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 ▏安岳寻根问祖记
作者 ▏老唐
从记事起,就知道我的藉贯是安岳县 ,没去过,只听说那里主食红苕、路难行、 很穷 。
父亲年轻的时候只身一人从安岳来成都求学步行走了两、三天,举目无亲的他投宿安岳县会馆在成都树德中学念高中,时逢母亲也在该校念初中 。
毕业后,品学兼优的父亲考入航空公司任职员。母亲毕业后又考入成都女子师范学校。
等我长大了,看到母亲珍藏的一封已经泛黄的信札,那是父亲写给她的第一封信 ,由毛笔小楷书写,抬头是"素芬学姐 "……规规矩矩 端端正正情意切切 。
见多识广肚里有货的舅爷悄悄地去会馆暂住地观察父亲,旦见他不光念书好,其卧室衣物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条,自已还会缝补衣裳,交谈中发现他思路清晰言谈举止忠厚老实,感觉父亲品行端正知书识礼,就凭这观察报告,再加上那纸工整的毛笔小楷信,笔试面试得分颇高深得外婆及舅爷们喜欢。
后面的事情自然顺理成章,不再赘述。
母亲告诉我,他们安家立业以后,曾乘坐滑竿回过安岳一次 ,拜见了奶奶及众亲友。
我们四弟兄都生在成都长在成都, 从来没有去过安岳 。
一晃眼,父母亲先后离我们而去 ,再一晃眼,我们都是老人了。
人们都说父母在,自己背后有靠山。
当那山轰然倒塌,自已独当一面时人才真正长大 ,此时不光要自立还要作儿孙们背后那一匹山 。
儿时,脑袋里会瞎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类老纠缠不清的问题 ,当人老了就会涌出这样的叨念:
我们故乡安岳是啥样子 ?
儿时见过安岳的叔叔嬢嬢们怎么样啦 ?
我们的爷爷、还有爷爷的爷爷他们是哪里来的?
……
渐渐的, 越来越强烈的在心中泛起寻根问祖的愿望 。
心动不如行动,多方打听先是联系上了尚健在的二叔幺叔两位老辈子, 后又联系上年轻时在成都上过中医学院的二孃。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两位叔叔告诉我《唐氏族谱》县总谱由安岳县志统一编写,我们思贤乡曹山寺分支族谱记载不详,他们父亲唐顺铭先生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曾为此费尽心血整理续编,但作序并续至12代后,病逝。2009年,他们两兄弟接过父亲尚未完成的族谱,继续收集整理编辑,要将族谱增补延续至现在。
他们赠送了我一册沉甸甸的《唐氏族谱》,并把失联后我们这一家几代人续了谱。
手捧《唐氏族谱》令人百感交集,这可是一项浩瀚烦杂的“系统工程”,幺爷爷唐顺铭先生及二叔、幺叔长辈为唐氏家族子孙后代作了这么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举,可敬可歌可泣啊!
苍天有眼,如此这般,一条朝思暮想的寻根问祖之路展现在我们眼前。
两位叔叔年事已高,迫不及待呀,当时成都去安岳高速公路在建即将通车,我们决定走老路去。是年清明节一大早,在幺叔的指引下 ,我们一行开车驶上了回故乡寻根问祖之路 。
当时那心情甭说有多开心充满期待了,有大哥当天吟诗一首诗为证:
清明时节下普州(安岳古称),
驱车飞驰未停留 ;
刚过元帅之故里(陈毅故乡乐至),
不觉来到柠檬都(柠檬之乡安岳)。
安岳清明扫墓祭祖称之为挂清 ,我们走老路两百多公里跑了三个多小时, 当我们驶入思贤乡犀牛村唐氏族人聚集地会场,大院内摆放了几十张八仙桌, 妇女们埋锅造饭炊烟缭绕,众族人人头攒动人声鼎沸,见我们一行人到了,司仪叫大家按辈份入座、上菜,刹那间人们安静下来,热气腾腾的九大碗菜肴和米酒摆上桌。
事前,我曾细读过族谱知道我和大哥是唐氏第15代“清"字辈,我们随行的姪儿系第16代“普"字辈。二叔、幺叔他们(包括我父亲)是第14代"吉"字辈。
正在琢磨该入座哪里,俩叔叔跑来把姪儿及儿媳等安顿入席后,主持人考虑到我们是七十年第一次回乡寻根问祖,又是现在新族谱撰写人两叔叔的侄子就破例邀请大哥和我上主席台就坐。今天在场比我们高的长者就是"吉"字辈了。
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辈致清明挂清致辞后,幺叔介绍了本分支族谱续谱情况,随后向大家简单介绍了我们的情况并邀请我们讲话,大哥即席发言,他代表本人和我、出差未到场的弟弟,还受远在大洋彼岸的二哥及其家人的特别委托,向唐氏长辈及所有族人致以感谢,向逝世的族人表示深切的哀悼,他声情并茂又热情扬溢的致辞受到与会者一片掌声。
生平头一回到故乡,头一回来到唐氏族人聚集地几百位同门亲人中间,称兄道弟把酒吃肉, 虽然互不认识,口音也有差别, 但此时说什么都不重要了,请烟敬酒,那浓浓的乡情,亲情与酒香弥漫在一起让人如痴如醉,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趣的是,如果辈份相同,比如"清"字辈,姓名三个字前两字固定搭配相同 ,就只有最后一字自已选择,同名同姓的机率一定很高。刚好, 有人告诉我,在主席台就坐就有一位与我大哥完全同名同姓(见照片,讲话的大哥右手边外穿中山装内穿红体恤 ,笑眯眯那一位便是 ),事后他们彼此都很稀奇开心,握手交谈还拍了好几张合影照片留念。
我现在回想,如果当时广播中叫我姓名,不知会有几位与我一起应声站起来?
根据《唐氏族谱》记载 ,我们系湖广填四川时期 清康熙二十年间( 1682 )蒋氏率禄、福、裕三个儿子从湖南永州府零陵县入川,在安岳县曹山寺落脚定居,我们就属这一分支,应禄、应福两兄弟为第六代显祖在此修身养性繁衍后代 ,距今336年后人已达一千多人。
据族谱记载:第一至第五代世祖未入川,族谱有列,我们的族谱以第六代始,详列。
在长辈的带领下,我们拜谒了第六代显祖墓地,并为安岳奶奶及其他亲戚墓地扫墓祭奠。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父亲和爷爷奶奶曾居住过的老房、父亲及安岳叔叔孃孃们曾经就读过的思贤小学。小学大门照片上那两位年轻人是我们的侄儿 ,若按过去老的说法就是接我们这代香火的传承人。
老房合影那张照片,背景是我们爷爷奶奶的故居,由于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不堪 。这里地势高 可见不远处那已基本建好的成安渝高速公路。
站在这老屋高地,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一望无际起伏的丘陵中那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仿乎浮现出当年父亲告别家人,只身一人自带干粮肩背书籍被褥手拿油纸伞去成都求学,在田间小路上急匆匆行走的画面。
父亲这一走并成功在省城成家立业,让大家认识到唯有读书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后来几位叔叔孃孃大多都走出安岳去求学,各自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随着时代的变迁 故乡的后代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有读书后回到家乡投身教育、卫生系统为改变家乡的面貌努力工作,成绩斐然提到领导岗位, 更有在宜宾屏山、西充、成都、重庆、北京等地发展开拓,成为有成就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照片下排左图两位长辈,就是我们新版族谱撰写人二叔与幺叔,非常遗憾左边那位侠义豪爽 、刚直不阿的二叔已于2019年1月份病故离开了我们,在此再次表示深切哀悼。右边那位是幺叔,他身体硬朗热情开朗记忆超群,今年八十有三,是我们唐氏后人德高望重的老辈子 。
照片下排右图两位白头翁,左边那位是我大哥,右边是幺叔,他们是现在我们大家的领軍人物。
至此,寻根问祖的安岳故乡行就园满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