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林曦明先生学习山水画|画家|写生
二十年多前,我有幸到永嘉拜访林曦明先生,得到林先生的悉心指教,前后持续半月多月。第一次去时,我带去20多幅画稿,都得到林先生的逐幅点评。先生言辞亲切,态度温和,没有丝毫大画家的架子,唯有诲人不倦的长者之风。
林曦明作品
林曦明老师的艺术馆名叫“曦楼”,匾额为沙孟海先生所题。位于永嘉县乌牛镇一片苍翠的竹林之中,气势宏伟,环境清幽。走进二楼展厅,只见许多镜框一字摆开,里面陈列着林老师的画作,有大有小,有印刷品,也有原作。会客厅墙上挂着《漓江山水》,卧室里挂着墨色浓重的《夏山图》。我曾经问林老师“为什么把那只鸟画得那么大?”他没有正面回答,只说画是情感的产物。后来,我看到林老师的一首诗:“一生重负太坎坷,世事艰难任折磨。造极登峰莫怕苦,山中好路原无多。”这才明白那只冒着风雨翱翔于天地之间的孤独的鸟儿,正是他历尽沧桑,在艺术上苦心求索的写照。
过去林老师曾自述人生:“从农民到专业画家,从民间艺人到名画家,从不识字到大学教授。”这既是他的人生经历,也是他扎根民族传统的艺术求索之路。可以想象,这短短的三句话背后包含了多少磨难与心酸!
林曦明作品
谈到创作,林老师翻开画册,让我看《待》。那张画画的是渔排木桩上一只水鸟,正在等待几条小鱼游近的情景。林老师介绍说:“这是有一次在绍兴写生时偶然见到的情景。画了几次,最后画成了这一张。”林老师的画立足于江南,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江南的神韵和美感。虽然许多画只有寥寥数笔,几块泼墨,可都是鲜活的生活经过提炼的结果。他的大写意山水承传了海派绘画的流风遗韵,形成了自己简约精练、墨韵淋漓、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中国写意画的独特精神。
林曦明作品
“路行百里非难事,一技功成眼欲花。废画万张笔成冢,砚田耕尽几成家。”不只是画,林老师的诗也别具一格。那天,他特意带我参观自己的顶楼小屋。并说每天清晨他都会站在楼顶看一会儿山,然后就坐在小屋里写诗。他的一些诗就是在那里写成的。他手指远方,说:“站在这里,晴朗的日子,可以看到远处的雁荡山和楠溪江。”我心想,这样的条件对于画山水的人来说真是得天独厚啊。
林曦明作品
在跟林曦明老师学画的日子里,我亲身体会到他对艺术的严肃和真诚。有一次,他看了我的黄山写生说:“画得有点糙,山石的结构再扎实一点。现在年轻画细一点,将来老了泼墨,里面才有东西可看。题字也要写正一些,一草就有乱的感觉。”接着,带我到大厅看他的写生。在林老师的的笔下,黄山松石结构谨严,一丝不苟。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那些只见过他泼墨山水的人,一定不会想到林老师的写生山水会画得这么精细入微。
林曦明作品
除了技法,林老师讲得更多的是画理。有一次他看了我画的《普陀小景》后说,笔墨不错,山石、树木结构清楚,题字也由浓到淡变化自然。不足之处是山上的房子太多了。林老师说:“山这么高,房子这么多,吃水都成问题。要从画理上考虑。自古以来,画家都重视对画理的研究。”后来当我看到一些人把瀑布画在山脊,把房子画在水口前,我就感到林老师对画理的强调是多么及时。
林曦明 春归图
林老师对社会上一些现象心有不满,有时会情不自禁地说出来,尤其对以狂、怪、丑为特征的时代新潮更是深恶痛绝。他说:“创新不是要传统。一些年轻人靠玩变形和特技出名,那是玩不长久的。艺术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投机和取巧。”
林老师用自己的话告诫后辈,要学画,先学做人。耐得寂寞吃得苦,踏踏实实,才能走向成功。
林曦明 松鼠图
附:林曦明,1925年生,原名正熙,号乌牛,浙江永嘉人。擅长中国画、剪纸。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学会名誉会长、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画院特聘画师。作品有《太湖之歌》《红梅时节》《漓江雨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