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魂”叶嘉莹: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王国维曾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备受王国维先生影响的叶嘉莹正好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叶嘉莹先生3岁开始学诗认字,从此诗歌成了她生命中的关键词,也成了她一生的慰藉。用女儿的话说,叶嘉莹用一生的时间在和诗词谈恋爱。
《掬水月在手》是陈传兴先生拍摄的“诗人三部曲”的第三部。
陈先生拍郑愁予,谈诗与历史(《如雾起时》);拍周梦蝶(化城再来人),谈诗与信仰;拍叶嘉莹,谈的是诗与存在。
《掬水月在手》影片里,96岁的叶嘉莹先生让我们看到了与岁月和解的女人老去最优雅的样子。
跟明星们“冻龄”的美,以及“幼齿”文化中带来的过分追求少女感相比,叶嘉莹先生的美让人觉得清新脱俗又眼前一亮。
这正是应了那句话:“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这样的美,是无畏岁月在自己的容颜上雕刻出一道道纹路,是不惧风霜把青丝染成霜白。
人民日报评论她:“为中国诗词之美吟哦至今,更活成了人们心中的诗。九十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诗词养性,先生风骨为明证。”
她和中国古诗词是相互成全的,诗词里承载了她对生命动荡的感怀,她也对传播和弘扬中国古诗词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她把古诗词传递到海外,教书育人自成一派,学子满天。她与古诗词是相互成就的,她捐出一生积蓄只为传承一份文化,而古诗词于她的一生更是支柱和信仰。
青春韶华,诗歌里藏着儿时的无忧无虑
民国十三年,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叶嘉莹出生了。
谁也没有想过几十年后,这个呱呱哭泣的小女婴会成为名誉中外的诗词女先生。
我与纳兰同里籍,更同卧子共生辰。偶对遗编闲评跋,敢言异世有扬云。
——《论纳兰性德词》叶嘉莹
叶嘉莹与晚清词人纳兰性德是同族,他们都是叶赫那拉氏的后裔。辛亥革命过后,满人改汉姓,叶嘉莹一组改叶赫那拉为“叶”。
叶嘉莹对于诗词的热爱,是从小养成的。
叶家祖上曾在清朝为官,叶家大门上曾经挂着一方匾额,上书“进士弟”。叶家本是名门,家中从祖辈开始都是爱好诗词的人。这份对古诗词的爱,一代一代影响下来。
叶嘉莹小时候,就在浓厚的诗词氛围中成长起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叶嘉莹对诗词的情感深藏于心。这份力量,也给予叶嘉莹后来面对生活困境的勇气和技能。
四合院里,家人们养花种草,叶嘉莹又移植了竹子。
内向性格的叶嘉莹生活在四合院里,善于观察的眼睛把这些影影绰绰的景物和那些藏在四合院里的鸟兽飞虫观察得细致入微。
生命的起起落落,命运的沉沉浮浮,都在诗词歌赋和这四季变换的景物中呈现给她。
“我是关在院子里长大的,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去读书了。”
这种看似枯燥无味的童年生活,叶嘉莹却也领略了另一种美。
她躺在四合院的凉席上,看着天上繁星点点,想起了“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惬意。
四合院里的草长莺飞里,叶嘉莹写下:
“记得年时花满庭,树梢时见度流萤。而今花落萤飞尽,忍向西风独自青。”
“一庭榴火太披猖,布谷声中艾叶长。初夏心情无可说,隔帘唯爱枣花香。”
“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
四合院里的花谢花开中,叶嘉莹领略了风光,作诗词的时候,给这些细微的自然景物赋予了宏大的宇宙观。
往后余生,叶嘉莹经历了无数次命运的慢待,这一段童年时光,于她而言算是最为惬意的时刻了。
痛失母亲,流离失所中寻得寄托
中学期间,叶嘉莹一直是学霸。
她成绩优异,报考大学的时候,是北京大学医学系还是辅仁大学国文系,着实让她犹豫了一番。
诗词就像是一个指引,她知道自己兴趣所在,最后选择了辅仁大学国文系。
1941年,17岁的叶嘉莹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记向深宵夜话,长空皓月晶莹。树杪斜飞萤数点,水底时闻蛙数声。尘心入夜明。
对酒已拚沉醉,看花直到飘零。便欲乘舟漂大海,肯为浮名误此生?知君同此情。
毕业之前,叶嘉莹填了一首词《破阵子》。
她与闺蜜刘在昭在校园里闲逛,想起了大学时光,感慨之下填了这首词。
对酒已拚沉醉,看花直到飘零。这样的大气与豪迈,是叶嘉莹先生难得流露的情怀。
在叶嘉莹的大学生涯中,遇到了一次生命中最大的打击。
1941年,母亲去世,而父亲早已在战争中下落不明。
噩耗传来心乍惊,泪枯无语暗吞声。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
——《哭母诗》
母亲的死,让叶嘉莹心中难以接受。这种悲伤对于她而言,也是一种力量。诗歌就是她纾解情绪的方式,那些悲痛化成文字,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她写下了数首《哭母诗》,又填了忆母词。
萧萧木叶。秋野山重叠。愁苦最怜坟上月,唯照世人离别。
平沙一片茫茫,残碑蔓草斜阳。解得人生真意,夜深清呗凄凉。
——《忆萝月》
人这一生,总需要有所依托,才能抵挡岁月无情的恫吓。对于叶嘉莹而言,她的寄托便是诗词。她从诗词中寻得力量,在诗词中化解哀愁,用文字寄托相思。
人生实苦,诗词是藏于心中的力量
叶嘉莹的一生与诗词结缘,这种浪漫情怀占据了她生命的大部分历程,所以她的一生缺少了浪漫的爱情相随。
不管是在采访里,还是在纪录片中,对于自己的先生赵钟荪叶嘉莹从来着墨不多。
婚姻对于女人而言,是一种冒险。
从答应嫁给赵钟荪的那一天开始,叶嘉莹就开始了她的冒险。
1948年,叶嘉莹离开长期生活的北平,前往上海结婚。她的婚礼简单到仅仅是双方家人吃了顿便饭,照了结婚照。没有新婚的你侬我侬,等待她的是命运跟她开的一个大玩笑。
婚后不久,叶嘉莹跟随赵钟荪去了南京。本以为结了婚可以继续回北平教书的叶嘉莹,终于发现自己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齿轮,开始了长期的漂泊生活。
1948年11月,国民党战败。
叶嘉莹跟着先生逃难,辗转到了台湾,生下了女儿。女儿才四个月大的时候,赵钟荪被抓。不久后,叶嘉莹带着尚在吃奶的女儿一起被捕。幸而叶嘉莹一生苦读书,与政治毫无关联,写下自白书之后被释放。
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在一个举目无亲的陌生地方,失去了经济来源,没有物质基础,经历了生活与精神上的双重打击,心中的绝望可想而知。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转蓬》
叶嘉莹一生专研诗词,她把自己的爱寄托在诗词上。这一期间,她写诗不多,但是诗词却也发挥着它的作用,带着她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
经人介绍,叶嘉莹站上了讲台。
这时候,她讲课是为了生活。讲台上的叶嘉莹,讲起课来生动有趣,见解独到。叶嘉莹在台湾开始有了一定的名气。
1966年,西方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叶嘉莹成为交换教师计划中的一员到美国讲学,哈佛大学成了第一站。
计划终止后,叶嘉莹辗转到了加拿大,在温哥华留下任教。
叶嘉莹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家庭的用度,工作上语言成了一个大难题,生活中无法帮助自己还要时不时扯后腿的丈夫也是一个大难题,叶嘉莹的生活过得并不如意。
正所谓,事在人为。
叶嘉莹在温哥华教学不到半年,她用自己的魅力,凭借自己对诗词的独到理解,为自己赢得了一个特权——被UBC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丧女之痛后,传道授业是自己选择的路
1976年,叶嘉莹去参加亚洲学会。
大女儿和女婿送行她到机场,回去的路上,大女儿和女婿车祸身亡。
这世间有一种痛,叫做白发人送黑发人。
办完女儿女婿的丧礼,叶嘉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门。
沉痛之中,她只能寄情于笔端,写下了哭女诗十首。
万盼千期一旦空,殷勤抚养付飘风。
叶嘉莹这样沉稳的性格,当年她经历白死恐怖的时候,也没有哭过。有的困难熬一熬总能过,但是丧女之痛,却无法排遣,这是她无法左右的命运。
一年之后,叶嘉莹带着小女儿回老家探亲。
她看着全新的祖国,看到正在学习诗歌的青年,听着导游们脱口而出的诗句,她心潮澎湃。
天涯常感少陵诗,北斗京华有梦思。
今日我来真自喜,还乡值此中兴时。
——《纪游绝句十一首》之二
回去之后,叶嘉莹心中燃起一个信念:回国教书。
她的一生,从来都如随波逐流的浮萍,从来没有自己做过选择。即便是当年教书,也不过是生活的不得已。
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
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
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迹可寻。
漫向天涯悲老大,余生何地惜余阴。
——《向晚二首》
这一次,是她自己的选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她想要把自己一生对于诗歌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传递出去,激发更多人对于诗词的热爱。
她成立了以大女儿和女婿命名的“永言”学术基金。
南开大学为她修建了“迦陵学舍”,成为诗词爱好者向往的天堂。
《掬水月在手》里,我们看到那个即使白发苍苍,依旧风采动人的老先生。
她就是老去最美好的样子。
看到她,终于懂得了“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