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华清池(上)——西行散记(42)
华清池位于西安临潼区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华清池是历代帝王游幸之地,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骊宫。秦始皇时,以石筑室为宇,故更名“骊山汤”。汉武帝时,隋文帝时都重加修饰,建为离宫。唐太宗时在此新建宫殿楼阁,取名“汤泉宫”;唐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的诗意,定名为“华清宫”。又因此处以温泉为特征,故又称华清池,沿用至今。
华清池以3000年的皇家园林史和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而享誉海内外。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基础上经多次修缮、扩建及发掘复原唐代遗址后形成的,面积仅为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华清池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5年华清池与骊山两大景区合并,升级称为“华清宫”。2020年9月20日,我们雨中游览华清宫。
我们从西门进入华清池,眼前的九龙湖烟雨茫茫,正前方的“飞霜殿”雨雾中朦胧一片,成了“飞雨殿”。据说,每到深秋季节,降霜之时,由于九龙汤内水汽蒸扬,从而使寒霜飘浮在空中,飞来飞去,迟迟不落,所以取名飞霜殿。东西为两个配殿,分别为沉香殿和宜春殿。
碧波粼粼的九龙湖宛如瑶池仙境,湖中有堤(九龙桥)横贯东西,堤西为晨旭亭,东为晚霞亭,与湖南岸的龙吟榭相映成趣。沿湖四周殿宇对称,廊庑逶迤,龙桥横亘,柳荫匝岸,令人赏心悦目。
我国已知温泉达2700多处,独华清池温泉以芳香凝脂、动人故事名冠诸泉之首,有“天下第一御泉”的美称。唐御汤遗址发现于1982年,在清理唐代建筑遗址时,发现了五座汤池遗址,同时出土文物 3000 余件。1990年在遗址上建成了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
海棠汤,因为其平面酷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因它专供杨贵妃沐浴,又得名“贵妃池”。“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正是其景的写照。
莲花汤,又叫御汤或九龙殿,是专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汤池。这个汤池下面是八边形,池中有两个进水孔,并装有双莲花底座,比贵妃池多了一个,装饰有汉白玉雕成鱼、龙、飞燕,还有双莲花座置放于池中。
星辰汤是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汤池,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御用汤池。原址上面及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故名星辰汤。考古发现,此汤池遗址下边还有西周和秦的汤池遗址。
太子汤系用砂石和青石混砌而成,长5.2米、宽2.77米,残深1.2米,池上殿宇为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的单层建筑。先后有李承乾、治、忠、弘、贤、显、旦、重俊、隆基、瑛等十位太子在此沐浴。
这里是温泉水源处,华清池温泉一号出水口,骊山温泉的形成是雨水沿构造破碎带渗入地下,在不同深度的岩层中储存起来,由地热增温效应形成热水,再向上运动,由断裂通道涌出地面形成。这里水温终年恒定在43度,总流量每小时达112吨,温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的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等都有很好的疗 效,极适宜沐浴。
尚食汤是唐玄宗李隆基为随侍温泉宫的内官修建的沐浴池。位于星辰汤以西15米处,平面呈长方形,二层台式,面积约30平方米,全用青石砌成,由一石梁分割成东西两池。
史载,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在骊山温泉营建汤泉宫(后称华清池),工程历时四年。竣工后,李世民率文武百官驾临汤泉宫,并在御用的“星辰汤”里享受了温泉浴。沐浴过后,李世民亲笔书写了一篇短文《温泉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