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绍兴五日(5)
★旅游地点:浙江绍兴鲁迅故里之鲁迅祖居
尽管同事觉得中午的太阳实在热辣辣,但我还是执意要把鲁迅故里剩下来的部分走完。重点是我以前来的时候,祖居还没有对外开放,所以这次趁着这样的机会,无论如何也不想让自己留下遗憾。
鲁迅祖居的入口在游客中心,实在是故里的游客中心规模有点大,当我直扑游客中心后才发现,原来入口在另一侧。
祖居又被称为周家老台门,坐北朝南,前临都昌坊口,据说是绍兴目前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建筑之一。但是走进去后发现,大约经过了精心的修缮,看上去还挺新的。整个台门占地近三千平方米,共分四进。
走进去是一条长廊,天井里栽着树木,石条桌上还摆放着盆景。因为现在不能从台门斗那边的大门走,所以我们穿过长廊才真正走到祖居的大门。
第一进是台门斗,仪门上方悬挂着鲁迅祖父周福清的“翰林”匾。在绍兴周家四百年的历史中,就属周福清的官位最显赫,当时三个台门的门楣上都挂着翰林的匾额,可见也是周家最得意的履历了。
第二进是德寿堂,这是周家喜庆、祝福和宴客的地方,原来叫宁寿堂,因为道光皇帝的年号里有个宁字,为了避讳,就改为德寿堂。鲁迅平时很少到这里来,一般是周家祭祖或者有什么大事的时候才过来。
第三进是香火堂,这是祭祖和办丧事的场所。“德祉永馨”的匾额,意思是德行和福气源远流长,寄托了周氏祖先对后辈的祝福和期待。中间挂着鲁迅祖父和祖母的神像,两壁上挂着的是周福清的治家格言《恒训》,据称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的手抄本。
第四进是座楼,前廊后披,周氏家族的主要成员就生活在这里,这组建筑当然是很密集的。
主人房间布置得很精美,比起鲁迅故居的住处陈设要丰富得多,架子床、梳妆镜什么的应有尽有,看起来这些摆设似乎是后来添置的。
主人的书画室摆设也很紧凑,书桌、书架、笔洗等物件齐备。可见,周家的主人有着不错的书画修养。
佛堂不大,但因为用的黄色,显得很鲜亮,墙上是裱好的字幅。周家的老太太应该也是礼佛的,据说鲁迅小时候还拜过长庆寺的僧人为师傅。
长方形的餐厅并不显得阔大,两张八仙桌,不知道是不是原来的规模。周家后来规模很大,如果老老少少都上桌的话,可能有点挤了吧?
琴室有个小姐的模型,周家的小姐待遇应该不错,看不出有封建社会那种重男轻女的迹象。
闺房当然是小姐的住处了,离琴室不远,除了常备的床、椅子等陈设,还有一张圆桌和一组小圆凳。
绣房也是小姐的地盘,墙上是一幅仕女画和一副对联,应该是后来放上去的。陈设了几件绣品,绣架上还有一幅,大约尚未完工。
沐浴房居然并不小,大约是看习惯了以前小姐们让人抬着木桶在房间里洗澡的戏码,我还真不知道原来大户人家是专门有沐浴场所的。
有了小姐,当然也有少爷,得有少主的房间。床很精致,不过家具很简单。少主不仅有书房,还有藏书室。
但想来小姐也可以进藏书室的,清朝后期的男女大防,并不像宋明时代那么严。
幼童房间看着并不觉得活泼可爱,和少主房间也大约相似。可能墙上挂着的画作,多少颜色稍稍亮眼一点。
座楼还包括西堂前和后堂前,所谓堂前,看了这些建筑,我大约也明白过来,应该是绍兴大户人家会客的地方。至于要用好几个堂前,那是因为大概接待的宾客也是需要分门别类的吧。
典库的墙上有两个“当”字,我就不大明白了,这是指周家收的当品呢,还是准备拿出去当的东西呢?
贮藏室倒是挺有意思,都是绍兴农家的一些器具。其实江南人家大抵相类,只不过我小时候没有怎么见过,所以感觉新奇。很显然,一旁的小朋友也没见过,所以很是兴致盎然地问自己的父母。不过很可惜,父母也是年轻的八零后,因此往往回答不上来。
因为周氏子孙繁衍,祖居的规模就有些小了,所以周氏家族在嘉庆年间又购置了两个台门,就是新台门和过桥台门,当时的安排是长子住新台门、次子住过桥台门,幼子和父母则住在老台门。所以,鲁迅是出生、生活和成长在周家新台门的,也就是今天的鲁迅故居。
家宴厅与餐厅的气派明显不同,桌子也是圆桌,可以让一家子其乐融融地享受团圆晚宴。
厨房很宽敞,毕竟要准备一大家子的饭菜,是得有个操作的地方。厨房里的小四方桌,应该是帮佣的人用饭的地方吧。
看到祖居的建筑,就可以看得出周家曾经的显赫。如果不是陷入困顿,我想可能当时就错失鲁迅这么一个大文豪了。如果不是经过了生活的变故,那些深刻到骨子里的东西,试问一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怎么写得出来?所以,面对周家的变故,我们也不知道是幸耶,或是不幸了。
从出口处出来,是兰亭故事。不过对于我这种没有兴趣买东西的人来说,几乎是目不斜视地跨出了大门。
马路对面有一个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我倒是很感兴趣的。只不过走进去转悠了一圈,才知道其实是一个古玩市场,进驻在所谓博物馆里的,都是一些商家。我不死心地又转悠了两圈,实在没看出可以了解越国文的地方,难道就靠这些良莠不分的古董?
果然,看越国文化,还是只能去绍博啊!
培训顺游:浙江绍兴鲁迅故里之鲁迅祖居
7月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