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孩在菜市场案板下学习一个多月:有些梦想,正因为在昏暗处才显得格外明亮。

最近,B站《后浪》视频刷爆朋友圈。

在视频中,我们看到了所谓的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

  • 在巴黎铁塔下跳舞;

  • 在CBD高楼大厦穿着汉服COS;

  •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航行;

  • 拿着高价运动相机做各种酷炫运动……

他们似乎不用为生计发愁,似乎不必考虑柴米油盐的琐碎,似乎人生顺遂没有困境逆境可言,似乎只要是我想要的生活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得。

这样的生活,看起来丰富多彩;

这样的青年,看起来自信有底气。

但是在现实里,这样的生活只是先发生一小部分后浪身上;

更多的人,还在沙滩上努力挣扎着生存。

你看,最近7岁女孩在案板下学习的照片就刷频了。

案板上,一盏黄灯照着各式油香卤菜,人来人往,讨价还价。

案板下,一星台灯映着上网课的女孩,专心致志,双目有光。

一明一暗,两个世界。

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来。

这个照片里的主人公叫做柯恩雅,刚上一年级。

由于疫情原因学校迟迟没有开学,上网课需要辅导,可是爸爸妈妈白天又要在菜市场卖菜。

没办法,女孩的爸爸妈妈只能将孩子带到菜市场,将摊位案板的隔断清空,给恩雅一个相对安静的上课环境。

摊位上的顾客一走,妈妈便蹲下来辅导恩雅的功课。

地上垫着货箱纸皮,搭成一个简陋的“榻榻米”。

恩雅面前放着一台老式的笔记本电脑,在狭小的空间里,恩雅坐得笔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听老师讲课。

为了让女儿好好上课,爸妈换了更大的流量包,新装一大一小两盏台灯。

案板之下,越来越亮。

四周嘈杂,恩雅读书的声音会很大,这样老师听得到,妈妈也听得到。

这是她在案板下上课的第40天,小小的身子蜷坐在小小的角落,看起来,像个茧。

问及恩雅的愿望,她说:我以后想做医生。因为疫情让太多人生病了。

你看,这世上一直都有这么一部分人,试图寻找更多的东西——那不是为了逃脱生活不易苦苦挣扎的辛酸,而是深处暗处依然心怀希望的光芒。

未来漫漫,现实骨感,网友作为过来人,没有说教和揭穿,只是说:“学医很累的,小朋友加油!!”

这一句听起来更像是为自己打气:生活很累的,大朋友加油!!

缩下身子,虽处方寸昏暗,抬起头时,也会笑对阳光。

7岁的恩雅给大朋友们上了一课。

我们知道生活不易,但也笃信未来可期。

一场疫情,让学生们纷纷展开居家学习。

一开始,大家觉着新鲜,孩子在家里能上课了,家长也能在线围观上课了;

可最初的新鲜劲一过,大部分孩子都表现出了懈怠。

别说孩子了,就是我每天看着孩子写作业都已经很头疼了,更不要提还处于自制力不够稳定的年龄段的孩子们。

不过有人懒惰放纵,也有人勤奋自律。

案板下认真求学的小恩雅,不惧案板碰头,无畏周围嘈杂的环境,昏黄灯光下是明眸希望。

南阳淅川高三小通,5点半起床早读,8点准时爬上屋顶借网苦读。

西藏昌都的斯朗巴珍,6点起床,爬一小时山路,在距家4公里的悬崖边,零下3度的山顶上,一坐就是四个小时,只为能在有信号的地方上网课。

还有湖北武汉的黄玉婷,即使感染了新冠肺炎,还是背着一书包的学习资料去了方舱医院,一边与病毒抗争,一边为未来奋斗。

就算很多人在叫嚣这「读书无用论」,这依然是一个相信汗水相信耕耘的年代。

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分。它会见证你的努力,见证你的蹉跎,见证你的人生。

曾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看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们的教室是木制的,简陋得连玻璃都没有。

孩子们的操场就是泥空地。

但是,破烂的教室挡不住孩子朗朗的读书声,泥土和野草是他们走向更好人生的起点。

有些人可能永远不知道:

  • 当你抱怨网课枯燥时,有些孩子从来没有拥有过一部手机;

  • 当你抱怨父母唠叨时,有些孩子多么渴望能与父母见一面;

  • 当你在嫌弃在家学习烦闷时,有些孩子正在凌厉寒风中找寻一处藏身之所。

而你,却那么轻易地就放弃了读书的机会。

你弃之敝履的学习生活,是多少人眼里无法触及的梦啊。

我知道现在这世上的诱惑太多,如果单用“显性收益”来衡量上学、读书,可能还有人不满:

“读了那么多年书,还不如一个网红主播赚得多,图啥呢?”

哪怕凭借读书谋得好工作的过来人,回顾过往也多有叹息:

 “难道我买个菜还要用微积分?学文言文这种一辈子都用不上的东西有什么用?”

若把读书的全部价值,都与一纸学位证书相挂钩,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确实有些“划不来”。

只是,有些滋养,不能只就它的枝枝叶叶来判断。

那些隐藏在深处的根茎,看不见,却从未停止输送养分。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第三集里,记录了一群留守儿童的故事。

这群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自小便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也如其他孩童般好奇,但少有人领着他们观察世界。

当老师带他们走到田间地头,第一次提起“诗歌”时,孩子们的反应,是“不知所措”。

为此,老师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

“大家拿起手中的叶子,把它卷起来,再透过它去观察这个世界。”

看着叶子卷起的一涡小景,七年级的小锁写下了他的“秘密”:

闭上眼睛的时候

我看到了绿色的风

等睁开眼睛

发现

它把阿爹种的苞谷染黄了

我不会

把风变色的秘密告诉你

七年级的穆庆云把她想对妈妈说的话藏在诗里:

十年后

我希望做一个自私的妈妈

我会教我的孩子

把自己的爱留给自己的孩子

孩童世界的懵懂、困顿、无奈与渴望,借诗歌倾露而出。

“换一种方式看世界”,这是读书教会我们的事情。

大多数人,没有经受过留守儿童们的境遇,对待教育也就多了一分“不耐”。

这座城市琼楼玉宇、满目霓虹,容易让人看着失了神。

但也请记得回头望望那些角落里、暗夜里的小小窗户,灯火闪烁,星河滚烫。

方寸之地,心存宇宙。

微博上,一位大学生抱怨:

“上了16年学,除开课本上的知识什么都不会,毕业还要继续给人打工,学那么多年有什么用?”

类似的吐槽,不在少数。

东京大学的入学典礼上,教授上野千鹤子对万千学子说:

一直以来,你们都在追求有正确答案的知识。

今后等待你们的,是充满着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的世界。

我深信,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掌握已知的知识,而是探索从未有人知晓的未知知识的能力。

探索知识的知识,称为元知识,让学生掌握元知识,才是大学的使命。

学习从“有字书”开始,最终导向却是“无字书”。

明确是非、理清观点,于芸芸大众的声音中留存一份自己的思考……这是读书赋予我们的另一层力量。

当有人还在困惑:

“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

著名女主持人杨澜很快回应:

“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字字句句,恰恰蕴藏着多年读书积累,喷薄而出的巧思。

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评判读书无用,以“世俗价值”,计较它的投入产出。

只是,若一一细算,它恰恰是“再划算不过的买卖”。

前途、思维、涌动于大脑每个角落的锻造提炼……这是世上其他事情,难以送出的馈赠。

最怕你说,读书无用。

只因厌倦登山之难,错过山顶的一寸寸好光景。

这世上,没有什么如愿以偿梦想成真,更没有那么多慷慨激昂的前浪后浪。

有的只是普通平凡的星辰大海。

生生不息,苦中取乐,我们不是为了把谁拍死在沙滩上。

只是拼了命上岸,昂起头,看看太阳。

的确,在短期内,似乎文字并无法帮助我们得到什么、战胜什么。

就像奥登曾说的,“诗歌不能使任何事情发生”,在书本里的世界纯洁、封闭、脆弱,对现实世界似乎充斥着一种无力感。

“它永生于它辞句的谷中,而官吏绝不到那里去干预”,正因如此,它“是一个出口”(奥登,《悼念叶芝》)。

这个出口是我们唯一的通道。

文字、书籍、诗歌、绘画、音乐,肯定不如大炮和机器更能产生直接的和即时性的效果。

前者关乎的是灵魂,是我们的观念世界,是我们的审美趣味,是我们对善的耐心和对自由的积极性,是我们对人性和世界最起码的关怀和判断。

只有诗人或者圣贤才会相信,在沥青路面上浇水,百合花会生长出来回报他的辛勤。

可这世上,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才显得可爱啊。

Papi酱孩子随父姓遭全网群嘲:嘿,你装什么「独立女性」!
全国暴怒的“大头娃娃”奶粉事件揭秘:特医奶粉+母婴店套路,跟毒奶粉斗争12年,资本依然没放过孩子!
44岁刘敏涛在台上“翻白眼”“耍酒疯”,这个被婚姻禁锢7年的女人凭什么活得这么叛逆?
多名孩子突染重疾!全身血管发炎!查出新冠阳性!病毒开始在儿童身上肆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