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授到“村姑”,一个女博士为何要去农村捡垃圾?

唐莹莹和志愿者妈妈们用7年创建农村垃圾分类新模式,在21个村得到有效推广和实施。垃圾减量达60%左右,村民参与率、知晓率95%,正确投放率超过80%。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刊于《中国妇女》杂志
唐莹莹 法学博士,北京泽乡惠众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创始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高级专家
北京北六环的一个农家小院里,雷阵雨冲刷后的菜园子生机勃勃,裹挟着湿气的微风送来乡村特有的清新。唐莹莹和家人坐在被植物遮覆的阴凉前廊下,捧着书,喝着茶,耳边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若隐若现。放眼望去,一抹彩虹在远处悄悄升起。“这是我最向往的生活方式,纯净、放松、自在,接地气。”
个头不高、眉目清秀的唐莹莹是一位法学博士,在追寻喜欢的生活方式的路上,闯出了一条农村垃圾分类新模式“辛庄模式”——“两桶两箱”分类法、垃圾不落地、音乐车上门收垃圾等,她和志愿者妈妈们用7年时间努力建造的这套接地气、可操作、易推广的垃圾分类模式,被写进了北京市昌平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文件中,成为昌平区政府乡村建设重点推广推进的项目之一。

女博士进“村”的创举

2014年,在北京联合大学工作了十几年的副教授唐莹莹,为了儿子的教育,离开北京市中心,带着全家搬到了近郊昌平区辛庄村的一个普通农家院。因为附近有一所专注素质教育的名校,她每天穿过村子接送孩子上下学,平时种菜养花、洗衣做饭,唐莹莹很快融入到农村平静踏实的生活中。
那时的辛庄村,垃圾随处可见,一到夏天,苍蝇满地,臭气熏天,村民们掩鼻而过,还时不时和苍蝇蚊子撞个满怀。遇到下雨天更是难堪,整个村庄都会飘着一股让人窒息的恶臭。
一日放学途中,6岁的儿子发现垃圾堆里有一只死去的小狗。平日里极爱干净,看到垃圾堆就飞快跑过的小孩,此刻却久久站在冒着恶臭的垃圾堆旁。他转头问妈妈:“妈妈,小狗狗为什么会在垃圾堆里啊?”稚嫩的询问让唐莹莹心里很不是滋味。“妈妈,我们能做点什么吗?”孩子满眼的期望,唐莹莹的内心升腾起一股改变的冲动。
2015年10月,因为要做“临终关怀的立法研究”博士论文,唐莹莹去台湾调研了一个月。住在朋友家里,她被那里的不落地垃圾分类模式吸引了。每晚7 点25分,播放着音乐的垃圾车开到小区楼下,人们轻松有序,拿着分好类的垃圾投放到垃圾车里。整个小区看不到垃圾桶,更看不到垃圾,那每天准时奏响的垃圾收集车的音乐,成了人们守时环保的冲锋号。
2016年初,唐莹莹和几位妈妈找到辛庄村村长李志水,提出垃圾分类的畅想。李村长全力支持,还找出来一位艺术家当年为辛庄写的村歌,歌词旋律还挺合适——项目没启动,垃圾车的音乐先确定了。唐莹莹随即和村里六位妈妈成立了环保志愿者小组,“七仙女”成为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初创者和领头羊。
为了把村民的士气带动起来,她们先带领村民进行村庄大扫除。每天清理一条街,一个多月的时间,共拉走了174卡车陈年垃圾。随后拉来碎石子铺在泥巴路上,很快,街道平整干净了,垃圾臭味没有了,苍蝇蚊子也少了,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村庄的变化。
随后她们分组走进村委会、走进百姓家,进行了三十余场垃圾分类的讲解和培训,她们还从网上购买了蓝色和白色的盖桶,分发给村民,独创出“两桶两箱”垃圾分类法,手把手告诉村民要把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放到两个桶里,把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放在两个箱子里,然后等垃圾车上门回收即可。
2016年6月9日是端午节,辛庄村垃圾分类启动仪式隆重举行,村委会撤掉了17个垃圾堆放点,正式启动垃圾车上门收垃圾行动。
第二天一早,当垃圾车“唱”着村歌挨家挨户到村民家门口收垃圾时,垃圾车后浩浩荡荡跟随着村干部、志愿者和村里的大人小孩,像极了影视剧中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收垃圾有了仪式感,村民有了责任感,渐渐建立起建设美丽家园的环保概念。当然,唐莹莹也遭遇过不理解的谩骂,十分钟能对人家说一百多句“对不起”,家人心疼她,一句“你图什么”让她委屈落泪。但擦干眼泪,唐莹莹咬紧牙关,和团队一起连续跟车三个多月,她现场打开垃圾桶,蹲在地上,亲手挑选村民分错的垃圾。虽然戴着手套,但垃圾的恶臭依然扑鼻而来。她微笑着细心讲解,帮助村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一个外乡人的执着,让村民对唐莹莹的团队,对垃圾分类有了一份尊重和感动。
都说习惯成自然。当垃圾分类成为一种自然,当上门收垃圾成为一种习惯,当村民不自觉哼唱出收垃圾车的村歌,辛庄村已经变得花团锦簇花香四溢,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如春风拂面,辛庄村成了美丽乡村的代名词。

勾画一幅生态村庄建设的蓝图 

通过垃圾分类改善乡村环境,唐莹莹带着儿子一起做公益

辛庄模式的成功,让唐莹莹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她全身心投入,如同一只陀螺快速旋转。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多的村庄实现垃圾分类,改变生存环境,唐莹莹开始去邻村做垃圾分类的推广培训。虽然有点忐忑不安,但她用最真诚的话语,用亲力亲为的行动,表达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景,最终获得外村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在唐莹莹和团队的执着努力下,21个村庄联动起来,作为美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得以完美落地。
唐莹莹认为,应当尽快建立市、区、镇街各个层级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作用,以定时定点为基础、以责任唤醒为目标,建立激发相关方内生动力的垃圾分类工作方式。
如果说以前仅仅是为了改变身边的环境而做一件事,如今唐莹莹已经把环保做成了一份事业,成为她和伙伴们的使命和担当。
“要把有价值的事情做得有意思,这是我下半辈子的梦想。”唐莹莹建立北京泽乡惠众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泽乡惠众”,一窥她的初心。她成立阿牛公益,正在向政府申请做生态基地和自然教育体验基地,通过垃圾分类做有机化肥和酵素,还田改良土壤环境,通过数据分析和资源化利用,进行有机蔬菜种植的大棚实验,期待生产出更健康的有机果蔬,打造一条可持续、良性发展的生态道路。同时通过农耕体验,带动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乡村振兴,让人们更健康更快乐地生活——一幅生态村庄建设的蓝图,在唐莹莹心中勾勒成形。

创造大健康的美好生活

从城市到农村,从教授到“村姑”,垃圾分类带来的美好,实实在在地改变着唐莹莹的生活状态。环保成为全家人的自觉。
出门随手带五宝:水杯、手帕、环保袋、筷子、饭盒;住旅店用自带的牙刷、毛巾、拖鞋等;当家里需要某样东西,先去社区二手群寻找是否有人转让……过去儿子为妈妈去二手群给他买鞋子还发过牢骚,没想到前一段时间他的笔袋坏了,孩子没有像以前一样嚷嚷着买新的,而是让姥姥找来一块旧布缝了一个笔袋。他还会主动把穿不着的衣服和用不着的玩具图书等,让妈妈放在二手群。每一季的衣服只留下换穿的几件,家空间和心空间都豁然开朗,儿子欢呼过瘾。
唐莹莹则延续大学里的研究习惯,从书斋走向田地,研究有机土壤,带领大家从厨余垃圾中分类堆肥,做有机酵素、有机肥料。院子里的小小菜园成了她的试验田。当粉红的西红柿、嫩绿的黄瓜辣椒送进嘴里,她惊喜地发现,自己找到了儿时的味道。
唐莹莹的妈妈起初不明白,一个女博士为何要去农村捡垃圾?可当她看到乡村环境的变化,当她和女儿惬意地采摘有机果蔬,听到女儿对未来乡村振兴发展的畅想,老太太发出豪言:闺女,哪怕你以后没有收入,妈可以用退休金养你!
“我希望通过垃圾分类,能把大健康的生态链条建立起来,创造美好生活,想想都是一件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事,值得做一辈子,一辈子都做不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