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亮”,古人赋予她多少美好的别称?
作者/诺妈
首发:诺妈家有男宝(aihuagushi)
有一天,小诺在做语文练习,到了最后一题“探究提优”时,显得有些墨迹。
我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道文化知识考察题:你知道月亮的美称有哪些?请写出四个。
小诺不假思索,当即写下了“玉盘”、“玉镜”常见称呼,想再拓展,显得有些挠头皮。
关于月亮,其实古人赋予了她诸多神奇的想象,月亮自古是诗人吟咏的对象,也因此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如果考一考孩子背诵几首跟月亮有关的古诗,可能不在话下;但若考察古诗里面的用词含义,孩子大多一知半解。这,也正是孩子学古文的困难所在。
那么,关于月亮,古时候有哪些美好的称呼呢?在这些称呼背后,又有怎样的涵义?诺妈特意整理了跟月亮有关的文化知识,赶紧为孩子收藏起来吧。
初月:
农历初的月亮,形像个钩子,古人常称“银钩”、“玉钩”。
宋代诗人李弥逊在《游梅坡席上杂酬》二中,这样写道:“竹篱茅屋倾樽酒,坐看银钩上晚川。”
诗句描写了诗人坐在床上,一边喝酒,一边抬头观赏月景的景象。
古人睡觉的床,大多有幔,睡觉时拉上,白天则用帘钩挂起在两旁,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蚊帐。诗人看到初月细细弯弯,很像帘钩,又因月亮泛着银光,因此作比。
弦月:
又分上弦月与下弦月,是半月。此时的月亮看起来像弓臂,因此被古人想象成为“玉弓”,又有“弓月”一称。
唐代诗人李贺在《南园十三首》其六中,就写过这样一首诗: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诗句的大意是:诗人感叹把青春年华消磨在了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上,当破晓之月对着帘幕,如玉弓挂于天边的时候,仍然在伏案疾书。
满月:
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中,就有这样的描述: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大意就是指:迢迢银河暗淡无光,独见一轮皓月当空浮。
兔和蟾蜍:
中国古代有很多美好的传说,遥望月亮,古人想象月亮上有一只玉兔,常年累月在桂树下捣药,由此产生了“玉兔”、“银兔”、“冰兔”、“月兔”等美好别称。
古人将金蟾认作为吉祥之物,据说金蟾可以招财致富。传说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因此有“金蟾含月”一说,后人也就把月宫叫蟾宫。因此古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又把月亮称作 “金蟾”、“银蟾”、“蟾宫”。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中秋月》中如是描述: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这首诗基调有些愁怨,劝人看到万里明亮的月光,不要凭空徒增愁恨,因为需要驻守边塞,就意味着与亲人分离。家眷只能独自在家哀思,而守在边疆的人,也只能登上楼台远望自己的家乡。到了最后一句,诗人甚至有些埋怨月亮,你照着多少怀着离愁别恨的人儿,分居两地过中秋,自己却不知道。
桂树: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种着一棵桂树,枝叶繁茂。古人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唐代武则天在《早春夜宴》中这么描述: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
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
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这首游宴山水诗,描写出月圆之夜的美好。
广寒、清虚:
传说月亮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因此,“广寒”、“清虚”也指代月亮。
望舒:
望舒,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为月驾车之神,因此,望舒也借指“月亮”。宋代诗人黄庭坚在《次韵答王四》中说:“晴夜遥相似,秋堂对望舒。”
嫦娥:
古代传说嫦娥住在月亮上,所以别忘了,“嫦娥”也指代月亮哦!
婵娟:
人们常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所以,看到“婵娟”,指代的也是月亮哦!最有名的恐怕就是苏轼《水调歌头》中的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吧!
语文学习中,古诗文比例约占越大,“月亮”是个常见题材,也因此,关于月亮的别称也经常作为语文素养的考点。
一文记住古人对月亮的那些美好称呼,快点为孩子收藏起来吧!
我是诺妈,成长路上的男宝妈,教育专业,媒体从业,专注孩子成长研究,为父母提供有价值的育儿之道。关注我,一起成长精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