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甜软糯的玉米照亮农民致富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团队

本期

陈艳萍,女,中共党员,1975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现任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团队负责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对象、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省级机关巾帼建功标兵”。

“奇怪奇怪真奇怪,头顶长出胡子来,解开衣服看一看,颗颗珍珠露出来 。”本期农科有故事讲述的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团队,及团队带头人陈艳萍研究员。

江苏是国内较早开展糯玉米育种研究的省份,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2000年以前,生产上可供利用的糯玉米品种少、类型单一、产量偏低,难以满足生产和消费市场对糯玉米多样化需求。食味品质和外观色泽是消费者选择糯玉米产品的关键因素,丰产性和抗逆性成为种植者选用品种的重要指标。江苏省农科院玉米研究团队系统开展了糯玉米优异种质挖掘创新,在外观上加强了籽粒色泽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育成了江苏省首个花糯玉米品种“江南花糯”,随后又育成了江南紫糯(纯紫糯)、苏科花糯2008(紫花糯)、苏科糯12(红白)、苏科糯1705(纯红糯)等一系列彩色糯玉米品种。在食用品质方面,利用异隐纯合体杂交原理,在糯玉米材料中导入甜质基因,创制出一系列甜糯双隐性自交系,育成了苏科糯3号(花甜糯)、明玉1203(白甜糯)等甜加糯玉米新品种,果穗上糯质籽粒与甜质籽粒的比例为3:1,保证了糯性,提高了甜度,极大的改善了糯玉米品质。

随着鲜食糯玉米产业优化升级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团队注重糯玉米营养品质的研究,育成了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丰产稳产、适应性广的黑甜糯玉米品种——苏科糯1505。该品种籽粒和穗轴均为黑色,富含花青素、硒等营养成份,天然的保健食品,填补了江苏省的市场空白,引领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新趋势。

玉米是典型的C4作物,尤其喜欢高温强光。玉米育种不仅在南京一年种植两季,10月至次年4月还要到海南岛增加种植一季。玉米团队成员一年到头奔波在试验田,工作在高温时节,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收获。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团队先后育成了22个外观商品性好、食味品质优良、类型多样的优良糯玉米品种,其中国审品种9个,省审品种13个。这些品种适应东南、西南和黄淮不同生态区、不同种植方式、不同加工需求和不同消费习惯,推动了市场上鲜食糯玉米产品类型多样化,实现了鲜食糯玉米周年供应及高值化利用,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中华农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农业推广三等奖。

为农民提供好品种是育种家的职责。“一颗好种子,从育种田到农民田,是一个漫长的需要辛勤劳动的过程”。陈艳萍及其团队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砥砺前行!

供稿:范卓

图片来源:陈艳萍

制作:马子妍

责任编辑:马子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