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人!7岁小姑娘眼睛里取出几十张小纸片,知道真相后母亲崩溃了

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

如果教育缺失,人将只剩下动物性。

你有过眼睛进沙子或小飞虫的经历吗?

如果有,你该知道那是一种多么痛苦的体验。

但是,你能想象眼睛被塞进几十张小纸片,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吗?

7岁女孩眼睛里面塞满了小纸片。

在送医后治疗时,医生从女孩眼里取出大大小小的黄色、白色纸片,看起来触目惊心!

孩子的眼睛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纸片,这是什么"疑难杂症"吗?

11月11日据媒体报道,河南禹州的多多(化名)今年7岁,在禹州市某小学上二年级。在两个月前,女孩去医院就诊并在眼睛里取出了作业本小纸片。

眼睛里面不小心进了灰,都会让人难以忍受,眼球多么脆弱可想而知。

而女孩取眼中塞了那么多的纸片,每次取出来时更是痛苦万分。

据医生治疗过程视频显示,当医生从多多眼里拿出纸片时,孩子的表情十分难受,这也让其妈妈深感"心如刀绞"。

在多多妈妈了解后得知,原来女儿眼中的纸片是被同学强塞进去的。

孩子母亲表示,女儿上学期间,被三个男同学在教室内掰着眼睛塞纸片,他们把纸片捏成疙瘩,两人负责按着女孩,一人负责塞纸。

而短短一个月内,医生就从多多眼睛里取出了几十片。

对此,该校校长回应称:"七八岁小孩没有啥恶意,就是说小孩们在一块玩了。"

因为当时教室并未有老师在场,所以也不知道几名同学往多多眼里塞了多少。几名塞纸的同学对校长称,是作业本上的一个角一个片。

调皮、爱玩、活泼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以上的形容词似乎不适用该事件。

两人按住女孩另一人塞纸,这种行为如果是同学中的"玩笑",那似乎开得太过火了。

孩子很多时候因为心智不健全,不会意识到自己会对他人造成伤害,这便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

校园暴力不该仅限校园,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校园欺凌一直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抵制的恶性事件,它出现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很能反映出众多社会问题。

校园欺凌是无法回避的话题,做父母的都可能会碰到。

前段时间“校园欺凌”的遮羞布,好不容易被不体面却痛快地撕掉了——《少年的你》。

又被这位小学校长的一句"七八岁小孩没有啥恶意,就是说小孩们在一块玩了"打了回去。

网友立刻炸锅:

事发后禹州市教体局发布通报:

①责令该校校长和该班班主任写出深刻检查,并全市通报;

②加强对涉事同学的心理疏导,避免出现二次伤害;

③鉴于涉事学生比较年幼,以批评教育为主。

这个通报啥子意思呢?

1、校长、班主任在家里待几天,走个过场这几天就别接受采访啦,省的大嘴巴招祸。

2、赶紧和孩子爸妈商量好赔偿问题吧

3、孩子小,所以就别罚了,怪可怜的

嗯哼? 欢迎大家补充!!!!!!

在刘慈欣《超新星纪元》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只有孩子的世界上,没有了大人的约束、管教,孩子们将心中恶放到了最大。

一开始,只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让国家一度陷入了瘫痪。

后来,直接拿着大人留下来的杀伤性武器,相互杀来杀去,将人性的恶最大化。

最终,在这场战争游戏中,有50多万孩子战死。

孩子是一半天使,一半恶魔,有时候,孩子的恶,远超你的想象。
在学校,会因为女孩邋遢不好看,就去嘲笑孤立;
男孩瘦弱矮小,就被欺负,“上交”零花钱。
孩子们的世界太过直白,他们的善意、恶意都是赤裸裸的。
东野圭吾曾在《恶意》中写道,当问及施暴者为什么挑这个小孩儿欺负时,他们说,“没什么原因,就是看他不爽而已。”
每个孩子都有善、恶的一面,只有管教才能压抑他人性中的恶,把人性中的善最大化。
 
如果家长放任孩子胡闹,任由他自己长歪了,只会让孩子的恶最大化,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这样的孩子,也很容易因为缺乏最起码的约束,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边界是什么,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2017年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在12个省区开展了一年的调查研究成果,调查对象范围为管教所中的未成年犯、社区服刑未成年人、专门学校学生和普通学校学生4类。
调查显示,未成年犯罪的人数不仅上升,年龄还正趋向低龄化。
14岁未成年犯罪比例高达20.11%,而2001年时,这个比例是12.3%,说明社会虽然进步了,而未成年犯罪的比例也上升了。
现在孩子的恶作剧,例如打碎亲戚家的东西,跟同学打架,破坏公众场合设施,大人总会以“他还是孩子,不懂事”为借口给孩子开脱,但往往会让孩子变本加厉。
孩子是年龄小,但大人如何教导是孩子今后是否会变坏的一个重要关卡。
谁小时候没调皮捣蛋过,谁没偷过邻居家的玩具,谁没拽过前桌的头发,谁没跟小伙伴打过架?
大家都有的经历,但就有的孩子越走越偏。
根本原因在于家长的及时教导。
当孩子第一次触犯原则时,要严厉地批评,他下次就不敢犯了;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小时候就要跟孩子斗勇,让他不敢去作,有规则意识。
既是对他人的保护,也是对孩子的保护。
每一个未成年的犯罪都有迹可循,是否在他第一次触犯原则时你听之任之,所以才导致今日的无法无天?
千万不要再把孩子的恶,当成他的不懂事。
即使是性本恶,人都是可以被教化的。
为人父母,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是希望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绝不是让他们被欺负的。
一味的忍让,纵容了平庸的恶,也伤害了真正的善。
那么,面对校园暴力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01

设身处地的关心孩子

孩子将自己被霸凌的事情告诉父母,就是因为他自己的安全已经受到了侵犯。
当孩子跟你倾诉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感受他的痛苦与委屈,问他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父母表现出关心的态度,会让孩子心中安全感倍增,也能更好的体会父母的爱。
如果已经遇到校园霸凌,要勇敢地向老师、学校或权威部门反映。
  • 告诉他们施暴者是谁?
  • 他们具体做了什么?在哪里?什么时候?持续多久了?
  • 对自己造成了怎样的困扰?
如果觉得霸凌已经威胁到孩子的人生安全,那你必须说出来!
如果相关部门迟迟没有回复,试着向其他权威机构求助。这听起来很复杂,但是只要坚持不懈,问题就能解决。

02

“打回去”还是“不打回去”

“打回去”还是“不打回去”,其实我们不必锱铢必较。
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打自己,一定要阻止对方,表明自己的态度:“你不可以打我,打人是不对的!”同时迅速离开。
如果对方追打,一定要立即寻求身边大人的帮助,以免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但我们不能低估一个孩子的恶,如果言语上阻止不了对方又无法迅速离开,要有打回去的勇气。
打回去,从来不是以暴制暴,也不是斤斤计较。
打回去,是给孩子勇气,教会孩子勇敢地面对坏人,成为一个有原则的、善良的、快乐的人。
这三个字真正的含义在于,要让孩子拥有不打人的教养,也要有不被欺负的气场。

03

教孩子人际交往的技能

没有人愿意跟性格古怪,脾气暴躁、不善于沟通的孩子做朋友。
相反,乐观、开朗、人缘好、受欢迎的孩子很难成为受欺凌的对象,有这想法之前也会先掂量掂量,是否惹得起。
 
孩子是在磕磕绊绊中长大的,孩子得到同伴的接纳,以及最终跟同伴建立友谊关系也不会一帆风顺。只有让孩子学会了社会交往的规则和方法,才能做到自我保护。
所以,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与人为善,多跟同学打好关系,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不给大家欺负自己的机会。

04

找专业人士进行心理辅导

孩子如果因为校园霸凌心理出现了问题,比如交往能力下降,做噩梦,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生理问题,家长一定不要忽视,需要尽快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孩子进行辅导。
我们总是在事件发生后,来谈“解决的办法,惩治的必要性,以及痛定思痛后的补救措施”。
如同此事的最新进展一样:
教体局称高度重视,成立调查处理小组,第一时间赶赴学校进行情况调查。
调查后,调解三方签订赔偿协议,赔偿内容包括女孩的治疗费用,家长的误工费等。
随后就是发布公告,事件结束,此事淡出人们的视野。
可是作为一名孩子的母亲,我更在意的是,涉事的男孩们会得到怎样的处罚(现在看来好像是没有任何处罚),受伤的女孩除了胜利伤害,精神上要如何补救?
如果在此之后,伤人的男孩们依旧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他人造成了多么深的伤害。
如果被伤的女孩,忍受视力受到永久损害带来不便的同时,心理的伤痛也始终无法抹去。

那么这场“无恶意”的打闹行为,就是真正的永远的伤害了事件中的这些孩子。
男孩们也许依旧我行我素,成了“误”以恶小而常为之!
而女孩,也许永远困在“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要得到这样对待”的挣扎中!
我们已经知道,此事件中涉事的三名男孩,不会被追究任何法律责任。
那么别的惩戒和教育措施呢?
不论是不是真的恶意,不论恶意是出于什么“孩童的好奇心”或者“缺失了的教育”,错了就是错了! 
学会承担责任和接受处罚是他们的第一课——勇敢承担起犯错的责任!不分年龄!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执迷不悟
从「小白兔·贝丝安」到「钮祜禄·贝丝安」——讨好型人格的自我救赎之路
北大教授渠敬东:今天的教育双轨制,成了家庭资源投入的无底洞
南京家长已疯:减负=制造学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