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良|书如其人
艺术的创作需要热情和想象,艺术的欣赏何尝不是如此,一个能够引发观者浮想联翩的书法家,除了他的艺术还应更有他的性情意趣和人生体味。生活的磨砺使他的艺术实践更为丰富,我想这也是他的作品独具特色的缘由。
陈海良《钱咏论书两则》
有这样一位书家,他的草书融孙过庭与杨铁崖之大成,笔势轻灵,如竹影扫街、踏雪无痕;他的隶书古朴厚重,犹如泰山红日、众星拱北;他的楷书精细娴雅,透着江南才子的谦谨含蓄、温润如玉。看他独立的字是刚劲飘逸,颇得纤浓。看他整幅的作品是计白当黑,无墨亦成妙境。他的字笔画坚挺浑融,体势清奇险崛。真如清人包世臣之语:“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
陈海良《钱咏论书两则》局部
他常说写书法就如同是英雄鏖战,拿起笔就有跃马横刀,大喊一声杀入万马军中入无人之境。那是他在用真实的语言抒发他那无以伦比的创作热情,在他的作品里我可以体会和想象到他俨然宛如一位飘然的江南剑客,以笔代剑,面壁十年而笑傲江湖……
陈海良《钱咏论书两则》局部
艺术作品一旦产生,也就相应的具有了一定的审美功能,书法创作也不例外。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有崇尚自然的美学追求,非常重视艺术家内在情感的真实表达和自然流露,认为“从胸襟中流出”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人格的真实写照,即“文品出于人品”。也就是说,人格高尚虽然并不意味着能创作出高尚的艺术品,但是,好的艺术品必须以高尚的人格为支撑,人格、个性直接制约并决定着艺术创作的风格。
陈海良《宋人诗》
书法虽然以汉字为主要的书写对象,但翰墨中能照见人的心境、情感、人格心态与个性。西汉扬雄《法言·问神》就提出了“书者,心画也”,揭示了书法与创作主体内心世界的关系。东汉晚期,赵壹在《非草书》中说:“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这就把“书如其人”进一步具体化了。
陈海良《宋人诗》局部
之后,柳公权则提出了“心正笔正”的书法创作思想。清代刘熙载言:“笔墨性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又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明代徐渭更是以“贵本色”作为自己的艺术宗旨!众人啧啧者,而我呴呴也。我想,这里的“本色”亦是书者陈海良的最贴切的注解和写照!————艺盘学术部
陈海良《宋人诗》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