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六家'之——王鉴,运笔出锋,用墨浓润,树木丛郁,后壑深邃
王鉴 (1598-1677)清代著名画家。字元照,一字圆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苏太仓人。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举人。后仕至廉州太守,故又称“王廉州”。王世贞孙。家藏古今名迹甚富,摹古工力很深,笔法非凡。为“清初六家”之一。擅长山水,远法董(源)、巨(然),近宗王蒙、黄公望。运笔出锋,用墨浓润,树木丛郁,后壑深邃,皴法爽朗空灵,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长。
王鉴 长松仙馆图
纸本设色 纵 138.2厘米 横54.5 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仿王蒙名作《长松仙馆图》,笔法全学王蒙,构景幽深。笔墨苍莽淹润,大胜其晚岁一般尖秀用笔的作品,是画家晚年的杰出作品。自识“丁未清和仿叔明长松仙馆图,奉祝悔庵年翁五十初度。王鑑”。钤“雨新斋”、“圆照”朱文印,“染香庵主”白文印。按丁未为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作者时年七十岁。上款“悔庵”为尤侗,字同人,号悔庵,江苏苏州人。顺治五年拔贡,薦鸿博,授检讨,官侍读,善法书。“丁未”年恰是尤侗五十岁。
清 王鉴 仿黄公望烟浮远岫图
台北故宫藏
清 王鉴 仿赵孟頫山水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王鉴 关山秋霁图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王鉴 远山岗峦图辽宁省博物院藏
........................................................
王鉴 溪山深秀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
王鉴 仿黄公望山水 册页 25.7×16.5厘米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王鉴 山水 爱德华艾略特家族收藏
........................................................
以下为王鉴的更多仿古山水册页,请继续欣赏——
《王鉴仿古山水册》
此册10开《仿古山水册》作于1656年,王鉴59岁时。水墨纸本,纵25厘米,横18厘米。十开山水,从董巨开笔,溯源南宗北宗,兼及元四大家。这与王时敏不同,尽管他们画学同宗,但是王时敏由董巨入手,晚年却是独钟黄公望,先博后专;王鉴则以董巨为根底,广涉诸家,借此磨练自己的艺术功底,并竭力营造融合的笔墨风格,从而形成多样面貌。叔侄二人同源异脉、共树分条,艺术历程不一样,以致晚年在画学主张上分道扬镳。这本《仿古山水册》展示的正是王鉴的多样画学面貌。其实王鉴所谓仿各家山水,吃百家饭是实,丘壑与笔墨传达的还是自家胸境。
王鉴艺术天赋极高,又是性情中文人,且看是什么原因驱使他画下这本册页的:
丹青一派,自吴中文沈、华亭董宗伯后,几作广陵散矣。近时惟吾娄太原乔梓、延陵伯仲得传正脉,予每见其所作,即欲焚弃笔砚。但习气未除,见案头笺素便涂抹满纸,知不免为法眼捧腹,右古十帧,不敢求形似也。丙申冬十二月王鉴识。
这是册页最后王鉴自题的跋识。
59岁时的王鉴,早已画名远播,坐在了高高的清初画坛领袖位置上,他是传统派画家,对传统山水自文征明、沈周、董其昌之后几成绝响而存忧心,故在见到太原父子、延陵兄弟(不能确指,应该是董其昌裔孙)所作山水后,欣喜得让他自惭,恨不得“焚弃笔砚”,但终因“习气未除”,取出案头笺素涂抹成册。寥寥数语,一个视己若无、见贤思齐的王鉴跃然纸上,谦谦一大家也!
王鉴信札墨迹欣赏
王鉴致正公札,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前小僮归陈吾师款待隆厚,使不肖不安之极。承付来笺,已求烟翁书就,正欲耑伻驰上,值孟安兄过疁之便,即托其送到,幸验收。令尊师及文老、自老诸兄不及另柬,乞为我各各致意。余容面颂,不一。
弟鉴顿首
正公大师莲座
此札是王鉴写给正公大师的一封信札,信中提及王鉴替正公大师求得王时敏墨宝之事。
王鉴手札,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风吟蟋蟀,露滴梧桐。遥念太翁老亲台,顺时休畅,曷胜欣羡。启者,舍亲程慕吕令正系晚之内姪女,适缘产后不甚康宁,欲屈台驾拨冗一顾。昨已耑人走请,闻太亲翁有梅里之行,故特再为奉邀,务恳文旌下贲,此不特舍亲之戴德无既,即晚亦叨光不浅矣。肃此拜渎,并候近祉。
贞老太亲台壶右
姻晚期王鉴顿首
此札讲述的是王鉴延请名医为其内侄女治病。
王鉴《仿黄公望烟浮远岫图》
清 王鉴 仿黄公望烟浮远岫图
台北故宫藏
图中敷色浓艳,皴染分明。色彩富丽的画面散溢出清雅灵秀的气息,令人眼目一新。
王鉴的艺术天赋很高,不只专擅水墨山水,对设色画亦驾轻就熟,其中又分青绿、浅绛两种风格。王鉴的青绿山水多题“仿赵令穰”、“仿赵伯驹”、“仿赵孟頫”,因为“三赵”的青绿设色法别有特色,他们在宫廷院体青绿画法中融入了文人画的书卷之气。董其昌对“三赵”的创作手法推崇备至,王鉴早年曾得到董氏亲自指点,耳儒目染,深受启发,后精心习练青绿山水,终有大成。王鉴所谓的“仿”并非简单地模仿笔墨技巧、构图布局,而是重在体味“三赵”去以往青绿山水之俗艳,使之另具雅淡气质的创作思想,然后施之于画幅上,令其画独存灵逸之趣。王时敏尝称他“以穠丽为宗,然高华秀逸兼而有之”,确是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