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是为了奔跑(《我的跑马故事》之二)
奔跑,是为了奔跑
□童烨
2019年10月20日,我参加了连云港徐圩马拉松。同一天,全国有多场马拉松开赛,不幸的是,在湖北荆州和山东烟台龙口马拉松赛事中,各有一人死亡。2020年10月25日,我参加了盐城马拉松,开枪不到3小时,就有2人倒地。其中一人十分幸运,倒下时,他身边的跑友是一位堪称专家级的抢救人士。专业人员及时施救为除颤仪的到来赢得了时间。据说,另一选手也在医院获救。
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如今,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如今,全国每年有近两千场相关赛事。马拉松运动的风险之高显而易见,但参与人员之众与日俱增。二者矛盾之下,不禁要问:我们奔跑的意义何在?
我们之所以选择跑马,也许,当初始于荣誉、激情、成就感,抑或征服欲。当我们年龄日增,胭脂渐薄,猛然发现,那些不过是“年轻的标签”。我们奔跑就是为了奔跑,这仅出于单纯的冲动和信仰。我们热爱的是这项运动本身,包括其中的各种插曲,但不包括生命的消殒。如果一件事需要我们拿命去下注,除了“保家卫国”的战争,其它都不值得。虽然,从群体层面,马拉松赛事中的风险不可避免,但就个体而言,智者是可以规避的,那就是:明确认知,及时放弃。超出自己认知的坚持,是把自己变成不可控的赌徒。若是“盲人骑瞎马”,难免“夜半临深池”。灾难的来临,客观上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当局者主观不一定能认识到其严重,或者过度夸大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致事态恶化。荆州的死者倒在离终点仅100米处便是明证。在生命面前,坚持仅是小聪明,放弃才是大智慧。
今年的洪马和盐马,我有幸和二姐一起完赛。我姐的成绩比我好不少。赛后,总听到她们小姐妹在一起谈论成绩之高低。然,我始终一言不发。其因,并非我的成绩难以启齿,而是我担心助推她们在追求成绩的征途上“一往无前”。毕竟,我希望60岁70岁之际彼此还有机会跑马。相反,我对跑马前后的故事很感兴趣。我的跑马价值观很简单:跑跑走走停停,吃吃喝喝聊聊。每个补给站我都进,每次尽量品尝不同的食物。我还会带些水果分给沿途加油的小朋友。途中,我给单位的同事和学习的小朋友都单独拍了视频,感谢他们周日坚守岗位,并鼓励他们加入运动之列。甚至,本次盐马途中我停下来陪一位爸爸哄了哭闹不止的幼儿。我姐的好友居然把来自上海的陌生跑友的早餐单都买了。赛后,大家纷纷和一位完赛的老者合影。我想,这些都是跑马的意义所在。毕竟,对于多数人而言,成绩再提高三分之一,依然是个业余爱好者。冠军拥有一枚闪光的金牌,而我们亦感受了多情的赛道。
跑者,仅为奔跑。智慧的跑者,为了天天可以奔跑,一生可以奔跑,并隐去一时的得失。毕竟,我们不会每次都很幸运,身边出现那个专家级的抢救人士。
2020年10月27日
注:除颤仪是利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种医疗器械,是手术室必备的急救设备。对于进行心肺复苏,除颤是很重要的步骤之一。
作者简介:童烨,本科毕业,从事教育培训工作,爱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