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标准“菌群库”有望在这里诞生!别嫌弃这个“粪便银行”,你想捐“资”不一定够格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左妍

图说: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教授和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共同为工程中心揭牌 来源/医院供图(下同)

今天上午,上海人体肠道菌群功能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科创园区启动揭牌。该中心将以建立国内首个“中国人肠源模式菌种库”为目标,建设中国粪菌移植患者的“粪便银行”,为中国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提供资源。

十院利用粪菌移植治疗6000多例疾病

“上海人体肠道菌群功能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今年2月列入上海市科委的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位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临床医学科创园区内4号楼。十院联合上药信谊、华大集团,依托临床医学科创园区平台,已建成1000 m²达到国际先进的GMP标准肠菌移植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表示,该中心有利于临床医学科研转化奠定坚实基础、打造中国肠道菌群制备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以及国内肠菌治疗创新发展。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朱启高指出,粪菌移植的医疗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这项技术在国内起步较晚,上海人体肠道菌群功能开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科研人员在肠道菌群移植技术领域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十院院长秦环龙介绍,肠道微生态与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及帕金森病、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肿瘤免疫和代谢综合征等肠道外疾病有重要关联,研究这些疾病与肠道菌群的本质联系,并实施菌群移植手术,已成为多种疾病临床治疗的颠覆性策略。

图说:工程中心实验室

近年来,十院李宁教授团队运用这种技术治疗病例6000余例,移植73000多次,长期随访有效率达67%。团队历经近10年,从肠道微生态检测分析技术的突破,到菌群移植临床干预的探索,建立了肠道菌群异常致病新学说和临床治疗关键技术体系,由十院牵头完成的“肠道菌群疾病分类模型创建及菌群移植治疗的临床应用”获得2021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粪菌治病并不新鲜也不包治百病

肠道菌群,价值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上海人体肠道菌群功能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十院结直肠病专科副主任医师陈启仪告诉记者,古代就有粪菌治病的记载,如今,粪菌移植已成为一项经过科学验证的治疗手段,技术日趋成熟。但很多人对它还存在一些误区。

粪菌移植作为现代疗法真正开始于1958年的美国,外科医生本·艾斯曼及同事将健康人的粪便经直肠灌入4位伪膜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其中3位患者得以康复。二十年后,科学家才确认伪膜性结肠炎是由一种叫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的细菌过量生长所致,至此粪菌移植疗法才重新受到医学界的关注。

相关研究发现,80%的慢性疾病都和肠道菌群有关,肠道健康决定了一个人整体的健康。比如说在治疗慢性便秘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精神性的疾病合并有慢性便秘。当慢性便秘被治好后,该患者的精神行为也得到很好的改善。此外,研究发现80%-90%的自闭症儿童都合并有便秘、腹泻或食物过敏;90%的帕金森病人也合并有便秘,因此这些疾病和肠道健康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而粪菌移植就可以做到从肠道入手,改善肠道菌群后,达到治疗肠道外很多疾病的效果。所以它的治疗范围在逐渐扩增。但陈启仪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粪菌移植,它所能治疗的一定是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的肠道内以及肠道外的疾病,而非包治百病。

粪菌移植或许该改名了?

“用别人的粪便治自己的病?”很多人还是表示心理上难以接受。陈启仪表示,粪菌移植确实是沿袭了早期的叫法,从美学角度而言,不利于更多人接受;从科学角度来说,粪菌移植移植的是粪便中的有效成分——肠道“菌”及代谢产物,而非“粪便”本身。此外,现在还提出了“小肠液移植”的概念。因此,如今粪菌移植的概念逐渐演变到“菌群移植”,再到“肠菌移植”,更能体现出这项技术是对于整个消化道的干预。

“优秀”的粪便对医学来说绝对是宝,大多数普通人的粪便还不达标呢!十院结直肠病专科医生田宏亮告诉记者,供体筛选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过程,要经历临床前的筛查、临床筛查、临床检测等多重筛选,使供体的身心健康和功能状态得到保障。一般来说,只有1%左右的人群符合供体标准。所以,即便是脸好看、身材完美的人,都不一定能符合条件,粪便是否“优秀”从某种程度上真实反映出你的健康状态!

图说:工程中心实验室

目前,中心已经有了几十位供体,他们中大多数是在校大学生,身体非常好,且生活方式、环境都比较健康。入选后,每天要干的,就是将新鲜排泄物通过冷链方式第一时间寄到中心,就算完成任务了。为了保质保量,健康生活是肯定要坚持的,此外不能吸烟饮酒。

中心收到“货”后,还要按照标准化方案进行制备。主要方法有粗滤法、粗滤加离心富集法、微滤加离心富集法。经过处理后的标本可通过肠镜、鼻空肠管、灌肠等方式直接注射到胃肠道,也可制成胶囊服用。前者为有创新操作,有效成分更多;后者无创、易实施,但有效成分相对前者少,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和病变部位选择实施途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