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调研,就该多一些“突然袭击”
近日,偶遇一在基层政府工作的朋友,闲聊了几句,见他情绪不高,仔细询问,才知道,他们乡镇在接待上级部门的基层调研时,遭遇了“突然袭击”,不知道结果如何,全单位人的心都是七上八下的。
据他介绍,上级部门的领导干部到他们乡镇调研,他们私下里已经和这个领导干部的随同人员协商好了,约定好了调研路线。接下来乡镇干部又分头行动,把一些细节上的东西做好,比如几点几分到哪里,参观什么、听谁介绍、停留多长时间,几点几分离开,前往下一个地方,再听谁介绍,都有完备“脚本”,谁知道这个领导干部在半路上,搞了一个“突然袭击”,临时停车,还不让基层干部陪同,自己去找农村群众聊天。
这个领导干部的“突然袭击”,打了基层乡镇一个措手不及,原先的精心准备,等于白费功。而更让基层乡镇领导干部忐忑的是,他和当地农村群众聊了一些什么,群众跟他说了一些什么,基层乡镇都完全不掌握,以至于给了当地干部巨大压力。
安慰了朋友几句,与其告别后,我心里却忍不住暗暗高兴。领导干部走基层,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就应该多一些临时停车、搞“突然袭击”,多一些单独和农村群众的交心换心,这样才可能打消基层群众的顾虑,让他们畅所欲言,把知心话、真心话、牢骚话等,一股脑儿地说出来。毕竟,这对领导干部了解掌握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领导干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走基层,却“被安排”,看到的都是刻意打造的“政绩盆景”,见到的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群众”,听到的都是反复斟酌,精心组织的冠冕堂皇语言,这样的走基层,除了和基层单位配合搞一场“秀”外,基本上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这对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问题,服务好群众,也没有多大的帮助。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只有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才能认清事物本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找准问题症结、开出有效良方,增强决策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希望领导干部们在基层调研的时候,多一些“突然袭击”,以确保自己看到原汁原味的基层,了解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