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旧影】1909年,高家堰向覃氏牌坊
REVIEW
这张晚清砖石牌坊照片,载于《百年追寻——见证中国西部环境变迁》(印开蒲等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以下简称“《变迁》”),书中标注为“向家牌坊”。1909年(清宣统元年)1月21日,英国植物学家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1876—1930)在长阳县高家堰(自然村)拍摄。(可参阅本号推文 榔坪往事越千年(五):威尔逊和鸽子树)
牌坊,中华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据民国《长阳县志稿》记载,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时,长阳全境遗存有明清牌坊共8座,除县城东门外东峰岭主司坊(明代,为南京户部主事李爵建)、水竹园长史坊(明代,为长史李延春建)外,其余6座均为建于清代的节孝坊,分别坐落于峰山、马家溪、白堰口、高家堰、下溪口和王家棚。笔者认为,威尔逊所拍摄的这座牌坊,正是旧志所记载,位于高家堰,为节孝向宜彬之妻覃氏所建的节孝坊。
清道光《长阳县志》中,即已记载高家堰节孝坊。“覃氏,向宜彬妻。年二十一夫殁,遗子维副,誓死守。躬亲种织,孝事翁姑,慈抚孤儿,奉继姑如姑。子补弟子员,朂行立品。县尹朱庭棻上其状,奉旌建坊。”(道光《长阳县志》卷五《人物志·节孝》)朱庭棻始任长阳知县,时间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二月十五日。而道光版《长阳县志》,则刊刻于道光二年(1822年)。因此,笔者推测该节孝坊约建成于道光元年,距今约199年历史。
△牌坊原址今貌(图片来自《百年追寻——见证中国西部环境变迁》一书)
据《变迁》一书,在抗日战争著名的“石牌战役”中,牌坊后面的房屋被日军烧毁。“文革”期间,牌坊被人拆毁,砖石后来用来修建了丹水河堤。现在,牌坊原址是村民向师范家的柑橘果园。
《近代中国分省人文地理影像采集与研究·湖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第1版)也收录有该幅照片,标注为“1909年,宜昌长阳,村口的节孝牌坊”。
古主微信 : ycroman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