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有情,人间值得——《唐诗三百首》吟诵阅读的喜乐体验
三等奖
文/童亚冲(市妇联)
公元618年,李渊灭隋建唐。中国历史以一腔繁盛展示世界。在张若虚“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时空叹问中,我们潸然泪下,这一问。从屈原172个《天问》,到这璀璨的月夜,春江、花月、日夜交替,时空孤独近千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的孤独自负,恰恰是这个民族的孤独和自负,自《诗经》和汉乐府以来,唐的开篇,诗的兴起,老弱妇孺都相关的一场民族旅行开始。这一次旅,我们的灵魂再次置身于宇宙时空。整个民族引吭高歌,集体吟诵。
庙堂之上、江湖之远、市井之边,童稚老叟,五言七言,蓬勃而起。历史为一脉,诗歌为一脉,并行而下300年,文史一路,休戚相关。
牧童的手指,贾僧的推敲,深闺佳人的感慨,白雪歌下的惜别,春江花月的时空大片。诗三百年,一路,是死生契阔的悲壮,曾经沧海的深情,春花满溪的意境,黄鹂鸣翠的悠扬,畅饮豪歌的不羁。
——那是一个民族的集体出游,塞上有风云,王昌龄、岑参在胡天八月飞雪之地,吟诵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白在剑门蜀道,在登太行,渡黄河之际,闲来垂钓,长风破浪。
——在奋不顾身洞悉洞察时代和人性之后,诗人在命运的颠沛中书写,在深刻的感受和思考间书写,在苦难的融合和体验中书写,淋漓、酣畅,如《长恨歌》宏达华丽的叙事,如《长干行》细细呓语。
在《唐诗》里,你读出的是倾国倾城、玉石俱焚,读出了死生契阔、忧国忧民,读出了可爱可敬、淳淳善真。
那三百年,朴实、真挚、高调、自由、绚丽、韵律……
李白、杜甫、王维、王之涣、张若虚、贺知章、白居易、李商隐
就在这一片土地,蒹葭丛里煮暖冬,青云枕上醉乡里;
就在这一片土地,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黄莺恰恰啼。
李商隐这样写到,嫦娥应悔偷灵药。诗歌的最重还在于人间的温度,毕竟成仙太荒凉。
春蚕到死,蜡炬成灰,作茧自缚却终有所成,心如死灰也是燃烧的印记。
时间有限,追求生命的真挚和真实比什么都重要,诗,真挚到深情。
历史多沧莽,岁月自不动声色。
四季风景流转,光阴在指尖流逝。
人间至美,诗最深情。
吟诵,品读、研学、推敲、细思这诗三百篇,体验三百年的文学史,一场酣畅淋漓的身心体验。
为年前推荐《唐诗》,作一个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