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说长阳】清代长阳刘氏收藏文天祥行书的故事
相关文章:
【藏说长阳】长阳现存最早的印刷本家谱——《长阳吕氏二修族谱》
【藏说长阳】从加盖官印到附粘契尾——反映“民写官验”形式变迁的李氏地契
▲江西省吉安市文天祥纪念馆(图片来自网络)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首慷慨激昂的《过零丁洋》,让中华儿女永远记住了这位舍生忘死、成仁取义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行书作品《陋室铭》(图片来自网络)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一度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直言斥责宦官董宋臣,讥讽权相贾似道而遭到贬斥,数度沉浮,在三十七岁时自请致仕。德祐元年(1275),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在援救常州时,因内部失和而退守余杭。随后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与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主帅伯颜被拘留,于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不久后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因建策不被采纳而赴南剑州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在五坡岭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达三年之久,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1283)农历十二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文天祥多有忠愤慷慨之文,其诗风至德祐年间后一变,气势豪放,允称诗史。他的著作经后人整理,被辑为《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行书《上宏斋帖》手卷局部图。《上宏斋帖》,纸本,手卷,纵39.2cm,横149.9cm,行书,53行,747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自网络)
文天祥不仅是高风亮节的爱国英雄和文人,还是一位擅长行、草书体的书法家。他的字,如行云流水一般,飘逸不失劲道,洋洋洒洒,令人惊叹。有人说,文天祥的书法带着一种干净和硬气,这与他宁死不屈、为国奉献的人格是高度统一的。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流传后世的文氏书法作品如凤毛麟角,因而异常珍贵。所以,长阳旧志记载,清代时的长阳磨市刘氏家族曾密传有一副文天祥行书作品,就可称得上是奇事一桩、佳话一段。
▲文天祥草书《木鸡集序卷》局部图。《木鸡集序卷》,纸本,纵24.5厘米,横96.5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图片来自网络)
据乾隆、同治两部《长阳县志》记载,早在乾隆初期,家住长阳松杨溪(今属磨市镇花桥村,已淹没)的岁贡生、候选儒学教谕刘世璧(1696—1768)家收藏有“文天祥草书一张”(后被证实为行书一幅)。文人李守宦(1711—1795,岁贡生,南漳县训导)家住芦溪(今属磨市镇芦溪村),与刘氏“桑梓密迩”,大约于入仕前目见其书。乾隆十九年(1754)年,长阳知县李拔(号峨峰)重修《长阳县志》时,李守宦以廪膳生身份参与编纂,于是便将这则信息采录到《县志》。不过,大约是为了保密,李守宦在记录时故意隐去了藏家姓名,只在志稿中写下了“宋文天祥有草书一张,留磨市人家”寥寥数语。所以,谭大勋(道光乙酉拔贡,候选教谕,芦溪人,晚清著名学者及书法家杨守敬的老师)在其总纂同治《长阳县志》时合理推测道:
“但峨峰修志时,文学祖明经世璧尚在,分修者明经李守宦与刘桑梓密迩,不应亲见此书而故为依稀仿佛之语。岂珍惜太甚,不轻示人,抑恐假而不反,自晦姓名也!”
相关链接:
▲初版同治《长阳县志》中关于刘氏家族收藏文天祥行书的记载。该志书原件现存两套(已知),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及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
刘世璧之后,这幅行书为其次子刘赦收藏。再后来,刘赦又传给了自己的长子刘正甲(原名正箑,居芦溪)。刘正甲在世时,与同村谭楚(岁贡,任郧阳府训导)为至交。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谭楚之子谭大勋很早即知刘家藏有这幅书法。有一次,在谭大勋的乞求下,刘正甲终于将这幅作品拿出来展示。据谭大勋日后在同治《长阳县志》中记下的文字,他当时看到的这幅作品,内容为李白《秋下荆门》绝句,末署名“文天祥”,只是图记(印章)已模糊,疑为“云孙”(即文天祥初名)。至于其笔法,谭氏并未详叙,大约主人简单展览后又匆匆收回的缘故。但即便如此,仍让我们知道了这幅书法的大概情况。从主人宝之重之,以及模糊的印章来看,该作品为文天祥真迹的可能性极大。
▲当代楷书作品《秋下荆门》,吴雷宇书。(图片来自网络)
而且,李白的《秋下荆门》,写于李白第一次出蜀远游,路过荆门山(原宜都县、今宜都市西北,宜昌长江大桥南岸)时。诗中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秋日出游的愉悦心情,也表达了作者意欲饱览祖国山河而不惜远走他乡的豪情与心志。其诗全文如下: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有诗家这样评论该诗:全诗写景、叙事、议论各具形象,笔势变幻灵活而又自然浑成,风格雍容典雅又不失豪放飘逸,妙用典故而不着痕迹,达到了推陈出新、活泼自然的境界。而文天祥之文、之书的风格和艺术感染力,与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文天祥选择以此诗题字,在情理之中。现文氏的传世行书作品《陋室铭》,也映证了这一点。
但是问题来了,文天祥的行书,又怎么会在清代时流传在长阳民间呢?在此,笔者谨就近年来查阅到的一些文献资料,试作三种推断。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宝祐四年登科录》书影拼图
第一种可能:这是文天祥给他同年进士、长阳人向洪举的题赠,后来向洪举将其带回家乡,传于长阳。据《宋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三记载,长阳人向洪举为文天祥同榜进士(第五甲第二十一人),字德秀,小名道儿,小字清老,生于南宋嘉定二年(1209),峡州长阳县飞鱼乡化龙里人,治赋(主攻辞赋),五举(意为第五次才考中进士)。虽然向洪举中进士时已有47岁,比文天祥年长27岁,但由于向与文一同赶考,且出身于官宦家庭(其父向士龙为迪功郎,从九品),应该说与文天祥交往的机会是有的。再者,宜都与长阳为邻县,当时同属峡州管辖,而荆门山自古为夷陵(峡州)名胜,文天祥要是题赠向洪举书法,以《秋下荆门》为内容也是合适的。谭大勋正持此观点,他在同治《长阳县志》中说:“信国为宋理宗宝祐丙辰状首,吾邑向洪举,亦是科进士,同年楮墨,故乡传守,自非无因。”
▲刘世璧于乾隆十七年纂修的《刘氏族谱》(稿本)
第二种可能:刘氏家族始祖即有收藏,经历代妥善保管,一直传到刘正甲一支手中。据刘氏家族收藏人之一的刘世璧于乾隆十七年编修的《刘氏族谱》,刘氏家族原籍吴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元末时,始迁祖庆武公始迁于长阳松杨溪,由此开枝散叶,后裔聚居于长阳多地,并有迁居宜都等外县者,至今繁衍二十余代。按该谱中的世系,刘世璧为第九世。刘氏家族历代耕读传家,重视教育,明清时期出了不少贡生、廪生。同时,也珍视家传之物。如:乾隆十七年《刘氏族谱》(手稿),时隔268年,至今仍保存在刘世璧后代家中。笔者曾亲眼目睹,该谱整体完好,仅少数页面有残损。此外,东吴自古繁华,人文昌盛,书画收藏蔚然成风,从南宋末到元末,时间不长。元代,文天祥有作品流藏苏州,并不奇怪。据以上信息,说刘氏先祖迁徙长阳时携带这幅书法作品(并且一定是其珍视的作品),是有可能的。
第三种可能:此作品自南宋末以来,辗转流落各地各家,到清代中期时,才为刘世璧收藏。从古至今,书画古籍经常易主是正常的,数百乃至上千年不易主倒不正常。原藏者因喜好转移、经济困难、赠予他人等原因,都有可能使得藏品花落别家。清代刘氏家族所居住的磨市古镇,自古为粮仓及水陆要冲,明清民国时是鄂西重要市场。彼时,由磨市经水陆两路上川下广者络绎不绝,经济交换等交流活动频繁。经济的发展、南来北往的人流频繁带来了文化繁荣,清代磨市的谭、李、何、刘、柳等家族,大多既是富庶之家,又是文化世家。在这种背景下,当时磨市一带收藏古玩字画的家庭当不在少数,只不过县志中仅记载文天祥书法罢了。
▲文天祥行书《上宏斋帖》手卷局部图(来自网络)
据谭大勋总纂、成书于同治五年(1866)《长阳县志》,其时,文天祥书法原收藏者刘正甲已经去世,藏品已被其孙刘光朴(刘正甲独子刘大谦的次子)继承。然而其后的下落,就长期不为公众所知了。六十年后的民国十五年(1926),长阳官方再度启动修志,因时局不靖,拖了十年才草草成稿。对于文天祥手书一事,编纂人员只是将同治县志中的内容复述了一遍,对于该作品的最新收藏情况没有进行调查、深究。笔者不禁在想:时隔154年,这幅文天祥行书还在长阳吗?如果还在,并经专家鉴定为真迹的话,那将是个多么好的消息。
近年来,笔者在开展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过程中,广搜地方文献,有幸结识了两位刘氏后人,并向他们询问文天祥行书之事。一位是磨市镇政府退休干部、新编《彭城堂刘氏族谱》的主编刘怀寿先生,为刘世璧四子刘陶后代,家住磨市镇花桥村。一位是茶商、诗人何宏江先生,其祖母刘万秀是刘光朴来孙(五世孙),他的老家在磨市镇芦溪村。据刘怀寿先生讲,他在修谱时,曾遍访宗亲,接触了一些刘光朴的直系后代,但没有听他们讲过这件事。何宏江先生也表示,他也不知情。也许,这幅作品仍被刘氏后人珍藏,只是不为人知。或许,早已因战乱、饥荒等原因流转他乡。又或许,早已因保存不善或各种文化浩劫而灰飞烟灭。当然,如果它尚在人间,无论身处何国何乡,无论权属赵钱孙李,都将是文化幸事,不止是长阳之幸,更是中国之幸。
▲位于文天祥故里——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的文天祥墓园(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看到此文最后,一定会有读者怀疑这幅文天祥行书的真伪。我不能完全反对这种怀疑,但也找不出有力依据支持这些读者。但我总觉得,我们应该相信刘氏家族的鉴赏能力,相信那些治学严谨的长阳先贤大儒们的判断。
无论流传至今的文天祥遗作有多少,无论长阳旧志中记载的《秋下荆门》绝句行书能否重见天日,这位一身正气的民族英雄带给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文天祥就义前在狱中写就的《正气歌》,最后四句是这样的: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这些文字的大意是:先贤们一个个已离我远去,他们的榜样已经铭记在我的心里。屋檐下我沐着清风展开书来读,古人的光辉将照耀我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