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含蓄?什么是夸张?它们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含蓄是不把自己的意思明白的说出来,而是采用婉曲、象征、比拟、隐语、用典等手段间接地表现出来。古人所谓“语尽意未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些都说明了含蓄的性质与特征。

含蓄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法。它能把诗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藏在艺术形象之中,让读者自己去思索、回味、领悟。这就能使读者感到“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这就能使诗精炼、深厚、味浓郁,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这就能以有限传达无限,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给读者以想象的广阔的天空,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苏轼曾说过:“一点红能写出无边春”;叶燮曾说过:“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袁枚说:“诗无言外之意,便味同嚼蜡”。

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此诗前两句暗含在太平繁荣的开元盛世,在阳春烟景,繁花似锦的季节,对“风流天下闻”的孟夫子到扬州的向往;后两句描述了李白送客时,船已扬帆而去,他还站在岸上翘首凝望,目送帆影,。这里暗含着两人友谊之深。

又如李华的《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此诗也是以含蓄的手法,如“流水复向西”,“花自落”等,来表达孤寂思家之情的。

含蓄与晦涩不同,前者思而知之,或者思而难知。

什么是夸张?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夸张是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对某一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加以扩大或缩小的描写。它往往结合着想象,饱和着诗人的感情,着重从形象的描写和意境的创造上,去突出事物的特征。

夸张是使诗歌语言形象化,从而创造出惊人意境和扩大气势的重要途径;是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的有效方法;是使源于生活的诗歌,又高于生活,美于生活的艺术手段。成功的夸张,往往使诗句顿生光辉。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就是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使其诗闪烁出艺术的光芒。王之涣为了强调关外的荒凉,在《凉州词》中也采用了夸张的手法,说: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些夸张是诗人用来抒发真挚的感情的,诗句所表达的虽然不是生活的真实,确是艺术的真实,所以能获得广大读者的接受和赞赏。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必须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必须掌握分寸,不要使人感到过火。

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