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路215弄245弄(新中邨原名金椿里)
新中邨位于北京西路新昌路西南角,新中邨有2个出入口靠北京西路是245弄,南出入口是215弄,弄口牌匾是民国名门望族谭泽闿所书。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新昌路215、245 | 新中邨 | 砖木二层 | 1930年 | 旧式里弄 | 61幢 | 7961平方米 |
1944年前重新翻造,建成二层房屋61幢,砖木结构,花砖地坪,煤气卫生设备齐全。弄堂宽阔整洁,主通道可以驶汽车。抗战胜利后,业主把金椿里卖给新中地产公司后,改名为新中邨。
新昌路245弄新中邨弄内,2015年拍摄的,正在征收住房前期动员工作,现在估计已经拆光了。
新中邨是后期石库门里弄建筑的典型代表,没有采用花岗石门框,这是往新式里弄住宅的过度作品,在厢房上方没采用山墙,而是平坡的设计。
新中村拆下来的“CS”厂的红砖。远近闻名的振苏砖瓦厂,民国十二年(1923年)创办。最初引进了2座德国式的轮窑,原为私营,公私合营后属上海建材公司管理。
花砖地坪
湖南茶陵人。近代书法家。字祖同,号瓶斋,室名天随阁,谭延闿之弟。善书法,工行楷,师法翁同龢、何绍基、钱沣,上溯颜真卿。气格雄伟壮健,力度刚强,善榜书。取法颜真卿,兼工汉隶。又善诗,能画。民国时南京“国民政府”牌匾即为其所书。上海、香港两家《文汇报》的报头即其所书,至今沿用。在国民党的元老中,谭延闿的行草、于右任的今草、胡汉民的汉隶、吴稚晖的古篆,有“四珍”的美称。 《文汇报》的报头很有特色,是中国传统的正楷,颜筋柳骨,气势十足。有人说这是民国时代曾担任过国民政府主席的谭延闿所书,有一定关系却并不准确,这几个字和谭延闿的颜体字很像,但不是他写的,谭延闿早在1930年已经去世,他想写也不可能。题写《文汇报》报头的,是谭延闿的弟弟谭泽闿。1938年1月份《文汇报》创刊在即,创办人之一的沈彬翰先生为了省钱,准备从颜真卿或者柳公权的碑帖上找这三字凑为报名。但 “文”与“报”好找,“汇”字却找不到,因为“汇”字虽然也是个古字,但古人很少用,碑帖里现成的字很难找。一来二去,找到了在上海滩卖文为生的谭泽闿。但谭的润例不便宜,没有两三百元拿不下,好在通过关系找到谭泽闿的私人医生陈存仁,请他去说项。谭泽闿为人十分慷慨,陈存仁托的事情“闲话一句”,泼墨挥毫,分文未取。《文汇报》就这样免费得到了谭泽闿的墨宝。
谭延闿“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但民国以后转了运,三次做过湖南督军,后随孙中山任广州大元帅府秘书长、湘军总司令。北伐成功后,曾两任国民政府主席、一任行政院院长。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谭延闿是介绍人。谭延闿和宋美龄传过绯闻,但因老家有“大房”,他不愿宋家三小姐当“小”,所以只认了宋美龄当干妹妹,这才成全了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姻,谭延闿自己当了大媒。
我的更多文章:
-
(2017-07-24 15:47:57)
-
(2016-08-16 16:41:19)
-
(2016-08-14 16:50:08)
-
(2016-08-06 16:41:34)
-
(2014-11-16 15:40:02)
-
(2014-11-15 16:18:45)
-
(2014-11-13 15:51:36)
-
(2014-11-12 15:23:30)
-
(2014-11-11 17:28:35)
-
(2014-11-10 15: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