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忠臣:怎么理解虚与实、刚与柔的传统绘画美学观点?

原创作品会说话2020-12-14 10:40:07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虚、实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它们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在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中被运用得十分广泛。可以说,中国画比任何一种画种都格外重视虚、实的应用。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实”指实体、实事、实物;“虚”指虚构、虚灵、虚幻。在古代绘画中,实与虚还可以泛指详与略、密与疏、露与藏、阳与阴、显与隐、黑与白等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中国画十分讲究虚实的关系,有许多说法,如:“言有尽而意无穷”;“画实容易画虚难”;“意到笔不到”;“以虚带实”;“景越藏意境越大,景越露意境越小”;“言外之旨”;“计白当黑”;“大成若缺,大盈若虚,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白为万色之母,黑为万色之王”;“笔愈简气愈壮,景越少而意愈长”…总之,中国画讲究含蓄,追求诗情画意,反对直露。正确处理虚实关系,是构成中国画意境的重要表现手法。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在中国绘画中,无论人物、山水、花鸟都留有大片的空白。但空白处并不是真正的空白无物,往往表现丰富的背景、烟云雾气,它是中国画特殊的造型手段。清代范玑说:“画有虚实处,虚处明,实处无不明矣。人知无笔墨处为虚,不知实处亦不离虚。即如笔著于纸,有虚有实,笔始灵活,而况于境乎?更不知无笔墨处是实,盖笔未到,其意已到也。”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明代董其昌说:古人作画总明虚实。实者,各段用笔之详略也。有详处必有略处,实虚互用,画就高明了。因为“疏则不深邃,密则不风韵”,只有虚实结合,才能兼而有之,画才能奇,正因为如此,画论中有“疏能跑马,密不透风”的说法。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清代的丁皋认为:无低则不见高,无暗则不见明,以低衬高,以暗衬明,这也就是以阴衬阳,以虚衬实。所以阴阳即虚实,辨别阴阳虚实,笔端也就万象传真了。中国的山水、花鸟画深受上述思想的影响,虽然是写实的,但并不是非常具象的写实,而是“意象”的写实,是“搜尽奇峰打草稿”,是“胸中之竹”,而不是实景实物的直接摹仿和写生,中国画家更注重“默写”、记忆、想象、虚构、错位、重新组合,以创造更加生动,更加含蓄,更加可亲可爱的山水和花鸟。正因为如此,齐白石先生讲:“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绘画既不像西欧古典主义绘画那样,高度写实,也不像西方现代诸流派中的抽象表现主义那样,全然不顾客观对象,纯粹玩弄笔墨技巧或抽象的点线面、色块。中国画不走极端,以折衷为贵,这是符合儒家和道家的美学思想的。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阳刚与阴柔是关于美的分类和艺术风格的一对重要范畴,相当于西方美学中的壮美和秀美(即崇高美和优美),但中西美学史上这两对范畴又不完全等同。阳刚美与阴柔美在思想内涵及范畴的演变上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阳刚阴柔系由《易传》阐发的阴阳说和天刚地柔的思想演化而来。春秋战国时的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曲成万物”的最高哲学范畴。《易传》崇尚阳刚,说阴柔“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柔皆顺乎刚”。但是,它并不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是相互渗透、相反相成的,“刚中而柔外。”对刚柔的要求要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德者正中。”老子则说:“柔之胜刚也。”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从汉代开始,刚柔这对哲学范畴已开始向审美范畴渗透,不再局限于一般哲学和生命意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然文之任势,势有刚柔,不必壮言慷慨,乃称势也。”

唐代的文学艺术家们,崇尚魏晋以来的文气、文势、气象、骨气,标举“汉魏风骨”,形成了“盛唐气象”,盛唐气象的特点是阳刚、壮美、博大、有气势,为历代艺术家所效法。自晚唐开始,特别是南宋之后,崇尚阴柔之美的风气在我国南方特别流行,阴柔之美的特点是恬淡、超逸、抒情、秀美。清代的姚鼐主张:阳刚阴柔之美应“并行而不容偏废”,但可以“偏优”,这是颇富艺术辩证法的。在矛盾的事物中,总有一方是占主导地位的,刚柔虽然相济互补,但在一定时期,对具体艺术家和作品来讲往往会出现“偏优”的现象。在中国美术史上,董其昌把中国绘画分为“南北宗”,一般而言,北宗画家如荆浩、关仝、范宽,属阳刚之美,而南宗画家马远、夏圭,则属于阴柔之美。晚唐之后,诗尚“韵”,文袭“古”,画崇“逸”,雕塑走向雌化”。

清代沈宗骞编写的《芥舟学画编》认为:画家用笔也要讲究刚柔,刚柔二全,是画家用笔之道。“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这是符合艺术辩证法思想的在书法艺术中,尚阳刚之美者,强调骨、力、势,给人的美感是厚、直、急、枯。尚阴柔之美者,强调韵、味、趣,讲究平淡、萧散、恬静、妍媚、柔婉,给人的美感是圆、藏、曲、缓、润、秀。有谓直则刚,曲则柔,折则刚,转则柔,硬则刚,软则柔,大则刚,小则柔。

△成忠臣书法作品

颜书雄强肃穆,刚健威武;赵书淡雅柔婉,妍媚婀娜,王右军的书法姿媚横生,为后世行草祖法,王献之书法英俊豪迈,气势磅礴。不论阳刚美或阴柔美,都要刚柔相济,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追求骨、力、势与韵、味、趣的和谐统一。作为中国绘画,与书法有许多共同之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应该充分运用刚柔的辩证关系,以创造完美的绘画形象。

(0)

相关推荐

  • 成忠臣:“创新”是个时尚语的伪命题,害了很多画家

    画家陆俨少前辈讲"学习中国画起步不外临摹".他认为传统是历朝历代无数艺术家总结出来的,只有通过临摹,接受传统技法,再到大自然中去,才能表现自我.我少年习画,拜师叶浅予.刘继卣.董寿 ...

  • 重振中国画的写意雄风

    中国画经五四运动至今百年间,经历了革新的争论和探索.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清醒的认识到,传统中国画的复兴和繁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融汇传统化为自我特色的目的.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画家,成忠臣坚持潘天 ...

  • 成忠臣:从蜜蜂酿蜜的过程体悟绘画发挥个性、创造风格

    在传统中国画中,笔墨之道乃是中国画之神,是绘画作品中状物.传神.抒情的根本,动之以臂肘指腕,驱之于灵府心腹,故中国画谓之"心画"."心画"就是找到自己的个性,要 ...

  • 成忠臣:国画“创新”不应以毁灭传统为代价

    我从少年时代起学画时,就深研传统,并同时研修传统儒释易道等国学基础.在国画上继承传统,是帮助我们解决笔墨技巧问题,而通过临习大量前贤作品,就能打好笔墨基础.学习国画,传统永远是方向,永远是艺术的主流, ...

  • 成忠臣山水画,风清气正,吸收传统的博大精深而自成一家

    在受西方文化思想严重冲击的中国画领域,利欲熏心,金钱当道的时下,成忠臣的出现无疑于一剂强心剂,他用他的艺术实践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还活着,还有强大的生命力!他以自己的传统雅致,深厚的笔墨趣味的作品充斥一 ...

  • 成忠臣:从老子、庄子美学观点中理解中国画的“意境”

    作品会说话2021-04-09 08:26:10 传统中国画首先要了解中国发展史,是经过华夏古人劳动创造的作品,是任何其他文化无法代替的,它深深地烙印在民族精神中,使其屹立在东方上下五千年.传统中国画 ...

  • 于文华大衣哥师徒黄金组合,一刚一柔把红楼梦的《枉凝眉》唱绝了

    于文华大衣哥师徒黄金组合,一刚一柔把红楼梦的《枉凝眉》唱绝了

  • 成忠臣:从齐白石画白菜换白菜遭拒想起……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认知层次,非常关键.不同认知层次的人,很难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达到相同认知层次,需要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见识.学识.视野相近.说格局也好,心胸也好,视 ...

  • 再谈太极拳的刚与柔

    练太极拳最忌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陈鑫先生在他的著作<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落于纸笔皆糟粕",实际上就是告诫读者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要加上自己的生活常识,加上实际经验,加上 ...

  • 宿迁的刚与柔

    宿迁的刚与柔 --<苏北三题>之一 随团,三天,去三座城市,走进春天的苏北. 第一站是宿迁. 宿迁,"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中道.扼二京咽喉",是最称得上苏北的城市 ...

  • 一边是弃房断供或成烂尾楼,一边是刚需想买却买不起,我太难了!

    九三年就出来打工,到现在买个房子还吃力!说明什么?房价高啊!我的理想是县级市房价四五千一平,地级市六七千,省会八九千,一线城市一万多一点.拿个一个月万把块钱的工资,在一线城市买房也要工作十年以上. 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