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加入聊天,先偷听看看

果壳2021-10-15

海豚真的很多话!科学家最近发现,他们不仅会偷听,还会跟别的豚学说话!

海豚是聒噪的动物,除了发出声波来进行回声定位导航,它们还喜欢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哨叫声、啾啾声、吱呀声、咕噜声……有些声音还带有电子科幻效果。它们制造的噪音,比你能想像的还要多。

一直以来,研究人员都怀疑海豚是在用这些声音交流,甚至可能还自带语言系统。但是要验证这种猜想并不容易,毕竟我们不能把海豚捞到岸上,只能在水下进行研究,有些实验还必须在野外环境才能进行。

经过科学家旷日持久的努力,到今天,我们终于对海豚的语言有了一丢丢初步的了解:原来海豚不仅会偷听,还会说方言,和口音奇怪的同类呆久了,口音还会被带跑偏!

灰海豚:问好之前先偷听

海豚能听懂同类的声音吗?我上次听到如此废话的提问还是上次。但尽管我们经常听到海豚吱哇乱叫,却不确定它们是否真的在交流,直到最近,科学家才掌握了海豚“听话”的新证据。

他们发现,海豚会在接近其他同类时先偷听一下,避免自己突然加入聊天现场令别豚尴尬。

2021年7月,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研究团队发表了对一群野生灰海豚(又称“瑞氏海豚”)进行的声学行为研究结果,他们在水下播放不同的灰海豚叫声,然后从船上和空中(利用无人机)同时观察野生灰海豚的反应。

他们在灰海豚附近(距离 300-1200 米)的水下播放了三种灰海豚叫声。包括觅食声、育幼群(带着宝宝的雌性群体)的交流声,以及单身汉群(全部由成年雄性组成的群体)发出的声音。

海豚的叫声是由卫星信标(DTAG)录制的,DATG 脚下有几个小吸盘,可以吸在海豚身上 | Brookfield-Zoo

海豚的单身汉群和育幼群

在已有研究中,许多定居型海豚群体的组成模式相对固定。由于雄性海豚不承担父亲的责任,所以除了耍流氓和交配的时候出现在雌性海豚身边,其他时候多为独行侠或和其他雄性海豚一起活动,形成单身汉群。雌性海豚需要承担育幼责任,因此,她们往往集结成联盟,或者以家族的形式,共同育幼,形成育幼群。

实验证明,这些灰海豚不仅能听得懂这些声音,还能依据声音内容做出不同反应。

当灰海豚们听到觅食声和育幼群交流的声音时,它们会凑近声源。当它们听到觅食声时,不仅凑近了声源,还发出了回声定位的特殊声波。

灰海豚:我是来加入这个家的

研究人员推测,当播放育幼群的交流声时,不同群体是出于不同目的凑近声源的:被测试的雄性群可能是被交流声中的雌性声音吸引,意识到有潜在的耍流氓交配机会;而被测试的雌性群可能是听到交流声中的幼仔叫声,母性爆发,认为有宝宝需要得到关爱

灰海豚妈妈和宝宝 | The Earth Chronicles of Life

相比之下,单身汉群里的交流声音恐怕就没有那么讨人喜欢了。

在测试里,无论是雌性群还是雄性群,都明显地表现出回避行为。研究人员推测,这些声音对雌性海豚来说就是潜在的骚扰,而对雄性海豚来说就是潜在的争斗。有趣的是,研究人员不仅播放了本地流浪汉(亚速尔群岛海域的灰海豚)的声音,还播放了外地流浪汉(加利福尼亚海域的灰海豚)的声音,无一不被嫌弃。

也许海豚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就像我们听到巷子里的醉汉在吵架一样,恨不得快步通过。

虎鲸:方言暴露了身份

不仅是灰海豚,不同群体的虎鲸也有自己的发声特点,比如有的生态型发声频率高,有的低。就像不同的“口音”和“方言”。

就连一个虎鲸种群中的不同族群,都有可能拥有不同的口音和方言 | a-z animals

不同食性的虎鲸有不同的发音习惯。

以鱼类为食的虎鲸既需要不停地用回声定位确定鱼群的位置,也需要和同类协作捕食,它们在整个觅食-捕食过程中都在喋喋不休;而以其他海洋哺乳动物(以下简称“海兽”)为食的虎鲸在猎捕前期通常会保持安静,避免被猎物发现,随后逐渐增加哨叫声等用于交流的声音,可能是为了召集同伴,给出攻击信号。

第一个实验里的原班人马,打算给虎鲸的“竞争对手”长肢领航鲸听听虎鲸的声音,看它们有什么反应。

研究人员提前录制了两种虎鲸生态型的声音,一种是长肢领航鲸熟悉的、经常闯入它们势力范围的吃鱼虎鲸,另一种是分布在北太平洋的吃海兽虎鲸,准备在野外现场播放。

黑脸白肚皮的长肢领航鲸,虽然和虎鲸一样名字里都带“鲸”字,但它们都是海豚科的动物 | Tethys

研究人员在水下播放普通的宽频噪声(对照声)时,长肢领航鲸没什么反应,但是当他们开始播放两类虎鲸觅食时发出的声音时,长肢领航鲸开始靠近声源,开始表现出浮窥行为,试图搞明白发生了什么。

浮窥中的长肢领航鲸,让我看看!| Research Gate

研究进一步发现,当播放吃鱼虎鲸的声音时,这些长肢领航鲸更倾向于边凑近声源边和同类集结成群,并发出更多交流声。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对竞争者发出警告的表现,就像日本黑帮的地盘里突然有其他帮派的人在活动,黑帮立马召集兄弟骂骂咧咧准备上前教训一下不懂事的家伙一样。

当播放吃海兽虎鲸的声音时,这些长肢领航鲸也会凑近声源,但是动物个体间的距离会缩短,凑得更紧。不仅如此,它们还会停下正在进行的觅食活动。这些长肢领航鲸从未听过生活在北太平洋的虎鲸的声音,对于这种声音它们表现出了明显的好奇。研究人员推测它们还可能感受到了潜在的恐惧,毕竟能比干饭重要的恐怕就是保命了。

海豚:口音会被带跑偏

在哺乳动物中,模仿和学习其他动物的发声相对罕见,研究人员对此的研究也并不深入。海豚作为“话痨”又聪明的动物,是非常合适的研究对象。对虎鲸的研究发现,方言差异的演变是不同族群代代传承的结果,在海豚族群或社群里,子代不仅能从亲代的行为教学中习得猎捕的知识和本领,也能从与亲代的交流中习得群体里的交流模式。

既然海豚的口音是受同类影响在后天形成的,那么有没有可能让它们换种口音呢?

2005年,人们在意大利某个港口边发现了一对搁浅的灰海豚母子,将它们转运到一处救助池进行治疗。两天后,灰海豚妈妈去世了,只留下了大约 6 个月大的宝宝。之后,人们将宝宝送进了海洋馆里,和一群瓶鼻海豚混养在一起。混养 4 年后,研究人员决定对这头灰海豚的发声情况进行分析。

研究人员把这头灰海豚的声音与加纳利群岛、亚速尔群岛和苏格兰海域野生灰海豚的声音,以及该海洋馆里瓶鼻海豚的声音进行对比,发现它的发声模式和规律都和馆里的瓶鼻海豚更接近。

此前研究人员已经在超过 300 头瓶鼻海豚身上发现了这种个体特有哨声(signature whistle),无论是圈养还是野外环境的瓶鼻海豚。这些海豚会通过识别不同个体的特有哨声来识别朋友和家人 | New Scientist

不仅如此,这头灰海豚很喜欢与一头名叫“Pele”的雌性瓶鼻海豚相处,与 Pele 基本寸步不离,而它的发声特点与 Pele 更接近,甚至还疑似拥有属于自己的哨声,而在野生瑞氏海豚群体里并没有类似的哨声重复出现。

也就是说,在四年的相处中,这头灰海豚的口音已经被瓶鼻海豚,尤其是 Pele 带跑偏了。

瓶鼻海豚Pele | Dolphinaria Italia

这种“口音被带偏”的现象其实是海豚懂得学习、模仿发声的表现。

发声学习在海豚,尤其是圈养海豚当中其实不少见,只是要解译海豚的发声模式和内容相对困难。就现有研究结果来看,圈养海豚的发声学习能力很强,不管是被别的物种带大的幼仔,还是已经长大再和别的物种一起生活的仔,都可能受环境地影响自主地学习新的声音。当然了,现有研究还有需要完善和补充的地方,随着研究的推进,未来我们说不定真的可以跟海豚进行交流了呢?

参考文献

[1] Evidence suggests vocal production learning in a cross-fosteredRisso’s dolphin (Grampus griseus)

[2] Evidence for discrimination between feeding sounds of familiar fish and unfamiliar mammal-eating killer whale ecotypes by long-finned pilot whales

[3] Friend or foe: Risso’s dolphins eavesdrop on conspecific sounds to induce or avoid intra‑specific interaction

[4] Differences in acoustic features of vocalizations produced by killer whales cross-socialized with bottlenose dolphins

[5] Killer whale call frequency is similar across the oceans, but varies across sympatric ecotypes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作者:喵鱼酱,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