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原著:江亚菲为情自杀,安杰和江德福的摊牌句句是恨
江亚宁在《父母爱情》中写道:我是她们的第七个子女,具体点说,是他们三个儿子四个女儿中最后的一个女儿,我父母喊得起名字,索性喊我“老七”。
生我的时候,我父亲已是四十五岁的人了,我的母亲也三十有八,这种年龄按现在科学的围产保健说法,已是高龄父母,我母亲是高龄产妇。
如果你以为他们生了七个孩子,而且儿女双全,那生活一定幸福美满,我就要笑话你们是白痴了。数量有什么不能说明什么,只是一次次行为的重复罢了。
在江亚宁的回忆中,安杰从未爱过江德福。她出身大家闺秀,从小饱读诗书、过上优渥的上等生活。如果不是头顶着资本主义的帽子,被众人压迫地抬不起头,安杰这辈子都不会和大老粗江德福有任何交集。
安杰并不爱江德福,但江德福是海军军官,为了家人和自己的未来考虑,她还是向命运屈服,嫁给了这个满眼都是爱她的男人。婚后的安杰并不幸福,不过她将这份不幸,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1.面对孩子,破罐子破摔。
江德福调到岛上任职时,安杰宁愿带着孩子在青岛生活,也不肯跟他去岛上受苦。可夫妻分隔两地并不是长久之计,在家人的劝说下,安杰只好带着孩子坐船来到岛上,和江德福团聚。
在电视剧中,安杰在岛上当老师打发时间,但在《父母爱情》原著中,安杰作为随军家属,没有任何工作可干。在那样的时代和环境中安杰除了生孩子,找不到任何成就感,所以江亚宁等人就在安杰破罐子破摔的心境中,挤进了这个热热闹闹的家。
虽然安杰生了七个孩子,但她只负责生育,不负责教育。孩子之间无论如何打闹,她都懒得管。七个孩子每天浩浩荡荡出门,玩够了才回家。有时候孩子和人打架被欺负,哪怕鼻子流血,安杰也懒得过问原因。
江亚宁在原著中回忆道:母亲总是一副很烦我们的样子,对我们七个小活物没完没了接连不断的要求和纠纷中,始终缺少一份母亲该有的耐心。她大部分时候,都是皱着眉头听我们说话,听不到一半就不耐烦地把我们轰走。
她这种继母的心态和我父亲没法比,父亲工作比较忙,在家里来去匆匆,只留下一个背影。但我们姐弟七人对父亲的情感很深。
多少年过去了,父亲的笑声还回荡在我耳边,那种慈爱是我在母亲身上无法体会到的。母亲的眼睛总是掠过我们七个子女的头顶,望向虚无缥缈的地方,好像那里有着她另一群子女,和另一个家。
安杰嫁给江德福后,用尽全力改造这个男人,想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比如吃饭不吧嗒嘴、饭前洗手、睡前洗脚洗屁股等。
江德福确实在顺着她的方向改变,但这样的改变远远不够。江德福所处的环境,身边接触的人大多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没有人能体会她悠闲坐在院子里喝咖啡的快乐,没人欣赏她穿漂亮衣服时的美丽。
她们只会说你家的杯子真多,这一辈子也打不完啊,你的衣服真漂亮,只是这么露,你敢穿出去吗?不怕被人家笑话啊?
安杰对待生活所有的情调,都变成了别人眼里的异样,虽然江德福不阻止她活出自我,但他周围的环境让她不安、压抑。
夜深人静的时候,安杰借着月光看着躺在自己身边打着坦率呼噜的男人,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我还图什么呢?人生的最高境界不就是精神上的快慰吗?
安杰来到岛上无事可做,只好用生孩子来打发苦闷。江德福认为多子多福,孩子多了是好事,自然鼓励安杰继续生养。只是安杰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她用生孩子来麻痹自己,告诉自己她和江德福已经有了孩子,就别再折腾了,认命吧!
孩子的到来,没有唤起安杰对江德福的爱,也没有唤起她母性的光辉。她看到这些和江德福一个姓氏的孩子,没来由的厌烦。
安杰受过教育、算得上真正的大家闺秀 。她若想用心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知书达理,但安杰放弃了,她任由孩子在岛上疯跑、打闹,也懒得教育他们,仿佛这些孩子就和她无关一样。
每次看到江卫国、江亚菲等人像野孩子一样在岛上乱窜,和其他农村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如出一辙,就看得出安杰从未用心对待孩子的教育。她对自己自暴自弃,也让孩子在缺失母爱的环境中长大。
只有江亚宁长大后喜欢看书,让安杰另眼相待,把自己珍藏在箱子里的书都拿给她读。安杰有7个孩子,却把所有的书锁在箱子里,如果不是江亚宁偶然看了《红楼梦》,也许这些书将永远尘封。作为一个母亲,她肚子里有墨水,却不把这些墨水挥洒在孩子身上,何其自私?
2.用掌控孩子的婚姻,发泄对江德福的不满。
随着孩子年龄上的增长,结婚、出嫁是必经之路。当江卫国带回来一个年轻的卷毛女孩时,安杰还没做好当婆婆的心理准备,她讨厌这个女孩,讨厌江卫国不经她的允许,擅自谈恋爱。有了江卫国的前车之鉴,安杰便打定主意主导孩子的婚事。
江亚宁在原著中写道:母亲在为孩子择偶时,充分考虑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家庭城市背景,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德、才、貌上。随着干部制度要年轻化,母亲感受到了父亲年龄上的危机,她要考虑父亲下台之后,谁来支撑这个家庭这个门户的大问题。
除了老大和老二都是先领证后进门,生米煮成了熟饭,其他孩子都陆陆续续在安杰的安排下结了婚,唯独年纪小的江亚宁待字闺中,江亚菲反抗激烈。
安杰为江亚菲安排了虽然是五短身材,却是政治处主任级别的男生相亲。安杰认为他虽然农村出身、但年轻有为,难保以后不能五级连跳,带着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不过江亚菲看不上他带着方言说“饿们”,看不惯他开口就显露的黄色门牙和吃饭吧嗒嘴的坏习惯。安杰 管不了这么多,虽然现在江亚菲不喜欢他,但难保经常见面,日久生情。
所以她隔三差五邀请对方来家里吃饭,哪怕每次对方都面临着江亚菲的冷脸,安杰也乐在其中。
江德福劝安杰:我看这事就算了吧,女儿不乐意,你就别再强迫她了。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他和咱女儿确实不般配,你听他吃饭的动静,吧嗒吧嗒的多难受。
安杰瞪着眼睛、不屑地说:你这嘴才不吧嗒几天啊,就嫌弃人家吧嗒嘴?什么强扭的瓜不甜,咱俩不甜吗?咱俩不是强扭的瓜吗?
安杰这番话就像在质问江德福,让江德福无言以对。是啊,他曾经就是在安杰不喜欢他的情况下,说服了安杰的家里人当助攻,才成功娶安杰进门。
如果他说娶了安杰不幸福,太违心。可若说娶了安杰很幸福,不就是再把江亚菲往那个他也看不上的男人怀里推吗?
不过江德福还没想好怎么说服安杰放弃这件事,江亚菲就坦白了她和王海洋谈恋爱的事。安杰冷笑道: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她亲眼看着王海洋长大,无论如何,她都不会同意江亚菲嫁给这样的纨绔子弟。安杰的反抗还有那句癞蛤蟆的形容,伤害了王海洋的自尊,他一气之下跑到南京的姨妈家躲清静去了。
江亚菲伤心至极,悄悄吃了一整瓶的安眠药。如果不是安杰发现她不对劲,及时送到医院抢救,也许江亚菲再也醒不过来了。这件事,让安杰倍受打击。
江亚宁在原著中写道:短短几天,母亲衰老得如此迅速。原来精气十足的眼睛像一夜之间散了光,有了点老眼昏花的味道。她在暮色中审视着父亲,一如当年在青岛公园审视初次见面的父亲,只不过那时的审视很尖锐,很刻薄,目的性很强。此时的审视却堕落到了一种茫然、一种无助、一种无奈。
江德福责备安杰:你也是老糊涂了,女儿和那个人门不当户不对,他俩怎么能成一对呢?
安杰像泼妇一样吼道:江德福,你也配说门当户对,三十年前你跟我门当户对吗?那时候你是什么人,你不也跟那个人一样是个农村人吗?农村人怎么了,农村人就不是人,就不该也不配娶个城市女人做老婆吗?
江德福听完这段话,目瞪口呆。他好像意识到,安杰对江亚菲婚事的操控,就像在报复当年的自己。她的这段话,句句都是恨意。
安杰嫁给他三十多年,为他生育了七个孩子,儿女双全,但她从来没有走出过不满的情绪,她就是讨厌他,讨厌这个家,在她心里,她从未接纳过江德福和七个儿女。
只不过安杰因为江亚菲的事迷茫了,她认为江亚菲会和她一样,走家里人安排的老路,毕竟当初她也是在家人里打着为她好的旗号,逼着她嫁给江德福的,凭什么她能嫁,江亚菲就不行?
只不过江亚菲和她不同,她逆来顺受,江亚菲誓死不从。同样对待感情,选择不同,在安杰心里造成的落差也不同。她想利用江亚菲的婚姻,发泄自己对婚姻的不满,让江德福明白强扭的瓜不甜,但在江亚菲吞下安眠药的那一刻,她发现自己错了,江亚菲不是她,也不会走她走过的路。
3.在恨意中妥协。
江亚菲和王海洋的事,让安杰吃一堑长一智,再也不干涉儿女的婚事,所以江亚菲和王海洋分手后,江亚宁和王海洋走在一起时,安杰已经见怪不怪。
安杰是羡慕江亚菲的,至少她在感情面前不将就、不屈服,这份勇气和倔强,是她不曾有的。不过江亚菲的经历,也让安杰彻底放弃抵抗。
她掌控着孩子的婚事,嘴上说着为孩子好,其实每件婚事都有自己的考量和私心,就像当初她嫁给江德福,家里人支持这件婚事,也是为了自己考虑,只不过嘴上说的都是为她好的话。
毕竟江德福是海军军官,没人敢说他闲话,安杰嫁给他还能享受优渥的生活条件,女人这辈子,不就图个物质稳定嘛。
安杰心里带着怨气,她嫁给了江德福,却从没认命过。孩子的婚姻,让她延续了家人对待她的方式,也延续了她对江德福的恨。
不过她妥协了,她能怪得了谁呢?如果当初她有江亚菲一半的决绝,就不用嫁给自己不爱的人,还为他生儿育女,像个老妈子一样每天围着灶台转。
江亚宁怀孕后,提出让安杰照顾她月子。以江亚宁对安杰的认知,她是一个性格孤傲、不肯委屈自己,骨子里有些自大的女人和母亲。她对待自己的孩子尚且没有耐心,真的愿意帮她照顾孩子,伺候她坐月子嘛?
江亚宁没想到安杰真的答应了,三年不见,江亚宁是这么形容安杰的:三年有多久?母亲为何变得如此苍老,那笔挺的腰板呢?那一头青丝呢?那光洁的额头呢?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呢?我那年轻貌美又高贵的青岛母亲呢?
安杰的手不在纤细,手上略显粗糙的青色血管,像大部分操持家务的母亲的手一样。江亚宁忍不住落下泪来,安杰再也不是那个会品咖啡、懂生活情调的女人了。
安杰在家务面前妥协,意味着向从前的那个自己告别。她这辈子注定回不到过去了,她对爱情幻想的美好,终究是梦幻。她和江德福永远不会成为诗情画意、彼此欣赏的夫妻。她还强求什么、反抗什么呢?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
安杰的妥协和变化,让我对江德福有些痛恨。就像张小娴说: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不是自私、多情,而是偏执地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
江德福偏执地爱着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他把安杰娶进门,让她生儿育女活成了他心目中的老妈子,他消除了安杰对美好生活所有的向往,变成了围着儿女转、失去自我的女人。
他给了安杰丰富的物质条件,在外人眼里,安杰身在福中不知福,只有安杰自己心里清楚,一个人缺乏精神上的富足,即便物质条件优越,也如行尸走肉。
安杰这辈子,都在说服自己接受江德福。她心里的苦楚,恐怕只有那些嫁给自己不爱的人,却又被别人说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最清楚。
安杰和江德福的婚姻让我懂得,和自己不爱的人在一起,就是天生隔山海。就算他不遗余力地去拉近彼此,终究都是徒劳。喜欢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远远地凝望再遗忘,把对她的爱,藏在回忆中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