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梅县的女子学校
民国年间梅县的女子学校
梅县山多田少,在旧社会人民在本地不易谋生,因而大部分男人被迫离乡背井,出外谋生,留下的家务和耕田种地的重担大都落在妇女的肩上。因此,客家妇女一般都具备刻苦耐劳、勤俭朴素的美德。但她们深受“三从四德”、“无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大多数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所以,绝大多数妇女都成了文盲。只有小部分年届七十岁的老妇人能写能阅,这是叶璧华创立梅县女校的功劳。
叶璧华是梅县白渡鸬鹚坑人,生于1841年,卒于1915年。她从小学习诗文,好学博闻,十几岁就会题诗作对,甚得时人的钦佩,著有《古香阁诗集》。
叶璧华因受维新派的影响,思想进步。光绪二十多年间,她曾当选过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家庭教师。回梅后看到家乡妇女不能进校读书,内心甚感不平,于是在乡里开明人士的支持下,发动民众,推行新学,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创办了梅县第一间女子学校——懿德女校,校址设在原培风书院(现梅县市中区周增路尾)。开办时,学生才几十人,但学风良好,终于做出了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许和支持。
网络资料图
网络资料图
由于叶璧华在创立女校方面带了一个好头,上市黄泥墩的廪生梁玉麟也倡议把市塘唇肖屋对面的育婴堂(因当时无婴送收)改办为第一区区立嘉善女校(原校址即现在的市印刷厂职工宿舍)。结果得到当局的同意,亦为公立女校。叶璧华、廖华英、蓝菊珍三位女士于三十年代前先后任该校校长。一九三五年全校有一百三十人,教师六人(三男三女)。
当时的女校,尚处于萌芽阶段,所以嘉善女校开校时不敢鸣放鞭炮,不敢大张旗鼓。当时入女校读书的,有些是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儿,她们背着书包在大街上走,难免遭到社会上一些人的议论。特别是听到女校招聘男教师授课时,议论和流言蜚语更多,但过了一段时间,也就风平浪静了。
清末民初,梅县仅有懿德、崇实两间公立女子学校。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二月,懿德与崇实合并,改名为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一九二九年春,又改名为县立女子中学。到一九三五年时,全校共有学生三百六十八人(其中附小六班二百六十人,中学三级各一班一百零八人)。中学每周上课三十六节,小学三十四节。一九三六年春,地方人士以县属师资缺乏,非广事作育,无以应需求,遂联名呈请省府改办省立梅州女子师范,结果于当年九月改组成立。学生一律免收学费,每月还加贴米津,因此赴考就学者颇多。一九三九年夏,日军进扰潮汕,滥炸梅城,该校曾迁入会文乡(即今城北区之曾龙岌)。一九四一年夏迁回原校上课。那时全校已有初中八班,学生一百一十九人,教职员二十五人。由国立暨南大学教育学士黄春英任校长。
除了上述两间女校外,下市杨桃墩的杨恒招女士(其父是清末孝廉杨问渠)亦于一九二四年秋在下市大溪唇的杨家祠,开办了一间梅县私立恒业女子职业学校。全校当时有一百三十六名学生,八名教师,授裁缝、编织、剌绣等女工手艺。
一九三一年,由美国基督教浸信会女西差会、中国华南客属浸礼会及太年会等在梅县城东挖子里创办了一间女子学校。最初单办小学。一九二二年一月正式命名为私立广益女子初级中学。一九二六年改为新制,分初中各级为三班,附设高中一年级(高中班于一九三一年停办)。当时教职员才十六人(男女各半),学生一百一十二人。由美国传教士汲平如任校长。目前在福建省福州市定居休养的王纯懿、王纯精两位硕士亦在该校任过校长。该校创办后,校风和学风优良,尤其重视英语学习。
一九四九年解放时,仅剩下两间女子学校,即梅州女子师范学校和广益中学。当时教育部门根据上级决定,把梅州女子师范学校高中部,并入设在饶公桥的梅州师范学校,初中部则并入梅州中学,这样一来,只剩下一间广益女子中学。
五十年代初期,林壬云任广益中学校长,全校有学生六百多人。笔者于五十年代中期曾在该校任教两年,对该校情况有了解。由于全校均是女生,不用避男女之嫌,所以文体活动开展得非常活跃。
当时,县教育局、团县委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全县中等学校文艺汇演”或“中学生女篮球比赛”,广益女中的代表队多次能为校争光,勇夺冠、亚军。但也有其难处,每当要配合中心任务进行宣传或参加文艺汇演时,往往因无人扮男角而无法排练节目。只好要求学生象当年的花木兰、祝英台那样,女扮男装去登台演出。
这间女子中学一直办至一九五八年止。到九月份开学时便同时招收男女生,正式结束了办女校的历史。梅县从创办女校至结束,历时七十年。
内容来源:由黄水泉、梁德新两位老师编著的《老梅城轶事》
作者:黄水泉、梁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