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饼篮子‖文 / 李明君
烧饼篮子
○
李明君
结婚之后,我第一次给老岳家送“烧饼篮子”,岳母感觉很是稀奇,因为她生活在县城里,没听说过什么是“烧饼篮子”。我解释说,在我的家乡农村,每年麦收过后,女婿都要到岳家送“烧饼篮子”,意思是告诉岳家,女儿家今年的麦收不错,不用担心女儿在婆家吃不饱饭。
那时的生活条件还很贫穷,桌上的家常便饭自然是黑面窝头,有时甚至可能连窝头都吃不饱。大家每天都在生产队里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能吃上白面始终是大家共同的奢望。正是这种吃不饱的生活,才产生了让女婿告诉岳家,女儿在婆家不会挨饿的送“烧饼篮子”风俗。一般人家送“烧饼篮子”都是十个烧饼、一斤油条,然后女婿婄着女儿回一趟娘家,吃一顿饭便要返回。如果放在现在,这“烧饼篮子”是连饭钱也不够的,不过,那个时候招待女婿也不是十个盘子八个碗的,比家常便饭稍微丰盛一点,或者直接包个水饺就算一切都过了。
后来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送“烧饼篮子”自然不限于烧饼和油条,拿肉是少不了的。老家串亲戚的猪肉是有讲究的,不管是三斤还是四斤,打成“礼条”是必须的。所谓“礼条”就是那种带皮带骨的肥肉。屠户杀完猪后,一头猪除了猪头和内脏外,被从中间劈开,用铁钩子挂在卖肉的架子上。当有买肉的人前来的时候,那屠户便会拿着刀子站起来,用刀尖指着猪肉问要哪儿的。买肉的人一般都不挑剔,因为这时的猪肉都是肥肥的,看着哪个地方顺眼就指哪儿。卖肉的上去便抓住猪肉,先用砍刀将连着的大梁骨砍断,然后换成细长的尖刀,一下划到底部。这样,一长条的猪肉就摆在顾客面前。屠户卖肉是有技巧的,比如你看准的那块肉,等屠户割完以后你会发现猪肉的尾部带了一大块腹部的肉,软软的,柔柔的,像棉花一般。当你嫌弃时,屠户便会说:“谁家的猪肉没有这个?卖肉没有光卖上面的吧?”猪肉带到岳家,肥的炼成猪油,瘦的切成肉馅,那骨头炖在菜里,差不多是小孩子的美食了。
再到后来,“烧饼篮子”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除了猪肉外还得有酒了。送“烧饼篮子”的时候也正是迈入初夏的时候,恰是喝啤酒的时候。开始农村人并不喜欢喝啤酒的,都说喝着有股马尿味,不过后来人们慢慢接受了,因为喝啤酒区别于喝白酒显得新潮,而且多喝点少喝点不会立刻醉酒。喝完啤酒打个响嗝,摸摸发红的脸庞,身上感觉凉快了许多。
再到后来,家家户户吃上了白面,谁家的姑娘嫁出来也不怕挨饿了,即使哪年的光景不是风调雨顺,桌上摆的依旧是白面馒头,和大家都数来数去,不知吃啥好的佳肴。送“烧饼篮子”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逐步从大家的思想中淡了出去,现在已没有人再想到“烧饼篮子”了。
我想这个风俗的变化,也折射出农村年轻人的减少,他们一年四季生活在城里,甚至连农忙时节都顾不上回家,哪还有时间去送“烧饼篮子”啊。
虽然这个风俗已经远去了,但我们不得不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因为“烧饼篮子”留给我们的记忆是生活的艰苦,而这种艰苦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农民已经不再是“一穷二白”的泥腿子,而是拥有幸福生活的新一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