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宿名岩”说端详

    清代定名的“金陵四十八景”中有“三宿名岩”一景。三宿岩原是古代长江畔一座天然无名山岩,高约十米,周围约数十平方米,其间怪石嶙峋,洞壑幽深。何以被世人称之为“名岩”呢?说来则牵出一段掌故。
  爱国志士虞允文
  关于“三宿名岩”,有关资料云:“静海寺中有危石磊砢特起,岩穴相贯,虞允文曾三宿其下,上有宋人题名石刻,世传为三宿岩。”由此可知,这座天然山岩是由虞允文“三宿其下”而名闻于世的。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今属四川)人。生于北宋末大观四年(1110),正值动荡不安的年代。金灭北宋掳走了徽、钦二帝,宋高宗南渡,于临安(今杭州市)建立起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宋、金两国形成对峙局面。绍兴二十四年(1154),虞允文考中了进士,出任地方官员,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这时上距“绍兴和议”及岳飞被害已经十三个春秋了。秦桧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冬病死。宋高宗却在第二年春天,特地颁发了一道诏书,表明求和完全出自他的本心,决不因秦桧一死而渝盟。而金国当局并不以此为满足,丞相完颜亮杀死金熙宗自立为帝后,更是处心积虑地筹划南侵,一心想“立马吴山第一峰”,攻占临安,灭掉南宋。
  面临这种形势,南宋朝廷中的主战派及有识之士纷纷上书言事,指出盟约不可信,金国迟早会败盟南侵。绍兴三十年(1160)正月,已升任为礼部郎官的虞允文,在上疏中指出“寇来之道有五,曰川陕,曰荆襄,曰淮东,彼必不出于此,必以正兵出淮西,奇兵出海道”(虞允文神道碑),希望朝廷及早做出准备。同年十月,他奉命出使金国,在宾馆中,金人欺侮他是个文官,硬要与他比试箭法。虞允文不动声色,悠然引弓,一发命的,使骄横的金国官员大吃一惊,再也不敢慢待他了。回国后,他把在金国看到的对方大举运粮、造船种种准备南侵的动态,以及在辞行时完颜亮对他所讲的“我将看花洛阳”的掩饰之词一一奏明朝廷,再次提醒宋高宗速在淮河及沿海做好自卫战争准备。
  完颜亮发兵南侵
  到了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完颜亮征调了六十万士兵,兵分四路,水陆并进,直指江南,正如虞允文事前所分析的那样,完颜亮亲率主力军三十万人,自金的南京(今开封市)出发,企图从淮西渡淮过江直扑临安。其他三路,一路攻襄阳,一路攻大散关,一路由海上直趋临安。出发前,完颜亮自以为稳操胜券,狂妄地宣称:“多则百日,少则一月,我一定能灭掉宋国!”
  十月初,完颜亮大军逼近淮河北岸。南宋负责淮西防务的是都统制王权,他贪生怕死,连弃庐州(今安徽合肥)、和州(今安徽和县)二城,金军长驱直入,直抵江边。淮东方面由于受淮西的牵制,老将刘锜被迫撤出淮阴、扬州,退至长江南岸的镇江。前线兵败的消息传到临安,宋高宗又想浮海避敌,由于主战派的坚决劝阻,才放弃了这一打算,匆忙派宰臣叶义问主持长江的防务,叶在镇江江边,见对岸敌营连垒,吓得面无人色。赶紧改道前往建康(今南京)。当时的局面危险万分。由于金国大后方的一部分贵族已拥立完颜雍为帝,完颜亮已无后路可退,只有拼死往前。在这种紧急关头,虞允文挺身而出,勇敢地挑起了这副千钧重担。
  虞允文勇挑重担
  十一月初六,虞允文以中书舍人参谋军事的身份,奉命到芜湖催促武将李显忠速至东采石(今安徽当涂县西北)接管逃将王权的军队,并代表朝廷慰劳采石的驻军。此时的采石一带已是无人负贡,到处都是南渡的散兵游勇,士气低落,人心惶惶。初八日晨,虞允文在距采石十余里的地方,已看到三五成群的士兵,解鞍束甲坐在路旁,虞允文恐怕贻误大事,立即召集诸将,勉以忠义,并明白宣告已经携来金帛,只要立有战功,朝廷是不吝封赏的。将士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愿与金兵决一死战。此时也有人劝他:“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全是别人搞坏的,你是奉命犒军,又不是派你来督战,何必替人承担责任,自找罪受!”虞允文慷然回答:“吾位从臣,使虏济江则国危,吾亦安避?今日之事,有进无退。退而死,不若进而死,死,吾节也。”(《虞允文神道碑》)。
  安抚了将士后,虞允文接着至采石江边察看地形,他除了再一次激励士气,还同诸将研究了沿江的军事部署。当时宋军只有一万八千多人,双方兵力悬殊,但金军不明地形,不善水战,士兵普遍厌战。虞允文决定以逸待劳,后发制人。宋军把步兵、骑兵列阵隐蔽在岸边高地后面,水军分五队,一队停泊大江中流为主力,两队分做东西两翼配合主力,另外两队隐蔽在附近小港叉内,充作袭击敌船之用。部署完毕后,严阵以待。
  采石大捷
  很快,金军前锋到来,见江面上没有什么动静,以为宋军早已溃逃,其几百艘战船跟着贸然渡江,部分登陆的金兵突然发现隐伏的宋军异常震惊,欲退而不得。此时身临前线的虞允文立即命猛将时俊等奋勇出击,宋军随后猛攻,很快消灭了登陆的金军。而江面上的宋军以巨大的海鳅船猛烈撞击金船,敌方半死半战,日暮仍未退缩,战斗十分激烈。这时恰巧有一队从光州撤退下来的宋军路经采石,虞允文急令人通知他们留下,让其从山后绕到江边,击起战鼓,充作援军,完颜亮以为宋军大批接应队伍来到,慌忙下令撤退。虞允文命弓箭手尾随追射,大败金军,射杀四千余人,生俘五百余人。
  虞允文连夜又做了军事部署。次日,他亲率战船封锁了杨林渡口。不出所料,金军果然卷土重来。于是他命令部将盛新带领大批射手,用“克敌神臂弓”射杀金军,还派人突袭杨林渡口上流的金军,放火焚毁了金军船只,再次大败金军。同时山东河南义军纷起袭击金军后方。至此,完颜亮溃不成军,又率领残兵窜至淮东,虞允文担心淮东空虚,则与李显忠率部星夜驰援。十一月十六日,虞允文来到镇江拜会刘锜,刘锜在病榻上紧握着他的手感动地说:“朝廷养兵三十年,我辈一技不施,今日大功乃出于一儒者,我辈愧死矣”。此时金军已是士气消沉,逃亡者日增,完颜亮以严刑镇压。终于在二十七日深夜,完颜亮被一群愤怒的将士冲进御营杀死。随后,起事的金军向北撤退三十里,遣使者持信至南岸议和。至此,战事基本上停止了。
  虞允文在采石之战后,乘舟返回临安途中,在建康狮子山下系舟一矶石,住了三宿。另有一种说法是,虞允文三次在此住宿而得名。后人为缅怀英雄,则将此矶石称呼为“三宿岩”,明初,永乐帝朱棣命人在狮子山下建造静海寺时,“三宿岩”被作为静海寺的一景保留下来。
  由于长江河床不断北移,现在三宿岩与江边之间已是广阔的陆地。三宿岩尽管已不如当年险峻雄伟,但由于与虞允文的直接关系,一直是南京的名胜之一,清代将其列入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景名为“三宿名岩”。 
(0)

相关推荐

  • 打工人的高光时刻:站上“舞台”,视死如归

    众曰:"今既有主,请死战."或曰:"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他人坏之,公任其咎乎?"允文叱之曰:"危及社稷,吾将安避?" 点击图片即可订阅 ...

  • 狂人完颜亮遇上老书生虞允文,一场命运的轮盘赌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九月,野心勃勃的完颜亮倾巢而出,意欲毕其功于一役,灭掉南宋,完成他朝思暮想的统一大业. 此番出兵,完颜亮集结了六十万兵力,编为三十二军,分为左右领军大都督和三道都统制,对 ...

  • 清 王铎 行书《三宿岩作》

    王铎 王铎(王觉斯.王孟津,1592年-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谥文安,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明末三家"之 ...

  • 清 王铎行书《三宿岩作》

    清 王铎 行书<三宿岩作> 王铎草书自作诗<三宿岩>,绫本巨轴,诗见<拟山园选集>,文句略有不同.清代初期的书法主要延续明代的帖学传统,但风貌大相径庭,一些由明入清 ...

  • 这一仗打醒中国!42天阵亡三万名军人,两万亿美元瞬间蒸发

    战争是残酷的,一旦爆发就意味着死亡,纵观近代历史,每次大战死亡人数都是以"万"为单位的,最大规模的二战,伤亡达到9000万,等于是英国的全部人口,稍微脑补下就知道有多么的恐怖.所以 ...

  • 977期 || 梁剑:三猫得名记/轩诚清读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丽梅赏析: 文学不管怎样变化,"文学是人学"这一观念已经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凡是名著,无不 ...

  • 古代八大猛将兵器 岳飞第六, 薛仁贵第三, 第一名天下无双!

    在古代战场上,宝马.宝刃.猛将三者合一才猛勇无敌.没有好马,没有好兵器,再猛的猛将也猛不起来.相反,再好的宝马,再好的宝刃,不给猛将使用,也发挥不了作用.所以,宝马.宝刃.猛将三者永远都是分不开的,大 ...

  • 痛风,三个名中医都用它:甘草附子汤

    良方导读:甘草附子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暖肌补中,益精气之功效.名医从老一辈门纯德,到倪海厦.黄煌都用它来治疗痛风.了解一下. 三个名医都用甘草附子汤 这三位还真是对经方都很有应用心得的名 ...

  • 痛风,医圣早就给了方,三个名中医都用这个经方

    本能系统医学论 本能导读:甘草附子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暖肌补中,益精气之功效.名医从老一辈门纯德,到倪海厦.黄煌都用它来治疗痛风.了解一下. 三个名医都用甘草附子汤 这三位还真是对经方都 ...

  • 数数志愿填报中的坑:三本校名、古怪的专业、提前批中的陷阱

    高考已经结束,志愿填报的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 志愿填报这件事现在已经变得很复杂了,学校多,有3000多所大学,专业多,700多个专业.批次多,提前批,正常批.提前批还分A段.B段.招生方式多,有综合素 ...

  • 丹东三日三宿游,凤凰山,大梨树等七个景点

    一.临时决定,大梨树村 我不太习惯做很详细的计划,对于旅行来讲可能不算是优点,但是,也往往在简单的计划之外,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风景,可能会花些时间,金钱,脚步,只要是经历,应该就是值得的吧. 10月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