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口腔医考】 《口组—口腔黏膜病》必背考点总结!

2022医考加油

第十二节口腔黏膜病
一、基本病理变化
(一)过度角化和角化不良
过度角化也称角化亢进,指黏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临床上为乳白色或灰白色。
角化不良也称错角化,上皮的异常角化,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个别或成群的细胞角化。
(二)上皮异常増生个别细胞改变称为非典型性,上皮总的紊乱称为上皮异常增生。
上皮异常增生可发生以下变化:①上皮基底细胞极性消失;②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③核质比例增加;④上皮钉突呈滴状;⑤上皮层次紊乱;⑥有丝分裂相增加,可见少数异常有丝分裂;⑦上皮浅表1/2 出现有丝分裂;⑧细胞多形性;⑨细胞核浓染;⑩核仁增大;⑪细胞黏着力下降;⑫在棘细胞层中单个或成团细胞角化。并不是以上12项均出现才诊断为上皮异常增生,根据以上项目出现的数目,而分为轻、中、   重度上皮异常增生。
(三)棘层松解上皮棘层细胞间张力原纤维及黏合物质发生变性、断裂破坏,细胞间桥溶解,见于天疱疮。
(四)疱一般直径超过5mm者称大疱。小的水疱直径在1~3mm,若聚集成簇,称为疱疹。 根据疱形成的部位可分为:
1.棘层内疱
2.基层下疱
(五)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病变常见于扁平苔藓和红斑狼疮。
(六)糜烂和溃疡上皮浅层破坏,未侵犯上皮全层称糜烂。黏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而脱落形成凹陷为  溃疡。
(七)斑斑是黏膜或皮肤上的颜色异常,范围一般较局限,大小不等,不高起,不变厚,也无硬度  的改变,可为暂时性或永久性。

二、常见口腔的膜病

(一)口腔白斑病
上皮异常增生可根据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而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实际上就是原位癌。  原位癌是指上皮层内细胞恶变,而基底膜尚完整,未侵犯结缔组织。
非均质型白斑常与上皮异常增生、原位癌或鳞状细胞癌相关。

(二)红斑

(三)口腔扁平苔藓

(四)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以上病理变化见下表。
白斑(增生)
红斑(萎缩)
慢性红斑狼疮(萎缩)
扁平苔藓(增生)
概述
上皮异常增生癌前病变
原位癌
红唇萎缩
蝴蝶斑(毛细血管扩张)
白色条纹-不全角化
癌前状态
角化层
过度正角化或
过度不全角化
角化不良
过度正角化或不全角化
角质栓塞
正角化或不全角化
颗粒层
明显/不明显
不明显
明显/不明显
明显/不明显
棘层
增厚
萎缩
萎缩变薄
大多增厚
基底层
无改变
增生
液化变性基底下疱
液化变性基底下疱
基底膜
清晰
清晰
不清晰(增厚) 狼疮带
不清晰锯齿状
上皮
增生
萎缩
萎缩
大多增生
钉突
长而粗
长而粗
增生、伸长
延长、锯齿状
固有层
淋巴细胞浸润
炎细胞浸润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扩张(蝴蝶斑) 玻璃样样血栓
淋巴细胞呈袖套状
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
黏膜下层
胶样小体
免疫荧光:狼疮带
胶样小体
或称 civatte 小体免疫荧光:小颗粒
好发部位
口底、舌腹
皮肤、口腔黏膜
颊舌、唇、牙龈
病因
吸烟
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
(五)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为癌前状态,病因不明,可能与食辣椒,嚼槟榔等有关,B族维生素和蛋  白质缺乏也与本病有关。临床上早期出现疱,溃疡;后期黏膜变白、硬,触诊有黏膜下纤维条索。
(六)天疱疮发生于口腔黏膜者主要为寻常性天疱疮。
(七)良性黏膜类天疱疮由于水疱发生上皮下方,组织愈合后形成瘢痕,因而又称瘢痕性类天疱疮。
(八)念珠菌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病理见菌丝和孢子。
(九)肉芽肿性唇炎病因不明,有人认为此病与结节病有关,但未能证实。近来认为肉芽肿性唇炎是  梅-罗综合征的不完全状态。
病理见血管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呈结节样聚集,在结节中心部位无干酪样坏死。  三.艾滋病的口腔表现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 口腔毛状白斑是最重要的与HIV感染密切相关的口腔病变之一。
镜下所见:口腔黏膜的上皮钉突肥厚并伸长,棘层明显增生,表面为厚薄不均的不全角化,呈粗糙的   皱褶或绒毛状,多为过度不全角化形成的刺状突起,有时脱屑。

还可以看视频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