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谋略学布局心法之对局、入局与结局
在之前的两篇文章中,我们已经粗略地了解了中国谋略学的一般性概念,对谋略学的三大宗派:儒家、兵家、道家各自的主张和谋略的特点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上一篇,系统介绍了谋略学最重要的布局框架中的第一步——局前分析。今天,我们将继续了解布局框架中的其余阶段:对局、入局、结局以及结局之后的阴阳之患。
对 局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已经了解到,阴阳生克、相加相减,无论成败,都会对原来的事物格局产生影响。总之,阴阳、生克、加减、成败,构成一个循环的框架,一个闭环模式。
阴阳生克是考察与分析,加减是制定行动方案,成败是方案实施的结构,回到阴阳,是对结果作出评估,消除谋略结果对可能带来的阴阳失调的负面影响。
那么阴阳和生克分析的结束,就是对局的开始。所谓对局,就是编制一个行动方案。比如在加减谋略里,对局就是编制一个加减法算式或一个加减方案。
上文中提到的'隆中对',其实就是诸葛亮为刘备设的三国之局。其对局的方案是'以二(孙刘联盟)减一(曹魏政权)'。
诸位,一加一减,看似简单,然而却是对局的关键,用对了,事可成。用错了,必败。
加法与减法,连傻瓜也会用。论浅,它是人生的第一课。论深,古往今来的大数学家,也难有人一窥其底蕴。
可谓:无人不知,无人尽知;无人不用,无人尽用。
道家老子《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从它开始,从一有一无、一阴一阳、一加一减开始。天之道,有加有减,春夏秋三生,隆冬一杀。三生即三加,一杀即一减。天之道,好生恶杀,好加恶减。
人之道有加有减,友我相加,敌我相减。做加法以求利,做减法以避害。战争与竞争是互减,和平与合作是互加。加减法,用于物的探索产生了科学,用于道的探究产生了哲学,用于利益追求则产生了谋略学。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共同学习谋略学中的加法谋略、减法谋略以及加减联用谋略。
千谋万略,一加一减。善用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不善用则反胜为败,转安为危。
神奇的加减法。
入 局
所谓入局,是加盟别人的组织,是被加。即是被别人加,那么就需要看别人对你的需要程度。
对局与入局奉行不同的原则,对局要看到并寻求优势;而入局则要看到并寻求劣势。
在同等的条件下,越是处于劣势的组织对人才的需求程度越大。成功的组织对新人总是不太欢迎的,它的老成员不愿新人来分享成功的利益。即使上面让你身处高位,无功不受禄的自我感觉并不好,别人也会侧目而视。
加盟一个组织需在两者之间作出权衡和决断。一是组织在社会、行业、产业链中的地位;二是你在组织中可能获得的地位。因此,入局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低点切入,可谓黄金法则。
越是劣势的组织,对你的需求才越大!越有可能使人处于高位!当然,这还得看个人能力,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不过在这样的组织中,干不好只会受到一半的责备,干好了会得到加倍的褒奖。
你看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写的多么感人:'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不过,如果是一艘快些沉默的船,即使让你当船长,也没多大趣味了。这就需要出色的他谋,需要这个组织能转危为安。
结 局
在中国,存在着这样一种奇异的矛盾。
礼仪之邦,道德昌盛,人们要去做一件事,首先要从道德价值层面上判断这件事是正还是邪,是好还是坏,习惯以道德的准则作为一切准则之首。
因此谋略从一出现就是反道德的,普遍的观念看,权谋与道德是一对生死冤家,凡事道德优先。
社会上往往存在两套逻辑,一套浮在表面,围绕道德展开,人们只说不做;另一套逻辑,深潜水下,围绕利益展开,人们只做不说。
因此,自古以来,谋略学就是用而不言、秘而不宣的诡异存在。
你看刘备三顾茅庐问计诸葛亮,起首的即席发言,刘备也并未赤裸裸地请求诸葛亮出山帮着他抢地盘、争城池。刘备还是从道德层面入手展开:'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你看刘备说的多么大义凛然,直接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把其余军阀降为奸臣。需知打击敌手最狠的招数,在中国就是给对方在道德上扣一顶帽子,那么他的一切所作所为皆毫无意义了。然而刘备他自己本质上也就是个军阀。
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往往都是第一套逻辑,第二套逻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当然,诡计和狡诈会获得战术上的胜利,很难获得战略上的胜利。因为谋略是长期性、战略性的。把谋略等同于阴谋诡计的人,都大大降低了谋略的价值和层次。
谋略一旦失败,大家都有人道之患。如果成功,道德感最强的,阴阳之患最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结局之后的阴阳之患
无论什么样的谋略,成功之后,都会对原来的格局产生影响,这叫做阴阳之患。
因此,谋略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需要当事人对结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什么样的手段得到的东西,几乎会以同样的方式失去。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条铁的规律: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这条规律,吴王夫差在战场上劝过范蠡,范蠡听了,记在心里,功成之后,劝大夫文种跟自己一起退隐,文种不听。结构,范蠡走后,文种因功高震主,而被赐死。
越王勾践如此,汉王刘邦亦如此。张良是个明白人,和范蠡一样悄然隐退。倒是韩信、萧何等辈尽数入狱,身首异处。
还有一个聪明人,是唐朝的李泌。
当年,李泌辅佐唐肃宗立下不世之功,被授予高位,他却请求隐退。唐肃宗大惑不解,问:'爱卿为何如此?'李泌的回答是,臣有五个不可留:遇主太早、任臣太重、宠臣太深、功臣太高、迹也太奇。
这就是李泌担心的理由,太早难久、太重人妒、太深见嫉、太高震主、太奇生疑!
相比较起来,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已经算得上比较仁慈开明了。
晚清重臣曾国藩,熟读史书,知道其中利害关系。打下太平天国,主动裁减军队。奉命出征求功,解甲归田求中。
求中就是安全,是谋略所追求的终极目的,也是最后的结果。
勿以眼前利益为追求目的。勿得意忘形、锋芒毕露。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人性之中有一种恶,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因此老祖宗有一言,亦可谓现代处世谋略之精华:大智若愚、神明独运、深藏不露。
老子亦说:'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不少人,思维偏向于单向突进,多听听老子的话有好处。很多人都是在伤痕累累后,才听懂了他老人家的话。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
'静'中藏了一个'争'字;
'稳'中藏了一个'急'字;
'忙'中藏了一个'亡'字;
'忍'中藏了一个'刀'字;
越想争心越要静;
越急事心越要稳;
越忙越要照顾好自己;
越忍越要看清事态因果;
因为我们都是平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