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石头以生命的农民
40多岁的陶庄镇农民孙晋亮,近年来钟情于石雕创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他的石雕艺术品形象逼真,刻制精美,除了屡获各类大奖外,还被海内外人士广为收藏。近日,在陶庄镇夏庄村一个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农家小院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于石雕创作的孙晋亮。
“我1985年初中毕业后就跟家兄学做木工,因为经常做仿古家具,与木雕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又对根雕、根艺和盆景艺术感兴趣,工余时间一没事就鼓捣这些东西,提高了造型能力,同时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孙晋亮说:“我喜欢上石雕艺术应该说是纯属偶然。1993年在薛城区首届民间工艺展览上,我结识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张宗元老师并见到了他的石雕作品,后来到张老师所在的种庄村做家具时,在张老师家得见他所有的石雕艺术品,被张老师精湛的石雕工艺所折服,遂产生了拜在张老师门下学习石雕艺术的想法,但最初的拜师并不顺利。”原来,张老师不轻易收徒,他对孙晋亮说:“刻石头靠的是灵活的脑子、精湛的技术和持之以恒的耐劲。刻制中还要根据石头的情况随时调整思路,石头有自己的脾气和灵性,雕刻的人要懂得因势利导。想刻成一件东西,难啊!”张老师的回绝不仅没能打消孙晋亮拜师的念头,更激起了他刻苦钻研石雕艺术的信念。他漫山遍野地挑选石材,找到后回到家中就刻,饿了啃口煎饼,渴了喝碗凉水,累了简单打个盹。邻居见他刻石头痴迷的样子都讥笑他:“整天一下班就抱着个石头疙瘩瞎鼓弄,傻了还是疯了?”可孙晋亮不闻不问,一有时间就拿起石头端详、刻制、打磨。三四个月后,他的处女作“金钱豹”终于诞生了,他再次来到张老师家,张老师很不相信地戴上了老花镜审视了一遍又一遍,兴奋地说:“你这个徒弟我收定了,我的石雕艺术有传人了。”多年以后,孙晋亮果然不负众望,成为张老师唯一满意的弟子。
谈起石雕艺术创作,孙晋亮说:“石雕艺术是给予石头以生命的一门艺术,它讲究的是独一无二的石料、巧夺天工的造型和精雕细凿的刀法,并不是每一块石头都能刻成一件有生命的东西。”为了找到合适的石料进行创作,孙晋亮一有空闲就爬陶庄附近的千山,找到石料后手搬肩扛至山下,然后再用地排车拉到家里。一次,他抱着两块六七十斤重的石料下山,一不小心坐到了地上,石头差点将腿砸伤。孙晋亮告诉记者,石雕创作是一种“细活”,在每一次的创作中,他并不急于动手,而是先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石料的颜色及造型,感觉到石料适合于刻什么后才着手创作。如他的代表作“中华腾龙”,极其巧妙地利用黄色的石头刻成了一条腾龙,将龙身周围的黑色石头刻成了祥云,一根细细的龙须则从云中穿过,非常精彩,见者无不称奇。这件作品在刻制之前,孙晋亮对着石料足足看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动手。另外如“母子猴”作品,母猴的脸是黑色,而猴身却是黄色,极为有趣,孙晋亮也是思考了好长时间才创作出这件精品的。
近年来,孙晋亮创作出了“辈辈封侯”、“连年有余”、“鳄鱼”、“思想者”等几十件作品,多次应邀参加国际石榴节(枣庄)经贸恰谈会,深受国内外商家青睐。他的作品还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展览,被《中国民间艺术》丛书等收录,他也因此被省市区民间艺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在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2008奥运会民族民间艺术精品遴选暨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评选活动中,孙晋亮创作的30余件石雕作品参展,受到专家及中外宾客的好评。同时孙晋亮的作品还参加了我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政府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评选,孙晋亮本人则被组委会授予了“中国民间艺术家”称号。
有专家评论:“孙晋亮的石雕作品大气、精致、出神、灵透,细微处见精神,粗犷处显功力,意境深远,神态盎然,透出自然之美、艺术之美……”面对荣誉,这位憨厚的农家汉子“嘿嘿”一笑,他说,下一步准备再创作几件作品,找个合适的机会搞一次个人石雕艺术作品展。让我们期待着他的成功。
文图:孔浩 微游枣庄编创
从现在起,你可以在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微信公众平台、微博、搜狐等媒体平台找到“微游枣庄”为你提供的与枣庄有关的资讯、文章、图片、音视频等内容。
在微信公众平台及今日头条的“微游枣庄”账号,拥有原创功能和赞赏功能,“微游枣庄”承诺:因为你的喜爱该原创文章获得的赞赏金额将如数转给文章作者,感谢他们付出的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