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拉金《MCMXIV》:诗意文学与真实历史
MCMXIV:文学与历史
菲利普·拉金
艾萨克·罗森伯格自画像
威尔弗莱德·欧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之际,人们可能会想起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的一首诗《MCMXIV》。这一串罗马数字只有在旧式的座钟上或者在阵亡士兵的墓碑上才能看到,意思是“1914”,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年份。诗歌首先描写1914年8月在伦敦的奥弗板球场(The Oval)和伯明翰的维拉足球公园(Villa Park)所排起的长龙,但诗歌告诉我们人们排队等候的不是球赛,而是参军。在排队的人们中间,你可以看到留着八字胡须、戴着波乐帽(圆顶硬礼帽)的人们,就像在电影中看到的福尔摩斯或波罗。在商店门前的遮阳伞上印着的是传统品牌的古老名称,人们使用的是法尔特英斯(farthings)和克朗(crowns)之类的硬币(当年最小和最大硬币)。新生儿都取了国王或者王后的名字,可可和烟草的广告牌到处矗立,酒吧整天开门。我们可以看出,诗歌在竭力渲染传统的英国形象:乡间的路牌上字迹已经模糊,但是在麦穗下仍然可见中世纪的土地分界线。在巨大的庄园中,仆人们住在小房间里;主人的豪车驶过,留下一道长长的烟尘。诗歌最后几行笔锋一转,刚才这幅传统英国的油画被一笔抹去。就在1914年,一切都改变了,就像那辆驶过的豪车,烟消云散。“再也没有那样的纯真,/再也没有,无论过去或未来”。显然,1914年被视为“纯真”消失的年代,传统英国从那时开始一去不复返了。
拉金的诗歌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一战的硝烟早已散尽。他在写诗歌,同时也是在思考历史,这使得他的历史观显得过于浪漫、过于诗化。他不能够真正想象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也不能够体验到战争对那些参战的人们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如果我们翻开一战诗人的诗歌,我们就会看到一场完全不同的战争。艾萨克·罗森伯格(Isaac Rosenberg)1897年出生于英国布里斯托的一个俄国犹太移民家庭,毕业于伦敦斯雷德艺术学院。他的专业是绘画,但是对诗歌同样感兴趣。1915年他应征入伍,1918年4月战死于法国。他的诗歌以直陈的语言、生动的参与感和现实感对战争进行了毫不避讳的呈现。《倾倒死尸》一诗描写部队在行进过程中经过一片尸横遍野的战场,运送辎重的车轮碾过尸体的情景。一个士兵仍然一息尚存,向车轮抬起了一只微弱的手,血迹模糊的身体朝着光明挣扎,“呻吟着看到全世界的人走过他的视线”。诗歌写道“空气中死亡在嚎叫,/黑暗中火苗在喷射,/爆炸没有停止……此时时间已停滞,经历数分钟,/这些必死者昂扬着走过时间,直到弹片对他们呼啸'立定’”。担架上的伤员脑浆崩裂,溅到抬担架的士兵脸上,担架一斜伤员跌倒在地上。当他们在地上找到他时,“这个沉沦的灵魂沉入深渊,再无法体验人类的温存”。也许这就是题目所说的“倾倒死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