个孩子一直跟随爷爷奶奶,如今都已成人,这十几年来亏欠父母儿女太多太多!

现在好多了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我在过年的时候都会回去与家人团聚,也只有在这时,儿孙满堂父亲是最快乐的。

在春节几天时间里我很少出门,因我父子俩都会有唠不完的知心话,每次说起他学校的事父亲都会喜上眉捎,娓婉道来,我静静地倾听着他的心声,我默默地翻开他压在箱底里的厚厚一叠证书和发了黄的奖状,父亲大公无私的付出,收获了他激情的岁月。

我们这一家现在有100多人口,在爷爷与父辈们的深刻影响下奋发图强,努力进取报效祖国,有进入军营佼佼者,大学生、研究生、公务员经商等不乏其人。

我们时刻不会忘爷爷的嘱托和父辈的期望,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有兄弟冲锋在前,遇到困难乡亲群众会责无旁贷通过各种渠道及时申出援手,这一切父亲都看在眼里,他操劳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现在家里养了几箱小蜜蜂,悠闲的小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点评:

父亲是一个有志气又能干的人,值得晚辈尊重。

5.南下淘金

朱钟昕

王伟一夜未眠,一直蹲在办公室整理一份文件,这份文件董事长催得十分的紧,今天早上九点之前必须交到董事长办公桌上。

刚出董事长办公室的门 ,就接到母亲电话说:“父亲住院欠费已达八千多元了,今天再不交费就要停药了。”王伟慌忙应着:“妈别急,您跟医生说,下午我就转钱来……”王伟放下电话,心里盘算着怎么凑这笔钱。

王伟父亲得的是肠癌,二年前做了一次大手术,切除了几寸肠子,合作医疗报销后,还是花了十万多元。这些手术费大部份都是从亲戚朋友借的,如今还欠了三万多元的债。这次住院,经查癌细胞已扩散,急需再一次手术,费用比上次会更多。

由于父亲无法进食,全靠药水养着,住院已半月有余,开销很大,父亲进院时王伟就往母亲卡里存过二万多元钱,手术还没动就开始欠费了。

王伟出生于四川边远山区,独生子,父母老实巴交靠种地为生,东拉西扯的供完儿子上大学,王伟大学毕业后在深圳闯荡已有几个年头,过几年锤炼,今年已升迀为董事长的秘书,工资待遇也随着攀升以达八千有余,但厂里不包吃住,妻子加班加点满打满算才五千多一点,妻子产假期只发基本工资,房租贵开销大,一切都得精打细算,最近二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中午下班后王伟拖着疲倦的身子踏进家门,一眼瞧见妻子正在收捡衣服,看样子是要出远门,王伟吃惊地问道:“怎么了这是?”“得回湖南一趟,我妈患病晕倒在火炉上下半身大面积烧伤,骨头都露出来了挺严重的……”妻子哭着涚:“爸刚来电话可能得几十万元医疗费……叫我帮着准备点钱……”妻子姐妹二人,妹妹还在上初中,早几年母亲突然患上一种怪病,患病时就全身失去知觉,几年来父亲带着母亲奔走各大医院,始终不得根治,家庭已是负债累累……

真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丈母娘出事犹于晴天霹雳,雪上加霜,王伟望着伤心的妻子轻声地安慰道:“别急钱我来想办法……”王伟翻箱到柜的数一数都不足五百元,去湖南车费就得二百多元。妻子知道王伟实在想不出办法了……。王伟送走妻子与女儿后,他再也坐不住了,他要去凑救命钱……

王伟一次一次的翻着电话簿、微信、QQ号能借的都借了,不能开口的王伟都厚着脸皮打了电话。

王伟想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找董事长……王伟早早地来到董事长办公室门口等着。

上班了,董事长远远地看到了王伟在他门口来回踱着步子。“有事吗?”董事长问。“我……我……”王伟吞吐半天说道:“我想支两个月工资……”,“工资不是刚发几天吗”董事长不解地问。“发的工资全部拿来还帐了”王伟解释道。

“还帐了?”见董事长询问。王伟这才一五一十地把困难说了出来。董事长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位来自知名高校的高材生,来厂里已有五年多了,是企业提干的重点培养对象,从人事部经理得知王伟几年来一直在支助因困难而面临失学的儿童……还时常去医院义务献血,工作有能力又有爱心……是个难得的人才。

董事长破例为王伟写了张批条:预支王伟三个月工资。王伟拿着救命钱飞奔而去……

第三天母亲来电说明天就可动手术了,但你父亲死话不愿意再做手术,说儿子赚钱不容易,到头来怕人财两空……”

家庭的突然变故,最终压弯了顶天立地的王伟,催垮了他坚强的意志,在王伟最无助的时候,妻子突然发来一条微信,“伟……你转来的钱我已为母亲交了住院费,我刚到家董事长就来了电话,让我去村里和医院出具母亲的烧伤证明,四川医院那边也传来父亲患病的资料。董事长已经为我们申请办理了(水滴筹)爱心接力,已发朋友圈了……”

王伟慌忙翻开微信,(水滴筹)爱心接力,正在朋友圈上疯狂地转发着,5元、10元、50元、100元……爱心捐款如涓涓细流暖透了王伟冰冷的心。

抬头望着匆匆过往人群,刹那间王伟泪水滂坨……

 点评:

常言道,祸不单行。王伟的遭遇实在令人担忧,但细心的董事长利用众筹(水滴筹)解决了王伟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这里,应该都这位董事长说声:谢谢您!

6.第一名

朱钟昕

快过年了,我心里暗自高兴,因为我今年在全国文学才子杯大赛中获了大奖, 我准备把这个喜讯告诉表姐。

尽管平时我工作很忙,回到乡下总会挤点时间来表姐家坐坐,顺便看看表姐家的几个孩子,每次来孩子们总会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管什么时到,表姐都会热情地把那漆黑的铁炉罐挂在熊熊的火苗上,添上几根干柴,少许,一杯滚烫的清茶就会摆在我面前,表姐顺手在箱底簿膜袋里,摸上几把瓜子摊在果盘上,我俩一搭没一搭的嗑着闲话,乡情理短的被表姐吹得天花乱坠。

今天当我实打实的告诉表姐我在文学上得了大奖时,表姐嘴巴张得老大……“真的吗?”从她的表情中我能看出来,谁也赶不上她的儿子军儿……

表姐是大舅舅的大女儿,与我一般大,从小玩在一起知根知底。表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苦难家庭中,由于父母离异,没有念多少书,自嫁到表姐夫这里来,生活似乎就有了起色。

表姐夫实在,有一门养家的手艺干木匠活,他的木匠话在乡村里算得上是数一数二人物。干这些活常年得在外揽事做,早几年还行。慢慢的家具城的兴起,请的人就少了,后来干脆在建筑工地上接一些零散活,免强糊口度日。

表姐刚来时,表姐夫家一贫如洗,结婚时的床都是他自已七手八脚临时拼装上的。

几年来表姐生了五孩子,四女一男,孩子们从小聪明玲利,勤奋好学,是村里远近闻名的读书能手,每学期那发黄的墙面上总会新挂上几张红通通的奖状,给这个破落冰冷家庭增添了不少温馨。

每次提起孩子,表姐都会喜上眉梢,几个孩子是她一生的骄傲与自豪。平时的一些烦心锁事表姐都会随口而出,向我娓娓道来,我静静的聆听着她这二十几年来酸甜苦辣与艰辛奋斗历程。

表姐常说老五军儿是这几个孩子中最优秀,让她最自豪的一个,军儿在初中时候成绩就十分优秀,中考时是全县理科第一名,被市著名高中录取。那时的表姐在村里走路都指高气扬的。

军儿高中时,四个女儿都相继辍学,唯有军儿……

军儿真的也很争气,高考又是理科第一名被京城某知名高校录取,几年后一纸通知书轰动了整个小山村,军儿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山旮旯里飞出了金凤凰,村民们个个刮目相看,后辈娃儿,都以他为榜样。

木匠活如今不好揽了,表姐夫脑子灵光得很,就地升级改行做起了大理石生意,多年积攒起来的人脉关系,使他生意是做得风生水起。

有了钱,表姐就忙着在城里购了套房子,准备着军儿毕业后娶媳妇用的。渐渐地表姐出手开始大方起来了,军儿手头零花钱也随着多了,似乎着富人的曰子真的就要来临了。

慢慢的军儿却得他妈给的三瓜两枣的钱根本满足不了他的欲望。试探着网贷,迷上了赌博、炒股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导致网贷封顶,债务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军儿再无心学习,时常开小差逃课。

毕业了,军儿拖着疲倦身子不敢回村,一直逗留在同学家……

凑巧今天邮递员来了,在门口高喊着军儿有你的通知书,我和表姐都以为军儿又考上博士了。

只见表姐飞似的窜出大门,微微颤抖的手撕开通知书,上面郝然写着, 嘞令张军同学退学。附件如下……

表姐泪如雨下,府下身子冲着大门颤抖地大喊:“老头呀,军儿又拿了全村第一名啊......”

点评:

如今亲情普遍淡薄的社会风气下,表兄妹间无话不谈,实属罕见。作者利用向表姐“报喜”的噱头引出“第一名”这个话题,也是比较新鲜的切入点。

“第一名”,原本是褒奖的意思,可军儿的“又拿了全村第一名”是表姐对军儿绝望中极具讽刺的呐喊。

总评:

作者来《文学百花苑》不到一年时间,从投稿频率来看,作者不但对文学创作包有极大的热情,还是一个勤奋的创作者。作品以叙事散文为主,大多叙述对家乡的怀念和少年时期的美好回忆。

通常以为,散文形散意不散。作者应该在以后的创作中多注意利用言简意赅、情节紧凑的主题来完成一篇作品,尽量使作品的整体有“绣虎雕龙”的笔势。

朱钟昕,男,笔名采花郎,通山县沙店村人,现居武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通山县作家协会会员、依安县诗歌协会会员、燕京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员。【依安县诗歌协会】、【燕京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签约诗人。【文学艺术联盟】、【中华文学】【作家前线】签约作家。被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录入【中国文化人才库】。作品在世界作家擂台大赛中荣获【德艺双馨文学艺术家金奖】、【中国名家十支笔】。散文发表于:【河南科枝报】、【文学百花苑】、【北极光文学】、【参花】杂志、省广播电台及微信各大公众平台。诗词收录于【中华当代百家传世经典】、【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世界诗歌作家文集】、【奉天诗刊】等名刊

作者

简介

首期“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启示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水平,为了更好更快地满足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发表愿望,为了文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文学百花苑》杂志社特创建“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具体事宜如下:

1、凡是具有一定写作基础且具有创作热情者均可参加。

2、每人每月递交两篇文章给改稿荐稿老师点评批改。

3、优秀作品和具有较强点评价值的文章将在“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里共同讨论。

4、每期保证每人在《文学百花苑》杂志至少发表两篇作品,在《河南科技报》至少发表一篇作品。

5、入群者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参加《文学百花苑》杂志社举办的其它各类文学活动。

6、入群费用为每人每期599元,每期6个月,不再续群费者亦可在群内继续停留9天。

7、首期“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时间为2019年1月10号至2019年6月10号。

8、首期前10名入群者费用为每人360元。以后各期,此10名入群者,如再入群,其入群费用不受其它因素影响,永远为每人每期360元。

9、“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随时欢迎各位有志于文学创作者入群,时间顺延至6个月。

10、凡入群者均赠送半年《文学百花苑》杂志。

联系电话:17344880441  微信:shuai_pengju

《文学百花苑》杂志社

河南科技报社·科教周刊

2019年1月5号

《文学百花苑》纸刊杂志征稿正在进行时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征文】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等作品2000字以下为宜,诗歌不超过30行。

3、征稿邮箱:1256645561@qq.com

关于赞赏返还新规定

即日起,每篇作品七日内打赏金额20元以内者不返还,20元之外全部返还。

普通投稿:1258873875@qq.com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

(0)

相关推荐

  • 我想去趟天堂

    --清明将至,以此旧作缅怀天国之亲人 假如真的有天堂,我想我的母亲肯定在那里,在我的心目中,母亲就应该住在那个最神圣的地方.母亲是个很平凡的人,但是我认为,母亲的伟大恰恰在于她的平凡.都说母爱最伟大, ...

  • 捡谷穗

    快点关注我们吧 故乡系列散文(二) 捡谷穗 作者:雨婷 那是吃大锅饭的年月,人们都不肯真正卖力气干活,队里的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低,公分越来越不值钱.一个男劳力出一天工竟然赚不到三毛钱,一个女人一天倒能 ...

  • 【三江文学】诗人刘佩学:信号灯 ; 妈,咱慢点走

    [三江文学] 2017<迎春.家.希望>征文 选登第一百二十二期 [原创作品]总第一百五十二期 主编:狂哥 投稿邮箱:top_001@163.com 投稿微信:185 5026  0199 ...

  • 不可思议的突然噩耗

    不可思议的突然噩耗 文/申力 人的命运,事事无常. 晚上一个梦,让王小君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怀念中. 梦中,早上十点钟,突然接到大表嫂的一条微信:"你们小姐姐走了." 王小君脑袋一下 ...

  • 回忆母亲

    母亲89岁时的照片 回忆母亲 母亲就是为了爱来到这个世上的.母亲在,无论我们浪迹天涯海角,还是历尽艰难坎坷,无论我们容颜沧桑,还是满头花发:总有一颗童心萦绕在心间.一种温暖在招唤,总有一种絮絮叨叨的牵 ...

  • 提前就知道自己要走了的老人都有哪些举动?

    我是海岩 江苏强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业务经理 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05-19 10:46 关注 自从我经历了我老婆她爷爷的去世之后,我开始坚信,老人在临死之前,一定是提前知道了自己要死了的,因为他会做出 ...

  • 父亲‖文/王小墨

    父亲 为什么会想到写这个小朋友写作业都会有的人? 年龄的增长让我们不断对这个名词有更深的了解,逐渐明白,这个名词下的人背负着多大的压力,有着多大的责任.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巧妙的修辞,更不会有任何的 ...

  • 作家风采 | 用兵韩信作品欣赏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太阳从东方升起 陶波 空中突突突的轰鸣声让陈天霸抬起了头. 一个变形金刚一样的飞行器,瞬间就绕过了他的头顶.巨大的气浪使他踉跄了几步.飞行器在离他十几公尺的前方抛下一袋重 ...

  • 作家风采 | 王保利作品欣赏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王保利作品欣赏--  雨天观伞 早晨,春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 在楼上临窗俯瞰小区的景色,除了树木植物润泽些,各种雨伞成为此时雨天的主流.看着拍着想着,随手在手机上记录下有 ...

  • 《华中文学》顾问、特约作家胡杨树古体散文作品欣赏

    《华中文学》顾问、特约作家胡杨树古体散文作品欣赏

  • 【艺术新锐】青年画家安昕昕作品欣赏

    <冀东影韵>97x180㎝   2019年 前些年,央视春晚获奖节目<俏夕阳>火遍大江南北,唐山皮影这一传统戏剧艺术又家喻户晓.唐山还有一位画家将皮影艺术呈现到国画作品中,视角 ...

  • 本市热点:画家张国昕作品欣赏

    张国昕,1958年生人.籍贯山东.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美协会员.北京西城区美协会员.自1976年入伍到1994年专业.部队和警营文化宣传练就了人物画的笔墨与神韵掌控.擅长以写意人物画表达心声. ...

  • 金威昕作品欣赏

    画家近影 金威昕,满族,1956年生人,198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国家持证雕塑家,国家一级画家,师从于田金铎.曲乃述.杨美应.孙家彬.郭西河.现在是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 ...

  • 作家风采 | 薛朋光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 薛朋光,河北保定人,年龄最大的七零后,一名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执着于努力前行,业余以读书写作为伴,为平淡生活增添绚丽色彩,受益良多,足以解惑励志,让我感动的我会学着用文字记录下来. 记事本 J ...

  • 【全球华人文学社】特约作家:高原个人作品专辑展播敬请欣赏

    词五首 作者:高原 1 破阵子.故宫(词林正韵) 金碧恢弘雄伟,美轮黄瓦红墙.宝顶鎏金光闪烁,斗拱飞檐气宇昂,朱甍中轴央. 华表巍然伟岸.午门气势辉煌.龙绕太和金柱殿,画栋乾清宫赤镶.故宫旷世昌. 2 ...

  • 东方艺坛 ▎会员风采——孙晓娟工笔人物画作品欣赏

    孙晓娟 孙晓娟,1974年生于山东潍坊,自幼好书画.诗文,稍长后拜著名画家杨振华先生 (陈寿荣.郑经五入室弟子)为 师,开始系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并问道于北海书画院诸位师长名家,后又宗法临摹徐燕荪等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