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梅江区诗社的古董老师说关于“张家围”题材的诗歌太少,希望各位诗友再创作几首,于是勾起了我想创作一首有关“张家围”的诗歌的想法。一说到张家围,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古攀桂坊那清幽而又充满墨香味的里巷,那清幽里巷连接着的一个又一个的荷塘,那荷塘里密密紧挨着的碧绿的荷叶,那绿盘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那荷塘边上古色古香的围龙屋,那张氏祠堂“文魁”门前竖立的一个个楣杆夹石,还有那楣杆夹石上镌刻的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的张氏族人的姓名、时间和名次……我想,那客家各姓祠堂或祖屋门前竖立的楣杆,是一个家族的旌表,它既彰显了家族的荣誉,又激励后世学子刻苦学习,在科举考试中,摘取更多更高的功名。从张氏祖祠——“文魁”门前那一排排竖立整齐的一对对楣杆夹石,我们可以得知,四百多年来,张氏族人在科举考试中人才辈出。想到这楣杆夹石,我的脑海中很快就冒出了“燕然未勒归无计”这熟悉的诗句,我突然想到了“勒石功名”这个典故。“燕然勒石”这个典故,来自东汉时大将窦宪,率军攻打北匈奴,直至燕然,在山上刻石记功而返。北宋著名词人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燕然未勒”,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表达的是“功名未成,决不返乡”的英雄壮志,有的人认为表达的是“功名未成,归期遥遥无期”的遗憾。于是我在“游张家围”七言绝句中使用了“勒石功名”这典故,以此来表达我对张氏优秀科举文人的景仰之情。很快有朋友提出,“勒石功名”出自武将,用在科举文人上明显不妥当。对于朋友的这种善意提醒,我很是感激,但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勒功名”,勒是刻的意思,是始于武将抗击匈奴胜利后刻石记功,这不假。但如果凭着这就武断地认为只能用在武将身上,那未免太古板了一些。我觉得“勒功名”这并不是武将的专利,其实历史上也有很多为表彰杰出文人而“勒石功名”的事例。
就拿我们客家地区常见的“石楣杆”来说吧,在封建科举时代,我们客家的莘莘学子,参加科举考试高中举人和进士之后,族人都会在祠堂或祖屋竖立高高的楣杆。并在楣杆两边的一对夹石上,镌刻上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的学子的姓名,高中的时间和名次。据专家调查,客家地区为优秀科举文人竖立石楣杆,是始于明朝。现在梅州地区保存的楣杆夹石,大都是明朝中后期和清朝竖立的。现在我们在张家围张氏祖祠——“文魁”所看到的楣杆夹石,是近年来重修的。如果客家地区镌刻着科举考试中获取功名的学子的姓名、获取功名的时间和名次的楣杆夹石不是“勒功名”,试问,客家族人和村人在祖祠竖立“石楣杆”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是“勒功名”,那又何必在楣杆夹石上凿刻“某年某科某人所中功名”来昭示后世?再翻阅《潮州市湘桥区志》,发现潮州西湖山,在科举时代曾是潮州府十一县学子向往之处,因而西湖山上保存了许多科举时代的题名石刻。就拿西湖山上雁塔塔下偏南的岩石上尚存的“皇明嘉靖乙卯科题名”石刻来谈,那块石刻镌刻了“明嘉靖乙卯科”金榜题名的八位杰出科举文人的名字,其中就有三个是我们梅州籍的学子。从这块石刻右边算起,第一排第一个“黄 扆 大埔人 丙辰进士”,第一排第五个“廖希天 程乡人”,第一排第八个“李 炤 大埔人”。这保存完整字迹清晰的石刻,是明朝嘉靖年间题的石刻,不是现代作品,而右边算起第一排第一个“黄 扆”还特别刻上“丙辰进士”,可见“勒石功名”并非是武将的专利。“滚滚长江东流水,浪花淘尽英雄”。是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英才也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英才和凡人不同之处是,凡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快消失的无影无踪,而英才却以他特定的方式,长存于历史长河中,而“勒石功名”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罢了。后记:很荣幸本文的观点得到了梅江区民间文艺家协会陈瑜主席等许多前辈的赞同,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刘卓忠,任职于梅州市梅县区广益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梅州市梅江区作家协会会员、梅江区诗词协会会员,梅县区作家协会会员、梅县区梅岭诗词联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