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太极】从杨家老谱“太极下乘武事解”到“到“内外相合”
何谓“道”?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已经非常清楚了。
太极拳到底练的是什么?有怎样的规律和文化内涵?在身体的体悟上有着怎样的感觉和功能?对人的生命和精神带来怎样的变化?这些都是【生活无处不太极】专题【问道太极】需要研究的领域和范围。
“松随”是本号研究了一些太极门派掌门前辈留下的资料,以及拜访传承脉络里上了年纪一些老师后的对太极入门的感悟。“松随”看起来好像挺容易,实质是有丰富的内涵,容易练,也容易练偏。因此,【问道太极】系列专题文章把“松随”放到第一篇章来说,并且和怀抱太极放一起来理解。这些内容不单单只是文字游戏,需要身体力行才能体悟其中的奥妙。
今天我们从杨家太极密传的《杨家32目》里的“太极下乘武事解”,解读太极之道。
【太极下乘武事解】
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柔软之于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有心之柔软也。
所难者,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以柔软而应坚刚,使坚刚尽化无有矣。
其功何以得乎,要非粘黏连随已成,自得运动知觉,方为懂劲,
而后神而明之,化境极矣。
夫四两拨千斤之妙,功不及化境将何以能,是所谓懂粘运,得其视听轻灵之巧耳。
【问道太极】
一代宗师杨澄甫说:“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
这篇太极武事下乘解,一般人都是匆忙阅读而过,因为字眼是下乘解,很容易被人忽略。
其实在杨家老谱里,这篇是相当的重要,下乘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入门,如何入门是很关键的问题,这章的内容就是讲太极拳得基础入门途径和方法。
该篇章节,四小段内容。第一段内容主要讲太极拳要体松,身体要松柔,这是讲外在的,而体内要刚强,这个体内的刚强来自有心的练柔,概括来讲“有心练柔,无意成刚”。刚强是松柔不断习练后的收获,而不是为追求刚强而练刚强得来的,这就强调了太极拳最核心的原则“用意不用力”,这个需要一定时间的习练才会体悟的原理,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状态下,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也许真理就是这样,只能是小众人去接受。
其他三段内容讲到体用,推手和对待时要时刻保持用松柔去面对一切力量。只有这样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会达到如棉裹铁、柔中寓刚的境界。难就难在,内含坚刚而不外露,始终以柔劲去化解所有的力量。让对方的力量作用到我的身上时,有掉进棉花堆里的感觉。
要想得到这样的功夫,首先得学会粘黏连随。学会了听劲,也
就是懂劲,而后豁然贯通,最后达到化境。要想拥有四两拨千斤的
能力,没有听劲化劲的基础是达不到的。正所谓懂得了粘黏连随,才会从心所欲,无往不来。
那么外柔内刚在行拳走架过程中怎么体现呢?
【问道太极】分享陈耀庭老师好文之【内外合一】,相信这篇文章会带给你更多的传统内功基础。
什么是内外合一
“发之于外谓之形,含之于内谓之意”,含在内的意可发之于外,发到外的形则可含之于内,这就是太极拳的内外
合一。
中间靠行气来贯通,即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这个要靠自己体悟。
(2013年)拳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