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画黄山,全凭意象——不求真实再现,只求得其神韵
自古以来,黄山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且有“黄山天下奇”的美誉。
正因为黄山神妙绝伦的奇景,让清初的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不知所归。
他们扎根黄山,潜心体味黄山真景,描绘黄山的仙境名胜,从而形成了一个不同籍贯的山水画家群——黄山画派。
其中石涛、梅清、弘仁被称为黄山画派三巨子。他们不受古法束缚,虽同属一流派,却都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风格——
石涛得黄山之气,梅清得黄山之韵,弘仁得黄山之神。
1.梅清(1623~1697)
明末清初山水画大家,以画黄山著名。
梅清笔下的黄山,气势雄伟,行笔豪放,用墨饱满畅快,极具生动感和运动感,是“得黄山之真情”的自然流露。
梅清 黄山十九景(部分册页)
梅清曾两次游黄山,“余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
他融情于景,画出了“可望、可行、可居、可游”的鸟瞰全景式的黄山图,不得不令人称奇。
要知道,人在真山水中是有视觉局限性的。尤其在古代,还没有现代的无人机,要鸟瞰黄山全景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于山水这种大物,梅清只有将真山水当作假山盆景去体悟,再展开充分的想象,画出恰合自然理趣的山水画。
在梅清的画上,没有深远的重重叠叠,没有平远的空阔渺茫,也没有高远的突兀险峻。
而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浪漫、飘逸、儒雅且不激不厉的书卷气息。
石涛(1642~1708)
明末清初著名画家。
石涛曾居安徽十年左右,屡游黄山,对黄山体验深切,曾比“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
他以黄山为师,搜尽奇峰打草稿,把黄山的盎然生气,与自己的哲思感情相与揉合,画境灵活生动,又有抑郁沈雄之韵,别具一格。
黄山奇峻峭壁的千姿百态,云海奇观的优美景象,在石涛笔下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使山川景物,构成了形态肖似,“物我交融”的境界。
弘仁(1610~1664)
字渐江,清代著名画家。
弘仁住在安徽时,每岁必游黄山,“敢言天地是吾师”。
他遍游黄山每一角落,或对景写生,或回去默写所看之景。
弘仁画黄山,最精彩之处在于表现黄山的骨质——于极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弱处见苍劲。
他曾作黄山真景五十幅,笔墨苍劲整洁,笔法清刚简逸,意趣高洁俊雅,富有秀逸之气 ,给人以清新之感。
尤其喜绘黄山松石,所作奇松,坚硬如铁,极具个性。
弘仁的作品虽处处真实,却处处让人不觉真实。
这是因为他把黄山的真景,升华为似乎与现实隔绝的理想境界,这是高度净化了的山水——了无尘垢,宁静、肃穆、清冷、人迹罕至。
梅清、石涛、弘仁,他们以黄山为师,不畏艰险,观照体悟。
不以一个固定视点的当场写生,也不完全依靠视觉所见,再现真实黄山。他们画的是心中的黄山,意象黄山。
因此,他们泼墨挥毫时,其实自己也搞不清画的究竟是黄山的哪座真实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