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心悸,桂枝汤现功效
前几天,我们选择中医工作室药房一女同事突然感觉胸闷,心悸,按压胸部觉略舒服。
董老师说,此为心阳不振,《伤寒论》有言:“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即嘱用桂枝和炙甘草各等量,煎水服之。
同事自取桂枝和炙甘草各六十克,煎好后趁热温服。稍服数口,胸闷豁然消失。取效甚捷,可谓桴鼓相应。
分析:
一、药味分析:
甘草,味甘,气平,性缓,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黄元御评价说:甘草,中正和平,有土德焉,是为灵丹妙药。中气虚,脾不升、胃不降,上气不能下敛,下气不能上达,皆停滞于中为满,甘草便是很好的养护中气、补充中土的药物。
桂枝,味甘,辛,气香,性温,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走经络达营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升清阳脱陷,降浊阴冲逆。既可以升达肝脾之气,又可以降敛肺胃之气。土湿脾虚,胆胃不降,导致心下痞塞,桂枝正好达木降胆,以升为降。
二、桂枝甘草汤分析
桂枝甘草汤中桂枝温经通阳,甘草益气补中,两药配伍有温通心阳之功,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
桂枝与甘草合方,辛甘化阳,其作用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通心脉。
发汗过多或因其它原因导致心中阳气不足,心阳不振,使其主血脉失常,不能正常宣通血脉。
桂枝辛温,入心经而通达心脉。《名医别录》云“桂通心脉”;《本草备要》云桂枝“温经通脉”。桂枝合甘草,辛甘化阳,即可助心阳,通心脉,从而使心中阳气充足而发挥正常的主血脉功能。
其二,通心阳。
阳为生命的根本,阳旺则阴霾自散。《本经疏证》云桂枝有“通阳”之功,桂枝辛温畅达阳气,使阳气通达布散胸中,胸中阳气振奋,则胸闷和心悸自止。
其三,补心阳。
《内经》曰:“少火生气”。桂枝性温而非大辛大温之品,温可稍稍补火以助其阳;味辛合甘草之甘而辛甘化阳。桂枝配伍炙甘草,辛甘温相合补心阳之力尤著。
其四,补脾阳。
甘草味甘入脾补脾;桂枝亦为入脾之药。《本经疏证》云桂枝有“补中”作用,补中即补益中焦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升胃降正常,纳运协调,气血生化有源,则心阳自旺矣。正如《医学初编》所说“一切虚证,不论在气在血,在何脏腑,而专脾胃,脾胃一强,则饮食自倍,精血自旺,阳生而阴亦长矣。”桂枝与甘草合方,化阳而补阳,既补心阳,亦补脾阳。
此外,桂枝甘草合方,化阳通阳,不但入心入脾,还能入肝而通肝阳,入肾而补肾阳。《内经》曰:“虚则补其母”,木生火,肝木疏泄有度,肝木旺盛,则其子自强。肾阳为真阳,一身阳气之根本,肾阳旺则心阳必旺。
董老师说:临床凡见有心悸、短气、头昏乏力、舌淡苔白、脉弱者,即可以桂枝甘草汤为主方加减治疗。
三、用量分析
阳加于阴谓之汗。过汗既伤心阳,亦损心阴。心失去阳气的庇护,所以会胸闷而悸。其治,既要宣畅心阳,又要补肾水之亏。从术数上而言,桂枝,炙甘草都用60克,6是水的成数。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而取水之成数,则能平衡水火。心阳得宣,肾水上承,胸闷心悸自解。
四、有信心
从信心来说,相信医生(董老师),相信中医,相信正道,正气自然恢复,正气上来,促进药物发挥,病顷刻消除。
综上所述,董老师用桂枝甘草汤治疗胸闷心悸,方证相应。用方极为简单,疗效却非常明确。我的收获就是:学习仲景的辨证用方思想,“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本方取效之机理,简单总结如下:桂枝辛甘温入心经而通心脉温心阳,且可补益中焦脾胃;炙甘草补脾益气以助生化之源;二药合用辛甘化阳,可增强温通心脉作用。由此,则阳复阴济,心神得安。
董注:此文由我的学生陶华贵撰写。#胸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