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的“战争历程”:从报仇雪恨到掠夺财富
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战争”?
在我们人类几百万年的漫长历史中,可以说大部分时间里是没有战争可言的,
但是由于战争带来的后果太过触目惊心,每个人都难以忽视这个现象的存在。
关于战争的起源,一直是一个历史大课题, 史学家们通常把战争的起因归咎于私有制的产生。
私有制,这个概念很好理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个人所有。
原本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是没有剥削,也没有阶级的,劳动所得是归集体“公有”,并且共享、平均分配,这也意味着没有触发战争的条件,但自打出现“私有”制,战争也随之产生。
私有制是如何产生的?
大多数人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都很朦胧,有种“我说城门楼子,你非扯瓶子盖”的感觉,更有甚者,把这顶“大帽子”扣在了负责分配工作的部落首领头上。
实际上,私有制是在“社会大分工”后出现的。
通俗点说,以前人们主要的集体活动就是外出获取食物,但随着农业、畜牧业的出现,也随着手工业比如制陶、纺织发展,部落里就出现了专门从事这些工作的人,
久而久之,这就使得劳动产品有了剩余——归为个人所有,
有了这些剩余产品为“物物交换”打下了基础,这就如同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从此以后就有了贫富差距。
人与人有了贫富差距的同时,部落与部落之间也有了差距,
有一些部落就打起了小算盘,觉得辛勤劳作哪有抢夺别人来得容易,
于是就发动了以“掠夺别人财富”为目的的战争,就这样,战争的口子也被撕开了,
要知道,在这种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出现之前,部落与部落之间只是“冲突”,或因争夺领地,或是其他原因,却不是为了掠夺,
而这种掠夺性质的战争更加可怕,并不是掠夺一次就停止,已然成为获得财富的重要手段,
这样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冲突愈加激烈,进而变为经常性的战争。
今天我们就结合考古发现与历史传说,聊一聊上古时期的战争历程。
01乱葬坑
在原始社会 ,部落之间不可避免会为争夺猎物发生冲突,且带有复仇性质,
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体现,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些乱葬坑中,
考古人员发现死者多为青壮年,也有老幼妇孺,有的肢体不全,有的身首分离,
有的则是呈现出被捆绑的姿态,
还有一些有利器砍伤痕迹,显然都是“非正常死亡”。
如,民和阳山遗址中的一处合葬墓 ,死者多为成年男性,有的头侧有被利器砍伤的痕迹 ,也有人头骨上有圆形孔 , 显然都被谋杀致死。
而在柳湾齐家文化墓葬中,有的人骨架不全 ,要么无头,要么无身,要么就是四肢 残缺,还有两手斜放在腰部,似捆绑状 ......
还有—处大溪文化时期的乱葬坑, 坑内人体叠压在一起,尸骨凌乱 、支离破碎,残缺不整, 但多数不见头骨。
还有元谋大墩子遗址,死者大多是青壮年,并且骨架普遍嵌有石镞 (石制箭头),还压着大石块.......
即使我们无法得知造成这一幕幕“惨案”的原因,却不难想象死者都经历了什么,
但这些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战争,
那么,什么时候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呢?
02最早的战争
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出现于大汶口文化时期。
从考古资料看 , 裴李岗文化 、磁山文化、仰韶文化等,氏族内部没有发生明显的贫富分化 , 社会地位基本是平等的,
但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 墓葬规模 、葬具和随葬品多少优劣等有了明显的差别 。
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6500-4500年,
从出土文物来看,大汶口文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为轮制陶器,仅看这一点就能反映出当时的手工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私有制或已出现。
此外,各墓穴随葬品情况不同,有的极为丰富,大墓有棺或椁,随葬品达几十件陶器、十几只猪头;有的却很贫瘠,随葬几件或没有随葬品 。
显然,这些都清楚地表明当时的“贫富差距”已经很明显,而且出现身份地位上的差别。
这说明什么?
具备了战争发生的条件。
此外,一些富有者的墓葬中可明显看出他们作为军事首领的身份。
如大汶口文化陵阳河遗址19号墓的墓主为一成年男性,墓中随葬品丰富,墓主杖钺执旄,腰挂号角。
再如在大汶口文化早期的濮阳西水坡45号墓葬中,不仅有殉葬者三人,更值得注意的是,死者两侧用蚌壳拼摆有象征神武和权力的龙虎图案。
大墓中还出土了绿松石 、玉器 、象牙器等“奢侈”品 ,象征着墓主的权力、身份、 地位和财富,这是私有制已出现重要例证。
不难看出,这几位墓主人,在生前无疑是部落首领,同时也是军事首领,双重身份。
可以想象一下,由于战争开始频繁爆发,致使当时部落里的首领们权力随之高涨,
原本这些首领们是指挥族人进行防御和修建防御工事的,
如今却开始要对外指挥作战,战争越频繁,首领的地位就会越突出,这就是阶级呀。
而且,前面说到的乱葬坑,反映当时人们处置战俘,往往采取把他们杀掉甚至在更早的时候把他们吃掉的办法,
但是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有一些战俘被留了下来(墓主身旁殉葬者),成为了奴隶,这就为后来奴隶制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战争,从早期的冲突演变到以掠夺为目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上古时期的战争,不仅仅为了掠夺,
下面的内容我们只能借助一些历史传说,来了解一下,频繁发生战争,形势又有了哪些发展。
03古史传说中的部落战争
盘古开天地以及三皇五帝,都是历史传说,这些故事几乎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
虽然不能作为信史来看待,但是却属于我们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其中关于当时战争的描述,丰富了许多历史画面。
传说中主要的大部落有:华夏部落、东夷部落和苗蛮部落。
首先是华夏部落内部的黄帝和炎帝之间发生了战争。
炎帝,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 (尚有争议),
这一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教人医疗与农耕,而得到王位(联盟首领),所以称为炎帝,
部落首领一直都由炎帝一族担任,
而黄帝,号轩辕氏,
据《国语》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也就是说黄帝和炎帝都是少典之子。
据《史记》载,黄帝时期,神农氏的权威日渐衰落,诸侯们相互侵伐,暴虐百姓,炎帝却无法控制这个局面,于是黄帝一族开始操练兵士,并用武力平定了不安分的诸侯们,久而久之,大家开始拥护黄帝。
其实,这正反应擅长农耕的炎帝一族,已经被时代淘汰了,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人们更加崇尚武力,所以黄帝取代了炎帝,成为华夏部落的首领。
但是炎帝不服气啊,只能通过武力手段来夺回首领的位置,
于是黄帝和炎帝之间的战争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豺虎(图腾),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取得胜利,
炎帝失败后被迫带着族人迁离了部落驻地,没有离开的人便与黄帝一族融合在了一起,
这是华夏部落内部的战争,却也体现出为争夺权力而发动战争。
此后,黄帝与蚩尤为首的东夷部落发生了涿鹿之战。
原本是炎帝与蚩尤先打了起来,但是势单力薄的炎帝没能打过号称81个氏族部落联盟的蚩尤,
还被蚩尤驱赶到了桑干河流域,
郁闷的炎帝不得不向同一部落的黄帝求援,
于是黄帝带着大军,联合炎帝一起征讨蚩尤。
这段黄帝大战蚩尤的过程,在传说中被描述得很精彩:
蚩尤请来风伯、雨师,降大风雨;黄帝便请来魃,克制风伯雨师造成干旱,雨止,遂杀蚩尤。
而据《太平御览》说,黄帝攻打蚩尤,三年攻城仍然没有打下。这时,有一位名叫伍胥的术士,说按他的方法三天就可以攻下。
于是黄帝采用伍胥的方法:在朱雀之日日正中时,立赤色绛衣之军于南方;
青龙之日平旦时,立青色青衣之军于东方;玄武之日人定时,立黑色黑衣之将于北方;
白虎之日日入时,立白色白衣之将于西方;黄龙之日日中,帝建黄旗于中央,以制四方。
果然三日被攻下了蚩尤之城。
可见,这一场战争打得这叫一个艰难。
另有,共工氏和颛顼(黄帝之后,华夏部落首领)之间发生战争。
共工氏擅长治水,但却在治水过程中出现了失误,淹了颛顼氏族,双方因此发生战争,而《淮南子》载,双方发生战争的原因是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
这场战争以颛顼胜利而告终。
到了尧、舜、禹时代,还有伐三苗之战,
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舜却苗民,更易其俗”,
起因是三苗部落的驩兜威胁尧部落的安全,所以有了丹水之战,
实际上这可能是为了争夺丹江(汉江支流,交通要道,物产丰富)这一地区控制权而发生的战争。
舜“迁三苗于三危”,
禹“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将),苗师大乱,后乃遂几”,
以上传说,其实反映了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私有制和战争的出现,整个社会构架开始从“人人平等”向“阶级”转化,
首领实际上早就有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特权”:
日常生活中,指导生产,维持秩序;
战争发生时则指挥战斗。
虽说部落成员还保留一些民主权力,比如推举首领、参与商讨大事,
但实际上,部落首领已经掌控了权力,而成员们选举首领,必不可少要考虑他们的军事能力,
这也就是候选人的地位不会低。
同时,一旦首领的占有欲强烈,就会驱动他们利用特权去发动战争,
如果战争胜利,收获财富最多的仍然是首领,当然,包括战俘也就是奴隶,
而财力上升又会为再次掠夺发动战争制造条件,
这就像“滚雪球”,在扩大实力这条道路上,强大的部落通过战争会更加强大,财富会更多,其实也是个走向统一的过程,
也意味着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阶级也开始明显,也为国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几经战争后却转变为“奴隶制”社会,
这离不开“战争”的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