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保彰丨欢欢喜喜庆新年(散文)

时值普天同庆的快乐时光,回到老家过新年,感受农村过节的纯年味。

初一零时二十分左右,堂哥燃放了3个开门炮之后,我们和大伯一家睡着的男女老少都起床了,每人都穿上了年前买的新衣服。大伯吩咐一家老少的分工和禁忌,所有人在大年初一一律在自家的厕所里解手,不能到外面解大小便,这叫守财,肥水不流外人田。早上起床后的,大伯烧了一大锅热水,一家老小在一个大盆里洗手洗脸,洗脸水不到天亮不准倒掉。大伯负责燃放30万头的爆竹,小孩子们要手持小蜡烛分别到所有的门后、厕所、墙角等照看,驱赶妖魔鬼怪。有所不同的是,我和堂哥则负责看火(即用烧柴的地锅生火做饭、下水饺和面条,水饺象征元宝,面条象征钱串子)。大伯解释说,女人一年到头为我们洗衣做饭,大年初一的第一顿就让她们闲下来,好好享受一下新年新气象。我和堂哥将饭菜做好端上桌后。然后一家老小按辈分和年龄来给神灵集体拜年,将几碗水饺分别摆放在神灵各自的灵位上,以及祖上的灵位前。贡品摆放好后,大家屈膝给神灵和祖上拜年,男人作两个揖磕四个头,女人不作揖,也磕四个头。然后晚辈给长辈拜年,由大娘为大家发压岁钱。大家围坐在一起吃我和堂哥做的年夜饭。在吃饺子时,大伯很幸运,竟然吃到了包一元硬币的那个有“福”的饺子。

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后,我和堂哥在大伯的带领下,又到坟地里去给曾祖父和爷爷奶奶拜年。晚辈们则结伴到村里为辈份长的长辈们去拜年。

从坟地里回来后,东方天际已经破晓,村里到处都是手电筒闪动的亮光,大家见面相互都说这新年大吉大利等祝福的话语。村里是一年之中最少见的热闹场景,女人们一拨一拨地结伴去拜年,青壮年男子结伴去串门拜年,青少年儿童则又分成一拨去拜年,每到一处见到长辈总要拉着作下跪作磕头状,长辈则一直扶着推脱说自己还年轻受不起等等。一拨又一拨的人说着同样的话,家里的茶几上也都摆放着平时不轻易招待贵宾的高档香烟、糖果和水果。每个人来拜年的人无论长幼总要不能空手而归的,手里或拿着瓜子糖果或者是香烟,前来拜年的人重复着相似的语言和动作,你放来过我登场,其情其景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亲情和浓郁的年味。

早上8点多,新年的第二顿饭开始了,没有了烧菜,取而代之的是蒸馍和扁食(与素水饺相似)。一家老少围坐在一个方桌上吃过这两样主食后,则各自散去,有人扎堆神侃,有人则聚众博彩,不少老人和妇女则结伴到附近的庙宇里去赶庙会。初一的第三顿饭是在正午的12时开始的,有串亲的留下来吃饭,有拜年未走拉家常的留下来吃饭,也有在门前玩耍的小孩子也叫到家里一块吃饭,象征着家大业大、富贵添丁。第四顿饭则是在初一的黄昏时开始的,叫聚义饭,一个家族的人找来有威望的主持,摆上各类菜肴,平时不见面的男子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到了晚上7时许,家里所有的人又围坐在一张饭桌上重复着与年夜饭相同的饭。据大伯说,这一天之中的5顿饭寓意深远,象征着五福临门,来年不挨饿,有吃不完的饭食。

传说大年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峰。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在豫东地区阴历正月初一为过年,也泛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是日早起,放鞭炮、摆供果、燃烛、焚香、烧纸(表)、敬神、祭祖,晚辈向长辈拜年,早饭吃蒸馍、饺子,当地民间过年都有早起的风俗,认为烧早香、放早炮是一年的大吉大利,平平安安的开始,饭后向亲族邻友长者拜年,平辈见面互说吉利话,长辈给孩子压岁钱或糖果。

作者简介:


朱保彰,男,七〇后,《周口晚报》资深记者,致力民俗挖掘,打捞乡土记忆。



(0)

相关推荐

  • 除夕到!各种习俗,你有熟悉的吗?

    关于除夕的传说 古代有个凶残的怪物叫夕,每到岁末就会出来作怪伤人,后来,祖先们发现夕最怕红色的东西和剧烈的声响,于是在年三十晚上,每家每户都贴红春联,敲打器具作出声响,来驱除夕兽,以求新一年的安宁.随 ...

  • 新 年 赋

    拜别旧岁,迈入新年, 举国上下,喜庆连连, 北方雾霾,炮声不见, 鞭炮齐鸣,云贵高原. 爷爷奶奶,开心欢颜, 父母长辈,忙后忙前, 子女帮忙,马首是瞻, 其乐融融,欢度新年. 瓜子花生,麻将桌前, 电 ...

  • 散文||这一跪,磕出了长辈们的期盼【征文】

    这一跪,磕出了长辈们的期盼 张兴瑞||河南 给村里的长辈拜完年回来,已是上午九点多.回到家里,父亲再三叮嘱我,千万别忘了给你大伯打个电话. 我把手机通讯录从头到尾仔细翻了两遍,也没有找到大伯的号码,无 ...

  • 年夜饭,三哥教做鱼肉馅水饺,又鲜又嫩好吃极了

    年夜饭,三哥教做鱼肉馅水饺,又鲜又嫩好吃极了

  • 知道这些除夕习俗,开开心心过大年!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做年三十,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的节日.传说古时候有个凶猛的怪兽叫做"夕",每到岁末就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鞭炮声,于是每年的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 ...

  • 朱保彰丨烧秋(散文)

    写下这个很俗的标题,我确实感到于心不甘--只缘与每天痴心攻于闪亮新闻标题的制作,讲究的是文章标题的艺术风格和吸引眼球,当然不是标题党之流.但一时又想不出更合适的题目,所以姑且就用它了.俗就俗吧,至少能 ...

  • 朱保彰丨笔墨印记(散文)

    时序更迭,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紧跟改革开放的步履行走了一万四千多个里程,每一步都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沧桑巨变,蓦然回首都令人心潮澎湃.改革开放如春雷声声,沉寂的复苏了,麻木的灵光了,呈现出一派欣欣向 ...

  • 朱保彰丨正月十六,敬宅神(散文)

    正月十六,俗称宅神日,也有"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骂,送牛桩."的说法.在豫东地区则延续着正月十六太阳没出来之前敬奉宅神,以祈求家里的宅神能在新的一年里保护自己的家庭 ...

  • 朱保彰丨正月十四,纸扎走马灯(散文)

    农历正月十四,这天叫搭灯架日,也有"搭彩蒯","迎紫姑神"之说.豫东地区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正月十三试灯.十四搭灯台.十五正灯.十六碰灯和十七摔灯.也就是说从正月 ...

  • 朱保彰丨正月十二,敬天地风调雨顺(散文)

    农历正月十二,这天被称作"十二漏屎日",又叫"搭灯棚日",在豫东周口地区则称为"风神日",家家户户都用高粱秸扎"扫地娘娘" ...

  • 朱保彰丨正月十一请女婿(散文)

    正月十一,是传统的"子婿日",又称"请紫姑日",也叫"炮龙节".在沈丘.淮阳和郸城三县交界处的周边乡镇,上了年岁人的家里还延续着正月十一岳父 ...

  • 朱保彰丨正月初九,放许愿灯(散文)

    正月初九,这天是传统的大年俗,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俗称"老天爷生".从一大早开始,沈丘县的大街小巷被浓重的硝烟味包裹着,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都在庆贺玉皇大帝的生日. 为真切感受为 ...

  • 朱保彰丨年初六,抢财神(散文)

    当日晚11时许,我来到做水果生意的邻居李老三家.虽然临近子夜,但李老三家里仍是灯火通明,两支朱红的蜡烛闪着彤红的火苗,把正墙上的财神画像照得活灵活现.李老三坐在沙发上,客厅里的方桌上,摆放着刀头(猪肋 ...

  • 朱保彰丨“破五”赶瘟神(散文)

    正月初五,是新年正月初一过后第一个习俗"破五".和着远远近近"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一大早我便来到沈丘与郸城交界处的白集镇王楼村,到村民王仲夷与他一起感受&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