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栀子豉汤 栀子生姜豉汤方(5)

原文: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桅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生姜五两 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浅析:此言汗吐下后虚烦证治。汗以解外,下以攻内,吐以越上,凡俱可汗,可吐,可下之证,用之则邪除。然汗吐下三法毕竟为攻实而设,今经此连贯使用,虽不属误治,正气亦见耗伤,水火阴阳一时不济,心火炎上,逆乱胸中,证见烦不得眠。火郁烦甚,故反复颠倒,情志懊恼不爽。治宜栀子豉汤,取栀子之苦寒,清泻为郁,导热下行。香豉轻凉甘平,引水液上升,可于本方加甘草和中,兼胃逆作呕者,于本方加生姜调胃,取所谓交阴阳者必和其中之义。
  治则:清热,开郁,除烦
  配穴:大椎,至阳,内关,筑宾
  释义:督脉为诸阳之海,大椎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此汗吐下后虚烦懊,用毫针点刺大椎,再拔罐以泻热除烦。至阳为督脉穴,点刺出血,功能清热降逆。内关为心包络穴,别走三焦,阴维交会之一,取之可调气开郁,通脉活络,宽胸利膈。配肾经筑宾穴,为阴维脉之郄,善能行气活血,清血分之热以除烦。

原文:发 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浅析:承上言火郁更见胸中窒者。胸中为大气所居,属上气海处。汗下后余邪未尽,随上炎之火动扰胸膈,郁遏热成,胸阳气机闭阻,气火交郁,窒塞不通,较颠倒懊恼者更甚,治仍用栀子豉汤和其上下,使水火既济,阴阳交合,气机宣畅。
  治则:通经活络,清泻火郁
   配穴:膈俞,阳溪,水泉,郄门
   释义:胸中烦热,气火交郁而窒,泻膀胱经之背俞穴膈俞,舒膈理气,其为血之会,兼可凉血除烦热,阳溪为手阳明大肠经之络穴,功能清泻上焦气分之热。复取水泉足少阴肾经之郄,郄门手厥阴心包经之郄,二穴针用平补平泻手法,调补肝肾,开郁泻火,通经活络,使水火相济,则心胸烦窒可除。

原文: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浅析:言误下心中结痛辨治。伤寒五六日,六经周尽,欲作变机。大下后身热不去,知未下前原有身热外证。内陷之邪与正气搏结心中而作痛,同时身热之表证尚在,病偏于半表半里之胸中热郁者,又行栀子豉汤内而兼外之用,开结清里宣热。
    按:针治同上加上脘,巨阙。上脘任脉穴,《玉龙歌》即有:“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金针”之语。巨阙为任脉之脉气 所发,主治“心痛气满不得息”,可开胸利膈除烦。且又为心之募,能引心火下降以济肾,使水火既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