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16)
(十六)
美好的清晨,拖着拉杆箱在街头等出租车,好久才拦下一辆,却发现老司机不懂英文。一番比划和微笑之后,终于让他搞明白目的地——赫兹租车,然后是长长的稍显拥堵的路程。也许是五旬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海法繁忙起来,说实话,我还是爱不上这个城市,除了巴哈伊花园上下的精致,这座港城实在乏善可陈,混乱的街头一点都不美。赫兹租车在城郊,离出城的高速入口不远。第二次自驾要从容许多,很快办好手续,检查车辆,然后出发。
沿着海湾的高速路风景很好,与昨日坐船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阿卡。以色列的北部到处是农庄,人烟稠密,高速路边的休息站隔不远就是一处,加油餐饮购物俱全,与荒凉无人的南部沙漠完全不同。在休息站里的咖啡店吃早餐,意外的丰富,一杯暖暖的鲜薄荷茶非常宜人,刚出炉的烤面包配上丰富的色拉和蘸酱,层层叠叠的特别诱人。餐后继续上路,更加惬意,两边是大棚和果园,种植着陌生的作物,以色列的农业非常发达,这是人人耳熟能详的事实。在这事实背后,则是抱着复国梦想的犹太人无数代人的努力,这片上帝应许之地,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沙子要比土地多,淡水要比海水少,真要回归故乡,先得养活自己,于是农业就成为第一批回到这里的犹太人面对的头等大事。没有什么不可能,犹太人真的办到了,用只有北京市一半面积的国土(其中还有一半是沙漠),养活了9百万人口,还大量出口瓜果蔬菜,总量达到整个欧盟的一半。
在制订行程计划时,我内心的虚荣小鬼常常作祟,总喜欢在旅游手册和游记的信息中寻找些冷僻的小目标,让自己的旅行多少有些与众不同,比如今天的罗施哈尼克拉。事实通常会教育我,别人不去是有道理的,这个俗称“鸽子洞”的地方确实没什么看头。达到景区大门的时候,停车场已经满了,在保安的指引下停于路边,然后就是排队,买门票排队,坐缆车排队,看介绍影片还要排队。犹太人总是全家出动,一家三五个孩子稀松平常,仔细看着这些犹太家庭,感觉长相很是不同,有的像欧洲人,有的像中东人,曾经的犹太十二部族在不同的迁徙繁衍中差别还真有点大。鸽子洞在一片白垩岩石之下,必须乘一段短短却陡陡的缆车才能到达,在没有缆车的时代只能从海滩游过来。洞穴是蜿蜒曲折环环相扣的,一个洞室连着一个洞室,碧蓝清澈的海水涌进涌出,留下一片潮声,是不是还真有野鸽子飞过,这个名字也不是白起的。这里的白垩岩层中夹着黑色的小石子,远处看不出,近瞧很分明,与英格兰南部的白垩岩石不太一样。不管怎么说,阳光下的碧波白岩很是耀眼,在一个小小的角度风景还算有些特色。这里原有一段铁路,从黎巴嫩的贝鲁特到以色列的海法,是英国人修的,在犹太建国时出于战略安全被炸毁,剩下两个涵洞和一截铁轨作为纪念。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黎以边境,山顶上是军事禁区。一战之后,黎巴嫩和叙利亚由法国统治,巴勒斯坦和约旦被英国管辖,二战前后纷纷独立,随着英法势力的退出和阿以战争的爆发,这块地方战火纷飞。巴解组织很长时间就躲在黎巴嫩向以色列进行攻击,因暗杀以色列驻英大使挑起第五次中东战争,黎巴嫩半壁江山沦陷,并由此引发长期内战,整个国家遭到毁灭性打击。在平静的风景区内,很难感受到战争的血腥残酷,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矛盾也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说清的,对于怨怨相报的两族我都很同情,只对背后搅风搅雨的欧美列强深怀厌憎。
离开罗施哈尼克拉,一路沿着北部边境而行,起伏的山林,连片的农田,密集的村庄都很可观。山路蜿蜒,天气阴晴,让景色更加变化,开起车来也不会犯困。路过加利利海的时候,那一抹蓝色让人心醉,继续前行,今天的第二站是戈兰高地,自第三次中东战争后被以色列占领。加利利海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周围也是以色列最重要的农业区,戈兰高地则是加利利海的水源地,有水塔之称,占领该地区对以色列的生存意义重大。高地的田园风光很迷人,午后的阳光让田野和草地更加耀眼,在几处略停一停,虽未拍出好照片,看上一眼也是开心的。高地是广阔的,完全开放的地方只有本特山,路途中远远看到好几座大山,都觉得要到了,开近了却不是。真正到达后,才发现本特山是座不起眼的小山,旁边军事基地所在的山要高很多。
本特山顶没什么树,更多是杂草,金黄一片,间杂着红色的虞美人,随风摇曳。路边陈列着古怪的雕塑,用残破的坦克和机枪制作,有点战争已远马放南山的意味。其实战争一点也不远,60公里外的大马士革正在激战,就在来到戈兰高地前两天,以色列空袭大马士革机场。走在曾经的壕沟和工事中,有点新奇,有点刺激,很多以色列的孩子们在其间穿梭玩耍,关于战争和爱国的教育已在潜移默化中开始了。山顶最突出的观察哨插着联合国的旗帜,有两名联合国士兵,感觉他们的主要职责不是观察叙利亚战事,而是和游客聊天合影。戈兰高地本是叙利亚领土,以色列占领后,也不能划归自己,只是以占领区的名义存在着。联合国在此建立了所谓的缓冲区,不过是妥协的产物。山顶有座咖啡馆,叫安南,不知和曾经的联合国秘书长有什么关系。遇到一位以色列老导游,用中文和我们交流,他学习中文的理由竟然是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咖啡馆门口还有水果摊,卖着自产的樱桃和蜂蜜,用水冲一下樱桃后尝了尝,味道真心不错。告别时遇到大批前来参观的以色列军人,深深觉得所谓和平必须靠武力获得,这些天在以色列看到的太平景象,和他强大的军事实力分不开。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采法特,位于山颠,以色列最高的小城。在犹太人心中,有四座圣城,耶路撒冷是火城,代表情感;太巴列是水城,代表智慧;希伯伦是土城,代表身体;采法特是气城,代表精神。采法特的历史远没有前三座圣城悠远,罗马人强令犹太人迁离耶路撒冷之后,才慢慢有人聚居。十字军曾匆匆于此建立过堡垒,十五世纪西班牙屠杀犹太人之后(犹太历史上另一次大屠杀),大批西班牙犹太人移入,其中不乏高级知识分子,此后采法特成为犹太教神秘主义教派的根据地,至今仍是最传统的犹太人城镇。采法特被一条长长的大阶梯分成两半,一半是犹太人区,一半是穆斯林区,中东战争后穆斯林人纷纷逃离,这儿成了纯粹的犹太人社区,那些穆斯林留下的房屋后来被艺术家们用做工作室,使得这座云端小城变身为以色列的艺术基地。和任何电子地图一样,google地图在定位细小目的地时会有困难,我预定的民宿虽有准确的门牌号码,地图上却根本找不到。原以为这里是旅游胜地,游客众多,来了却发现空荡荡地见不到几个人,想问路都不行。在附近停好车,钻了好几条小巷才最终找到。民宿主人不在,一通电话后才姗姗来迟。小镇本身就是景点,拿着主人给的手绘地图闲逛就行,最主要的问题是哪里有好吃的,主人推荐了两家,一家是吃肉最好,一家是意面甚佳,后者还有风景可看,在地图上做好标记,准备晚上大快朵颐。
走在采法特的小巷中,果然艺术气息浓郁,到处都是画廊和礼品店,与耶路撒冷等旅游城市批发来的纪念品不同,这里出售的多是艺术家的作品,很有设计感和个人风格,不过我们到的比较晚,很多店铺都准备打烊了。我随意买了几件,事后证明买少了。一天中最后的阳光总是最美的,明亮、温暖,却又不至于炫目、炽热,洒落在房上、花上、树上、人上,平添出许多光彩。小巷曲折,有些迷茫,拿着地图向位中年犹太人问路,他也端详很久才指出方向。传统犹太人不喜与陌生人交流,遇上这个好心的,自然要多说两句,看着他夹着本厚厚的大书,便问他是否是老师。他羞涩地笑笑说自己还是个学生,犹太教的智慧深湛如海,他目前仍在门外徘徊。我与犹太智慧的距离那就更远了,即便身在犹太会堂,也无法体会其中的含义,只是觉得五彩的柱子和华丽的神龛格外漂亮。走到小镇高处的主街,才看到较多的人,店铺都不大,卖着日常的商品,和中国的山区小镇差不多。来到民宿主人推荐的意面餐馆,在看得见风景的位置坐下,夕阳正要下山,那云那山仿佛有着灵性的变化。不喜欢奶酪的我,自然不喜欢意面,点了份鱼尝尝,等了很久很久才来,味道也是一般。在等待中,小镇沉入暮色,清冷的蓝中灯光亮起,一点点橙黄,一点点温暖。这份沉静让人迷醉。
这一日,从黎以边境来到叙以边境,感触颇深:对民众而言和平安宁才是最大的正义,来之不易,必须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