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16)

(十六)

美好的清晨,拖着拉杆箱在街头等出租车,好久才拦下一辆,却发现老司机不懂英文。一番比划和微笑之后,终于让他搞明白目的地——赫兹租车,然后是长长的稍显拥堵的路程。也许是五旬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海法繁忙起来,说实话,我还是爱不上这个城市,除了巴哈伊花园上下的精致,这座港城实在乏善可陈,混乱的街头一点都不美。赫兹租车在城郊,离出城的高速入口不远。第二次自驾要从容许多,很快办好手续,检查车辆,然后出发。

沿着海湾的高速路风景很好,与昨日坐船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阿卡。以色列的北部到处是农庄,人烟稠密,高速路边的休息站隔不远就是一处,加油餐饮购物俱全,与荒凉无人的南部沙漠完全不同。在休息站里的咖啡店吃早餐,意外的丰富,一杯暖暖的鲜薄荷茶非常宜人,刚出炉的烤面包配上丰富的色拉和蘸酱,层层叠叠的特别诱人。餐后继续上路,更加惬意,两边是大棚和果园,种植着陌生的作物,以色列的农业非常发达,这是人人耳熟能详的事实。在这事实背后,则是抱着复国梦想的犹太人无数代人的努力,这片上帝应许之地,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沙子要比土地多,淡水要比海水少,真要回归故乡,先得养活自己,于是农业就成为第一批回到这里的犹太人面对的头等大事。没有什么不可能,犹太人真的办到了,用只有北京市一半面积的国土(其中还有一半是沙漠),养活了9百万人口,还大量出口瓜果蔬菜,总量达到整个欧盟的一半。

在制订行程计划时,我内心的虚荣小鬼常常作祟,总喜欢在旅游手册和游记的信息中寻找些冷僻的小目标,让自己的旅行多少有些与众不同,比如今天的罗施哈尼克拉。事实通常会教育我,别人不去是有道理的,这个俗称“鸽子洞”的地方确实没什么看头。达到景区大门的时候,停车场已经满了,在保安的指引下停于路边,然后就是排队,买门票排队,坐缆车排队,看介绍影片还要排队。犹太人总是全家出动,一家三五个孩子稀松平常,仔细看着这些犹太家庭,感觉长相很是不同,有的像欧洲人,有的像中东人,曾经的犹太十二部族在不同的迁徙繁衍中差别还真有点大。鸽子洞在一片白垩岩石之下,必须乘一段短短却陡陡的缆车才能到达,在没有缆车的时代只能从海滩游过来。洞穴是蜿蜒曲折环环相扣的,一个洞室连着一个洞室,碧蓝清澈的海水涌进涌出,留下一片潮声,是不是还真有野鸽子飞过,这个名字也不是白起的。这里的白垩岩层中夹着黑色的小石子,远处看不出,近瞧很分明,与英格兰南部的白垩岩石不太一样。不管怎么说,阳光下的碧波白岩很是耀眼,在一个小小的角度风景还算有些特色。这里原有一段铁路,从黎巴嫩的贝鲁特到以色列的海法,是英国人修的,在犹太建国时出于战略安全被炸毁,剩下两个涵洞和一截铁轨作为纪念。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黎以边境,山顶上是军事禁区。一战之后,黎巴嫩和叙利亚由法国统治,巴勒斯坦和约旦被英国管辖,二战前后纷纷独立,随着英法势力的退出和阿以战争的爆发,这块地方战火纷飞。巴解组织很长时间就躲在黎巴嫩向以色列进行攻击,因暗杀以色列驻英大使挑起第五次中东战争,黎巴嫩半壁江山沦陷,并由此引发长期内战,整个国家遭到毁灭性打击。在平静的风景区内,很难感受到战争的血腥残酷,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矛盾也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说清的,对于怨怨相报的两族我都很同情,只对背后搅风搅雨的欧美列强深怀厌憎。

离开罗施哈尼克拉,一路沿着北部边境而行,起伏的山林,连片的农田,密集的村庄都很可观。山路蜿蜒,天气阴晴,让景色更加变化,开起车来也不会犯困。路过加利利海的时候,那一抹蓝色让人心醉,继续前行,今天的第二站是戈兰高地,自第三次中东战争后被以色列占领。加利利海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周围也是以色列最重要的农业区,戈兰高地则是加利利海的水源地,有水塔之称,占领该地区对以色列的生存意义重大。高地的田园风光很迷人,午后的阳光让田野和草地更加耀眼,在几处略停一停,虽未拍出好照片,看上一眼也是开心的。高地是广阔的,完全开放的地方只有本特山,路途中远远看到好几座大山,都觉得要到了,开近了却不是。真正到达后,才发现本特山是座不起眼的小山,旁边军事基地所在的山要高很多。

本特山顶没什么树,更多是杂草,金黄一片,间杂着红色的虞美人,随风摇曳。路边陈列着古怪的雕塑,用残破的坦克和机枪制作,有点战争已远马放南山的意味。其实战争一点也不远,60公里外的大马士革正在激战,就在来到戈兰高地前两天,以色列空袭大马士革机场。走在曾经的壕沟和工事中,有点新奇,有点刺激,很多以色列的孩子们在其间穿梭玩耍,关于战争和爱国的教育已在潜移默化中开始了。山顶最突出的观察哨插着联合国的旗帜,有两名联合国士兵,感觉他们的主要职责不是观察叙利亚战事,而是和游客聊天合影。戈兰高地本是叙利亚领土,以色列占领后,也不能划归自己,只是以占领区的名义存在着。联合国在此建立了所谓的缓冲区,不过是妥协的产物。山顶有座咖啡馆,叫安南,不知和曾经的联合国秘书长有什么关系。遇到一位以色列老导游,用中文和我们交流,他学习中文的理由竟然是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咖啡馆门口还有水果摊,卖着自产的樱桃和蜂蜜,用水冲一下樱桃后尝了尝,味道真心不错。告别时遇到大批前来参观的以色列军人,深深觉得所谓和平必须靠武力获得,这些天在以色列看到的太平景象,和他强大的军事实力分不开。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采法特,位于山颠,以色列最高的小城。在犹太人心中,有四座圣城,耶路撒冷是火城,代表情感;太巴列是水城,代表智慧;希伯伦是土城,代表身体;采法特是气城,代表精神。采法特的历史远没有前三座圣城悠远,罗马人强令犹太人迁离耶路撒冷之后,才慢慢有人聚居。十字军曾匆匆于此建立过堡垒,十五世纪西班牙屠杀犹太人之后(犹太历史上另一次大屠杀),大批西班牙犹太人移入,其中不乏高级知识分子,此后采法特成为犹太教神秘主义教派的根据地,至今仍是最传统的犹太人城镇。采法特被一条长长的大阶梯分成两半,一半是犹太人区,一半是穆斯林区,中东战争后穆斯林人纷纷逃离,这儿成了纯粹的犹太人社区,那些穆斯林留下的房屋后来被艺术家们用做工作室,使得这座云端小城变身为以色列的艺术基地。和任何电子地图一样,google地图在定位细小目的地时会有困难,我预定的民宿虽有准确的门牌号码,地图上却根本找不到。原以为这里是旅游胜地,游客众多,来了却发现空荡荡地见不到几个人,想问路都不行。在附近停好车,钻了好几条小巷才最终找到。民宿主人不在,一通电话后才姗姗来迟。小镇本身就是景点,拿着主人给的手绘地图闲逛就行,最主要的问题是哪里有好吃的,主人推荐了两家,一家是吃肉最好,一家是意面甚佳,后者还有风景可看,在地图上做好标记,准备晚上大快朵颐。

走在采法特的小巷中,果然艺术气息浓郁,到处都是画廊和礼品店,与耶路撒冷等旅游城市批发来的纪念品不同,这里出售的多是艺术家的作品,很有设计感和个人风格,不过我们到的比较晚,很多店铺都准备打烊了。我随意买了几件,事后证明买少了。一天中最后的阳光总是最美的,明亮、温暖,却又不至于炫目、炽热,洒落在房上、花上、树上、人上,平添出许多光彩。小巷曲折,有些迷茫,拿着地图向位中年犹太人问路,他也端详很久才指出方向。传统犹太人不喜与陌生人交流,遇上这个好心的,自然要多说两句,看着他夹着本厚厚的大书,便问他是否是老师。他羞涩地笑笑说自己还是个学生,犹太教的智慧深湛如海,他目前仍在门外徘徊。我与犹太智慧的距离那就更远了,即便身在犹太会堂,也无法体会其中的含义,只是觉得五彩的柱子和华丽的神龛格外漂亮。走到小镇高处的主街,才看到较多的人,店铺都不大,卖着日常的商品,和中国的山区小镇差不多。来到民宿主人推荐的意面餐馆,在看得见风景的位置坐下,夕阳正要下山,那云那山仿佛有着灵性的变化。不喜欢奶酪的我,自然不喜欢意面,点了份鱼尝尝,等了很久很久才来,味道也是一般。在等待中,小镇沉入暮色,清冷的蓝中灯光亮起,一点点橙黄,一点点温暖。这份沉静让人迷醉。

这一日,从黎以边境来到叙以边境,感触颇深:对民众而言和平安宁才是最大的正义,来之不易,必须保卫。

(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中东战争?

    1948-1982年的中东战争中东战争自1948年至1982年止,历时近40年,它是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所进行的战争.40年来共爆发了五次大规模战争.通过战争,以色列几乎占 ...

  • 阿拉法特与巴勒斯坦的沧桑往事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了第181号决议,把巴勒斯坦分成了两块,14000平方公里的那块给犹太人建国,11000平方公里的那块给阿拉伯人建国.5个月后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而阿拉伯人在5个月中集 ...

  • 第六次中东战争?从历次中东战争,看以色列选择战争的时机有多巧妙!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最近巴以冲突再起波澜,根据最新消息,以色列地面部队已经开始进入加沙地带了,这次巴以冲突极有可能会发展成为第六次中东战争,本期以史为鉴带大家重新回顾一下前面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是 ...

  • 以色列军事重镇–海法港,以色列地缘分析

    在历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并非每次都能先发制敌,往往是置于死地而后生,在间歇停火之际,大量接受军事物资,进而扭转乾坤,而接受物资的最大港口便是海法港,海法港是以色列第一大港,以色列唯一天然深水港,可停靠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1)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 曾经走过的路 都应不可忘记 (一) 一直想去以色列,一直觉得那里乱,始终没成行.真下定决心,反倒容易了,签证也不繁杂,费用还低,一给就是五年,相当划算,唯一的缺点是持有以签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2)

    (二) 吃过两顿饭,睡上一个觉,飞十一小时,来到以色列.走出机舱门,觉得哪哪儿都新鲜,这完全是心理作用,本古里安机场就是个现代建筑,也就马赛克拼嵌画有点当地特色.通关时依然忐忑,生怕一言不合,把我拒之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3)

    (三) 出门够早,游完西墙广场和圣殿山也不过9点,在粪门旁的售票处买好戴维森中心和大卫城的门票,并报名参加11点戴维森中心的英语团,心里估摸着两个小时逛完戴维森中心应该差不多,脚下加力前往大卫城. 大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4)

    (四) 耶稣最后的时光在耶路撒冷.礼拜天骑驴荣耀进京,礼拜一耶稣洁净圣殿,礼拜二宗教领袖冲突,礼拜三阴谋杀害耶稣,礼拜四客西马尼被捕,礼拜五受审被钉十架,礼拜六主被安葬坟墓,之后是复活升天.第一天的后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5)

    (五) 原以为辛苦一天,今天会醒得迟些,睁开眼看手机才六点,还是决定起来,出门散步.尝试着坐一段轻轨到大马士革门,票价也是5.9元.耶路撒冷的轨道交通仅此一条,看上去更像有轨电车.叮叮当当声中,轻轨平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6)

    (六) 旧城的人越聚越多,比例最高的是学生,穿着白色的汗衫,成群结队,欢乐热闹.总体感觉这两日见到的犹太人,无论传统的黑衣黑帽,还是年轻的白衫学生,都不是很有礼貌,也不是很守规矩,比中国人还嘈杂呱噪,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7)

    (七) 第三天一早,再次走进旧城雅法门.面前有三条路,首日走过中间的一条,次日走过右边的一条,今天很自然地选择左边.已经把旅游手册中圈过的旧城景点走遍,此时的散步不过是打发时光.雅法门之左是基督教区,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8)

    (八) 大屠杀纪念馆建于小山之巅,主展馆劈开山岩而建.步入馆内就看到一条尽头光明的笔直长廊,但不能直接通行.观众必须穿过两侧压抑黑暗的展厅曲折行进,一幕幕大屠杀的场景如怪兽般扑到眼前.除了实物和文字,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9)

    (九) "世上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世上有十分愁,九分在耶路撒冷."<塔木德>上的这段文字仿佛是世上最好的旅游广告,可真想寻美而来的游客一定会失望.我在耶路撒冷的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