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琐忆】罗兴才‖借宿山里的夜

借宿山里的夜
罗兴才
时光无情,转眼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出生的老家,没有了我的家,同辈同龄乡友寥寥无几,情难自禁。中秋前两日,天清气朗,约上晚我五年入伍的战友吴童,带上被褥和日常用品,先到广兴街上备好粮草,去山里借一屋一床过一夜,重拾人间烟火。岁月朦胧,秋叶落成空,那逝去的年华已经在这里难能寻觅风情万种。

老杨家的房子就在星宿山脚下,面朝水库,翠竹掩映,庄稼果木环抱,鸟语花香。他来到车前帮忙提东西,进院子,太阳离我家残存的老屋基地后山山顶还有一杆子高。把东西放下,就准备晚饭。如今,灶屋用电照明,风扇代替了自然风抽烟,还有消毒柜和冰箱。从屋后水井引入灶屋的自来水管和城里的一样,用起来很方便。吴童负责拆菜、洗碗,老杨添柴烧火,我掌勺,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老杨的火候掌握得好,我俩笨手笨脚,两个多小时才弄出来两荦一素一汤,摆在院坝里的桌子上。

还没圆好的月亮正从东边山头上冒出来,离得很近。我伸出双手,时而用手掌托住她,时而拥抱,时而说话,时而吻吻,就这样玩着月亮,让她高兴,让她微笑,让她在天空中爬得老高老高。银辉洒满山村,像一片轻柔的白绸子把房屋和院子包了起来。都说不喝酒,吴童劝说着给每人酌一小杯我带去的“五粮特供酒”,与嫦娥共舞,与吴刚举杯。月伴老酒,顿时醉了夜色,醉了星星,醉了房前屋后的竹林花草。

村道修到每家每户门前,紧接田间地头的羊肠小道。借着月光,以星宿水库堤坝西侧为起点,从沟头走到沟尾,时光轮回给我的唯一。小时候,我不喜欢山里的夜,最怕黑夜,怕虫怕蛇,没有母亲在,夜里从不出门。有时阿婆拉着我的手,带出门到村头看月亮,我总是紧紧抓住她的衣角。今晚老杨拿着手电筒在前面带路,吴童走中间,我在后面当保镖。夜,十分安静,偶尔听到几声秋虫啾啾。微风轻轻吹拂,清香扑鼻,深吸一口气,心旷神怡。

山水沉浸在宁静的夜色里,星星眨着眼睛,月光皎洁而简单。我们又沿着水库边的小路向北走,几户离库水近的人家,二楼灯光透过竹林洒向湖面,一个朦朦胧胧的世界。与湖水相关的事儿,都发生在我的童年,发生在当年的白天和夜晚,一切和那柳树旁的池塘深深地藏在我心底。湖水静下来,我们伫立休憇,树影人影印在水面上,月光一闪一闪,美丽极了!一片黑蓝黑蓝的天空就像一张纸,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像一盏盏亮晶晶的灯光,静静地躺在有限的那张黑蓝黑蓝的纸上。

山里,似乎所有的生灵都睡着了。我时时拉着吴童的后背衣边,向前并肩走会儿又放开,不想落后。芦苇丛中偶尔发出柔和的声音,秋天,鱼儿老实了,为什不睡觉而那么欢愉?有些故事,除了回忆,谁也不会留;有些东西,除了自己,谁也不会懂。生命像流水,那些不愉快的事总会过去,也只有在放下之后,才能重新印证时间在内心留下的痕迹与意义。没有了夏日的蛙声,却有曾经的夜钓和夜泳的记忆。月光亮得耀眼,玩累了,从云层后羞羞答答,若隐若现地走着,再露面时,细得像一弯柳叶似的缓慢地移动着,从云隙中投出几缕光来。时有生灵醒动,打破夜的寂静,又陷入无边的静谧。
我们上垭口,到“星星夜宿”的星宿山上去望星空。月亮偏西了,星星发出耀眼的光亮。有时星星和月亮在说话,诉说衷情。若把月亮与星星相比较,星星更令我心动。因为它们看似渺小,不起眼,但却能把夜空点缀得耀眼美丽。在星宿山上仰望星空,星星眨着神秘的眼睛,摆成各种形状。吴童很少说话,老杨说的也不是与星星相关的事。也许是生活离不开星星而又太遥远了,说不出个明堂来。
我喜欢望星空,喜欢望家乡的星空。我在想星星与战士的感情,想边陲的星星与故乡的哪颗最亮,在想一个民族有一些望天空的人,才有希望。初中毕业回农村,我曾告诉过阿秀,如何观察星座,告诉她每个星座都有各自的故事传说。对牛弹琴,我们只是比“娃娃亲”大一点点,她小学毕业,听不懂,我也说不清。星星像俏皮的小孩,有的离我们很近,有的跑到了很远的地方,只能看到朦胧的影子。我站在山顶上,心胸开朗,视野广阔,数看着星星,哪能数得过来。
从山上回来,还没有睡意。老杨又去把小方桌、竹椅搬到院子里,沏好自种的菊花、薄荷加柠檬的茶水,抓了两把花生,说摆摆龙门阵再睡觉。四周的山及有限的空间显得凝重,天空薄暮轻垂,星辉暗蓝。夜色飘落在院子里那棵与房龄相当的老桃树上,落在椅子的扶手上,落在我们的脸上,闪现着庄严而圣洁的光。老杨是六六届初中毕业生,他回村里劳动,我已上小学一年级了。当时我羡慕,羡慕他初中毕业,羡慕他坐火车去过北京看“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夏天,我们在沙凼凼里洗澡,他穿着裤衩,我光着屁股。他洗衣服时用一块黄色肥皂搓,洗出好多白色泡泡来,我家从来没用过那东西。我当兵走后,他和我叔伯的女儿结婚了。前几年,才知道他的妻子去逝十几年了,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和孙子都在城里。他因不习惯城里生活,就在山里守着房子,种地,自食其力。吴童比我小,没插话,在玩抖音。
吴童睡沙发,我将被褥铺在那架柏木做的双人床上。过去农村铺床很讲究,从底层开始铺竹条,第二层稻草,第三层蓆子,第四层褥子,再铺上床单。对于床,用得最多,我也想得最多,想得最多的是我家的那架老床。当年军校放寒假,衣兜里装着三百元钱和妻子旅行回家度蜜月。在成都下火车,到部队招待所写铺。单间二十元一宿,我俩却是分开住着。妻子住女子五人间,一宿五元。我住三人间,八元一宿。原因是她身上也只有一百多元钱,还准备返回部队时留给父亲三十元。第二天回到老家,父亲在他和母亲睡过的那架老床上,铺上我当兵前用过的褥子,床单是新的,一床盖不住脚指的被子,絮旧面新的婚床。自那以后,这是我第二次回家乡过夜,妻子就是新婚回老家那半个月。现在山里多数人家买的是席梦思床垫,放在木架床上。我躺在床上,只有当下的感觉,曾经老床的铺垫方式和带给我的感受都披遗忘了。生命像流水,那些辛酸事儿已经过去,也只有在归来之后,才能重新感觉时光的宝贵。
夜阑人静,万物进入梦乡。我却翻来覆去睡不着,是择地择床吗?不是,脑子里反反复复出现我曾经睡过十七年的那房屋的消失,想起没有母亲给我脱衣睡觉,穿衣起床的忧伤。我记不起少年时做过的梦,但经历的事儿还隐隐约约地想得起来。刚进屋时,我就发现木桌上当年老杨当生产队长叫“出工收工”、看时间的铁皮闹钟,已经停止了转动,成了“古董”。我拿上钟扭扭发条,“滴嗒滴嗒”响了两下,又停了,没有了生命。我听到的不是报出准确的时间,而是那几声低沉的响声唤起的许多回忆。此时此刻,我好像将淡淡的玫瑰色梦境交给了谁?交给了这如钟声般的知音吧,又有谁和我一起来感受呢?夜的深处,就是我淡淡的过往。
睡在靠墙左侧的吴童扯起小小的扑汉,他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不在山里,在另外一个小镇上,在小镇学裁缝,缝衣服。我披衣坐起来,轻轻下床,推开小窗,倚窗望外,星星和月亮都不见了,仿佛竹叶煽动的声音还陪伴着我。细密而连续不断的风轻拂而来,吹拂我的面颊,清幽幽的。山沟里的安静,是我的喜欢和最爱吗?不是因为我喜欢而不愿入眠,而是因为最爱而让我睡得那么的香甜。正是这样的失眠,我依然不厌其烦,不觉疲惫。此时,只有我孤独地在欣赏着这迷人的夜晚,夜里的一切都是属于我的,属于我的感觉。

“这么晚了,你还不睡呀?”吴童醒了,沒说几句话又睡着了。一个夜的寂静、凄美,洗刷着我的思绪,又透露出我曾经的忧伤与惆怅。正是因为我懂山里夜的静与美,思考再久,也不会觉得孤独,不会去伤感于别人。黑夜让孤独变得深邃,让孤独在这里升华,绽放并演绎着黑色的美丽。曾经那些没有星星的夜里,我多么奢求看见一丝光明,无奈时,我才选择闭上眼睛。闭上眼晴,就想我这辈子没有见到过的母亲,就想和父亲和母亲睡过的那架老木床,就想从军别乡时站在垭口上的张望。记忆里还有好多好多想说而又记不清楚的事,都被夜色笼罩,深沉得化也化不开了。

我又从手机上点开在线阅读APP,翻着因冠状病毒两次封城、宅家读过的《百年孤独》,感觉没有能力去浓缩一个宇宙,却想着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创建一个属于自己感兴趣的世界,那就是经常回到老家来。我再不愿意和社会做多少连接,也许这就是我的孤独观吧。山里的夜,香气弥漫,织成一个柔软的网,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里面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不是在白天里那样的现实,有着模糊空幻的色彩。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隐藏着它的细致之点,都保守着它的秘密,使我如梦如幻。

山里的夜晚,梦中的池塘,“砰砰砰”的捶衣声,把我惊醒了。吴童,天快亮了吧?他揉揉眼晴,点开手机屏说,不到五点。黎明前的夜,浓墨重重地涂抹在天际,涂在屋顶上。大自然沉浸在酣梦中,静悄悄地孕育着一个不安宁的黎明。

我突然听到鸡叫第二遍,老杨已经在伙房里忙了起来。我问吴童是帮忙做早餐还是去爬山?他回答:呵呵,想睡到九点。我走出院门向右转,八十七岁的兴中老人牵着一只黑毛羊,赶着一头奶牛走出门来了。人民公社时,他就是生产队的会计,曾经给我的父母记过劳动工分。去年我回村里去看望他,才晓得他的孙儿媳妇当了村长。他一个人为孙儿看养着一头牛、三只奶羊、一只犬,还有一群鸡鸭鹅兔,上次回来还看到他赶着牛儿在犁地。孙子在附近县、市跑生意,隔三差五回来看他。我问他:是不是把牛羊赶到星宿山上去?他的耳朵有点背,没有听清楚,回答我的是:中午到我家吃晌午饭。

山里的早晨,夜的轮回与继续,炊烟袅袅。牛儿边走边吃草,挑着吃嫩草,慢悠悠地往山上去。我望着弯腰驼背的老人和牛羊,在想,时光的意义,无疑就是这里的白天和晚上。

2021年9月22日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作者简介】

罗兴才,笔名蜀子川。成都金堂人。军旅25年,曾在某陆军学院从事政治教育工作,任政工教研室主任。转业至央行下属省分行从事文秘、宣传工作,任宣传部部长。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金堂作家协会会员,西南当代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光明日报》、《金融时报》、《新疆日报》、《阳光报》、《乌鲁木齐晚报》、《国防》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300余篇。近年来,常有散文、诗词散见多家纸质报刊杂志和微刊平台上。已出版《剑胆文心伴流年》和《月夜新梦》等专著。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0)

相关推荐

  • 文学原创•《夜 色》 作者 康 桥

    夜  色 作者 康桥         如果把白天喻为鲜花浪漫,那么夜晚就是暗香浮动,此时走在林荫小路上望着夜空,月色是那么平静,深蓝的夜幕上没有一丝云雾.皎洁的月光清透明亮,微风中不时飘过来阵阵花香, ...

  • 诗歌||今夜无眠(外一首)

    今夜无眠 窗外的雨 轻轻地  轻轻地 飘进我纷乱的思绪 把心底的往事唤起 今夜无眠 撑起一把小伞 在从前的故事里再走一遍 走进那个春天  那个夏天 阳光下我与你相见 没有牵手  只有傻傻的笑脸 那个夏 ...

  • 诗歌||月亮和星星 (外一首)

    月亮和星星    成永青||陕西 不知什么时候 月亮和星星 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每一个晴朗的夜晚 她们都要相约来到我的窗边 亲切地向我眨眼 露出热情的笑脸 仿佛我们相识于 远古的亿万年前 我邀她们来到我 ...

  • 【 谭杰尹先生】隆重入选《辉煌百年》【神州家园杯】首届文学大赛202104240 7 (031 号)

    诗 诗 文 专 栏 本平台刊头为著名书法家郭涛老师所题 诗 诗 歌 专 栏 经典作品 全国文学大赛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响应国 ...

  • 【原创】内蒙古|尚宗汉:夏天(小诗四首)

    原创作者:尚宗汉|内蒙古阿拉善盟 <夏天>(小诗四首) <晨曦>我上班在林荫道上太阳公公在贺兰山峁峁上露出半边红脸藏在半山露半面我问她你为什么只露半边红脸她回答刚接班偷吻了月亮 ...

  • 【原创】内蒙古|徐创进:让天堂的亲人有个家

    原创作者:徐创进|内蒙古阿拉善盟 <让天堂的亲人有个家> 多少个夜晚,莫名的想起离世的亲人,那逝去的生命就像划落的流星,只是一瞬间.而留给人间亲人需要的释怀,却像这无尽的漫漫长夜.低头是脚 ...

  • 原创『思念,那月亮』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那轮皎洁明亮的圆月 不知去了哪里 人们不约而同地站在窗前 翘首顾盼 星星在天边 无精打采地 眨着慵懒的眼睑 我知道 星星和我一样 也因对月的思念而郁郁寡欢 月是夜的天使 总能把 纯 ...

  • 【军旅散记】罗兴才||边境一日

    边境一日 罗兴才 阳春三月,参加"中缅边境一日游"."家庭号"大巴车上的游客,来自十一个家庭,成员最少的二人,最多的六位.俗话说,前世五百年回眸,换来今生一日相 ...

  • 【军旅散记】罗兴才‖香醉大瓦山

    香醉大瓦山 罗兴才 从乐山金口出发走了几公里,左拐过大渡河桥,上云端山路.进大瓦山这条道最近,原是军事要塞,交给地方管理后,铲除旧路面,还没有铺沥青柏油.山高路险,蜿蜒崎岖,悬崖深不见底.公路旁边矗立 ...

  • 【军旅琐忆】罗兴才||初夏马兰开

    初夏马兰开 罗兴才 在两年时间里,我第三次到家去看望鲁风老师.车子停在一样长一样宽一样高的居民楼前,推开车门东张西望,单元右侧一楼阳台上的兰花向外探着头.老景说,鲁老师家就在这个单元一楼左侧.我将信将 ...

  • 【军旅情深】罗兴才||相聚府南河

    相聚府南河 罗兴才 五月一日,战友治国来电话说,曾经团特务连的战友德全夫妇从重庆来了,约几位近乡的战友相聚.定位地址:武丁桥兴熙北酒店. "武丁桥上芙蓉意,府南烟雨战友情".春末春 ...

  • 【军旅琐忆】黄文建||十八岁才明白

    十八岁才明白 ◎黄文建   汪洋--一个没有大海环抱的地方,川南深丘皱褶里的古镇,是我生长耕读.逐梦启航的故乡. 一九七六年,那个极其特殊的年份,河北唐山发生大地震.国家三 伟人相继逝世,特别是毛泽东 ...

  • 【军旅琐忆】岩泉||骑马照相

    骑马照相 岩  泉 五十年前,在大西北当兵,有机会亲身领教骑马的滋味.那时,我们部队建有一个生产队,为了短途运输疏菜需要,特意从当地牧民那里买了一匹杂色马,我们这些从南方去的新兵争着骑马照相,为了定格 ...

  • ​【军旅琐忆】张德喜||游锤,那扯不断的情结

    游锤,那扯不断的情结 张德喜   只有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工程建筑部队呆过的人,才知道游锤是个什么物件,我有幸经历了.游锤,顾名思义就是游动的大铁锤.人工抡大锤,一般锤重都是八至十二镑,再重就费劲了. ...

  • 【军旅琐忆】徐洪杰||我一句气话,就把战功给整没了

    我一句气话, 就把战功给整没了 徐洪杰 1985年9月,我413团1营2连驻守在老山地区八里河东山3号无名高地.3号无名高地海拔1000多米,紧临老山,正北面是敌人的1307高地. 1985年3月,徐 ...

  • ​【军旅琐忆】刘书升||心良

    心 良 刘书升 那一年,我与心良,一同军校毕业,一起坐着绿皮火车,颠簸一夜到了烟台.又一块换乘老式解放牌汽车,一路尘土飞扬地进入昆嵛山深处的步兵第七十七师. 心良,心地善良,心直口快,心不藏事.我们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