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日本的国宝更像国宝,我们的玉皇庙你都不知道

第6期
玉皇庙的神仙

当我在京都看到三十三间堂的时候,

也许因为文化自信不够,

竟为我们没有能和她媲美的地方感到一丝悲哀,

心里暗想着平遥双林寺与之不相上下。

直到我在《唐风宋雨》这本书里遇到玉皇庙,

才坚定了在中国广袤土地上,

有许多语言难以形容的精彩所在,

她们是谁都无法超越的稀世国宝,

却不为人所知。

▲三十三间堂确实很美

但对许多在国内对古迹、宗教毫不感兴趣的国人

来到这里就把她当成必须打卡的景点

感到一丝费解

为什么说日本的国宝更像国宝呢?

也许是因为那坚定的仪式感。

所有人进入三十三间堂都要脱鞋换上洁净的鞋套,

大殿内很安静,

大家秩序井然地排队参观。

摆着各种纪念品的桌子后面有写着一手好字的和尚,

专门为游客写纳经帖。

▲三十三间堂以体量巨大的建筑

11面千手千眼观音像、1000座观音立像

二十八部众立像、风神雷神像

闻名遐迩

我在三十三间堂获得的震撼

直到半年后来到玉皇庙才被打破,

面对超凡脱俗的二十八星宿像,

燃起甘愿为了保护她们而牺牲的热血,

所有语言都已苍白。

这样一个国宝隐匿在晋城边上的一个小村落里,

开着导航也不易找到。

安静的庙宇,三三两两的游客,

仿佛是个被遗忘的世界。

玉皇庙具体创建年代不详,

现存建筑基本保持宋元时的风格。

庙内尚存253尊彩塑,

壁画210余平方米,

还有失传的孔雀蓝琉璃构件。

千百年来,

无论社会发生了多大变化,

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年月,

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三日,

当地百姓都会去玉皇庙祭拜神主。

历代官府对玉皇庙尽责尽力,

特别应该记住的是1946年刚解放,

县长杨辛克带领2000民兵、

随陈赓部队远征豫西的同时,

仍派专人看管玉皇庙。

杨辛克是一个很有学问的湖南籍县长,

对二十八星宿十分关心。

当时没有编制之说,

只派人专管。

于此来说,玉皇庙是幸运的,

后世能看到她的我们也是幸运的。

▲玉皇庙成汤殿里有多个

被宽大龙袍裹着的木像

看起来神秘而诡异

其实是当地人每年要将他们搬出殿外求雨

为了避免麻烦龙袍就一直没再脱下来

千年风俗延续至今

当地还有一个传说。

1966年11月的一天,

上万名红卫兵分三路要去玉皇庙“破四旧”,

路上突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

红卫兵只好罢休回家约定改日再来。

结果第二天中共中央下达了文件:

谁敢破坏府城玉皇庙,

谁就是现行反革命分子。

中央下文保护玉皇庙据说是因为,

当年许世友在此作战,

因寡不敌众陷入绝境,

一晚突然出现大队人马帮他取得胜利。

后来才明白这是玉皇庙出的神兵啊!

中国古代有许多厉害的雕塑家,

可是我们更习惯称之为工匠,

没有名字的工匠。

工匠被视作皂隶(古代的贱役)之师

这是中国的一个旧传统,

离不开工匠,

也看不起工匠。

但这二十八尊塑像的作者我一定要称其为雕塑家,

称其为大师。

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

二十八宿像是刘銮的作品。

其实基本可以断定不是刘銮的作品,

是宋代当地匠人的作品

(具体推敲过程在此不赘述)。

晋城古称泽州,

自秦汉时手工业就非常发达。

在晋城城市周边(原泽州县)的村庄,

素有“九头十八匠”之称,

带有“匠”和“头”字的村名50多个。

完全不用请千里之外的刘銮来塑像,

而且民间庙宇也不一定能请得动他。

刘銮说的盛行可能源于中国乡土文人

“借先贤以自重”的传统。

但鉴于刘銮说的根深蒂固,

特在此对刘銮做一番解释。

关于他史料不多,只能做管中窥豹。

话说刘銮又名刘元,

生于1240年(金)的天津。

长大后做了官,

绘画雕塑兼长,

当时留下了许多作品。

刘元年少时长期侍奉一位掌管朝延符录图谶的

青州杞道录(姓加职务的称呼),

并拜杞为师。

杞道录传授给他多种艺术,

雕塑、绘画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后来他不仅能独立操作,给许多名刹塑像,

而且还能领作。

年纪轻轻就学成出师了。

至元七年(1270年)元世祖忽必烈令阿尼哥

(忽必烈的匠人总管,称为国公)

监修北京护国仁王寺,

并招奇工来从事雕塑,

有人举荐刘元,被忽必烈采纳。

他在工作期间,

又向阿尼哥学习西天梵像塑造艺术。

他将彩绘泥塑和夹纻等传统中国雕塑技艺

在元大都发扬广大,

并与尼泊尔造像技艺相结合,

成为他一生最大的成就。

▲北京白塔寺内的阿尼哥塑像

刘元成为雕塑界的“网红”后,

也成了皇帝的御用塑像师,

没有皇帝批准,

他就不能随便塑像。

《元史》还专门为他立传,

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国史”立传的中国雕塑家,

“至元中,凡两都名刹,塑土、范金、抟换为佛像,

出元手者,神思妙合,天下称之。”

刘元还成了后世称颂膜拜的对象,

乾隆皇帝曾作诗《御制天庆宫像元刘銮塑诗》

赞赏刘元:

“南雕北塑古所传,大都神塑犹存元。”

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六日,

刘元徒弟张提举为兴和路寺

塑马哈哥剌佛及伴绕神像等,

此时的刘元已经是八十岁上下耄耋之年,

仍然没有退休,坚守岗位发挥余热,

可见其作用之大几乎无人可替。

▲尼泊尔纪念阿尼哥的邮票

可惜我们的刘銮几乎没有什么现实的纪念

鲁迅先生在给许寿棠的信中说:

中国文化根本在道教。

玉皇庙道教雕塑勾勒出了一个宏大的神谱结构,

并严格按照宋代的道教庙制设计。

北宋王朝建立,

中原大地归于一统,

宋王朝为了巩固政权,

借道家之口制造了天神降临的神签,

自言是玉帝之辅奉命下界护卫大宋。

宋代道教兴盛,

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固定下来。

玉皇庙的中心是玉皇殿,

东西两侧分别为三垣殿和四圣殿。

东西廊庑为十三曜星和十二辰及二十八宿。

三垣殿塑有三垣神像,

三垣是古代天文学的星座名词,

在道教中称三官,

即天官、地官、水官。

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四圣殿塑有天篷、天猷、黑煞、真武四像,

他们是北极紫微大帝的四员大将。

▲玉皇殿内景

塑像风格和晋祠宋像相似

玉皇庙最精彩的当属二十八宿像

二十八宿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用来观察

天体经纬度和四季运行的二十八组赤道星座,

古人把二十八个宿归纳为四个星区,

并冠名东方青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每一个方位星区为七宿。

唐初五行家袁天罡把二十八宿与

二十八种动物联系在一起,

并在每个星宿名下分别缀以

日、月、金、木、水、火、土,

星座的名称由原来的一个字变成了三个字。

玉皇庙中的二十八宿星像

是人物和动物形象的结合,

这在中国还是首例。

轸(zhěn)水蚓

她的表情非常耐人寻味

配合不同光影看到的是不同情绪

称得上是东方的“蒙娜丽莎”

翼火蛇

星日马

鬼金羊

女神们的曳地长裙、宽袖长袍

增加了肢体语言的丰富性

宋代妇女裙子的长袍

和约束裙带都是垂得长长的

真是“坐时裙带牵纤草,

行即罗裙扫花落”

参水猿

她悠闲地抱膝扭头

向右上方欣赏着鬼金羊手里托的娃娃

她的眼神出女性的慈爱

略含窃笑的表情意味深长

毕月乌

胃土稚

二十八宿中男神皆穿襦袍

襦袍是文化的象征

胃土稚随意盘起一条腿

带起了襦袍下摆,裙衣简约

像是一幅画

画家以少驭多

寥寥几笔就勾出重叠之美

康德说:线条比色彩更具审美气质。

中国画是线的艺术,

利用光线艺术使作品疏密有致、跌宕顿挫。

雕塑家孙振华先生说:

宋人在美学上、艺术上是文人气的,

敏感、细腻、秀婉、缠绵,

从外物走向内心,

注意个性化的情感意绪,

是这一时代艺术的重要导向。

奎木狼

《西游记》中的黄袍怪便是奎木狼变化而成

后来在犀牛精那一集中

还作为四木禽星(角木蛟、斗木獬、奎木狼、井木犴)

之一帮孙悟空捉拿妖怪

室火猪

二十八宿的色彩头发也是制造气氛的一绝

古人遵循着阴阳五行的变化

冷暖深浅、主次相配

纵然色彩繁多,但协调有序

室火猪肌肉粉白色,头发红色

彰显了他的个性

这些远离生活的修饰没有使人感到不自然

反而突显了形象的理想性

虚日鼠

塑造的是一位少女形象

身穿嫩绿色外衣,郁金色绣花罗裙

斜睨的眼神、引颈凝视的神态

很像一个童心未泯、玩性十足

又十分安静的乡村少女

她在逗玩一只小老鼠

俯拍的角度很有趣味

可见古代雕塑师的严谨表现在各个角度的美学效果上

看着她想起李清照的《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牛金牛

箕水豹

她似乎正在与身旁的斗金牛交谈

突然间左边的心月狐左手向上指的方向好像有动静

箕水豹情绪受到牵动

瞬间转移了注意力

耳朵听着右边

眼睛顾及左边

这刹那的动作被固定了百年

但如今看依然觉得她马上会继续动起来

左中右三尊塑像形成了情感的迭加与重合

二十八宿中九尊女像除两尊披肩发

其余皆为高髻花冠

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说:

妇女花冠起于唐代,

盛行于宋代。

宋代花冠则用罗帛仿真花做成。

宋人尚高髻,

上高直耸,高及三尺。

心月狐

氐(dī)土貉(mò)

二十八宿造像是宗教的艺术,

但同时也把世俗的人情、自然界动物

以及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加以融合渗透,

用艺术的手法凝固在一百多平方米的空间中。

雕塑师还充分利用了诸种形式因素、透视原理、

结构美学、情感照应,

突出强调了整体的完整感。

同时又通过高低起伏的穿插、

动物间的伸缩避让等节奏,

随着明暗形体的推移,

产生了整体气势上的运动旋律,

给人以丰富的视觉变化。

角木蛟

2006年7月,角木蛟惨遭身首异处横祸

盗案至今未破

这是文物盗窃猖獗年代的一个小小缩影

亢金龙

还记得《西游记》中帮孙悟空顶开黄眉大王金钵的神仙吗

就是亢金龙

在电视剧中形象是头上有犄角

这一集中二十八宿集体亮相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尊塑像

她是九尊女神像中唯一采用发怒表现手法的

飞动的头发向上冲起

带动两个大耳环在虚拟中大幅度晃动

似乎与胸前的璎珞和胸花碰撞

房日兔

尾火虎

斗木獬

女土蝠

危月燕

如果你记得《甄嬛传》里的“危月燕冲月”

你就不会对他陌生

二十八宿神像采用夸张的手法,

通过加大腰部与大腿之间的倾斜度,

以及向前微倾的躯干,

使增高的人物处于似坐非坐、似蹲非蹲、

时空交叉式的视觉感受中。

产生一种人物就要站起来的运动感,

一种人物将要和你交流的意味感,

一种呼之欲出的生动感。

壁水獝(xù)

娄金狗

昴日鸡

《西游记》里的昴日星官大家一定不陌生

出现过很多次

蝎子精的克星

母亲是毗蓝婆菩萨

用儿子眼中炼出的绣花针灭了百眼魔君

觜(zī)火猴

井木犴(hān)

柳土獐

是一位武将

本该戴战盔的头上却束着一方丝巾

四边绣着非常讲究的纹饰

英雄豪放的柳土獐瞬间有了平民气质

雕塑师利用宽衣广袖增加了动作的节奏性、灵动感

具有浓郁的文学气息、绘画气息和音乐气息

袖内似有可见之臂力

袖外似有无形之余波

二十八宿奋袖、振袖、挥袖、拂袖等动作

使一百多平方米的廊庑殿里充满了气流

张月鹿

雕塑师利用临窗的特殊位置

让他能看到窗外风景

又和窗台下伸出的鹿头形成呼应

窗外灿烂的阳光反射与室内冷暗的光线衍散

通过对比增强了感染力

二十八宿神是泥态,

却展示了人格和人情

正如李泽厚先生说,

这“格”高出于当时的政治品操,

也并非儒家的那些伦常标准,

而是渗透了庄子那种“独立无待”的理想人格。

这“情”不同于一时的感伤哀乐,

也不是庄子那种无情之情,

而是渗透了儒家的人际关系、

人生感受的情。

这“格”与“情”在二十八宿的神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十八宿如诗如画如戏

这些美丽动人的塑像虽是模仿生活常态的瞬间,

塑造的却是人思想的深刻之处。

是愉悦时的伤感,

是优雅时的质朴,

是调侃时的坦诚,

是愤怒时的怜惜,

更是那一唱三叹的上党腔,

酸甜苦辣平常日的高度提炼。

除此还有关帝殿、六瘟殿、蚕神殿等。

道教神的组成很有意思,

它与百姓的生活有一种对应关系。

似乎只要人们有需要,

随时都能造出一个神来。

200余尊塑像,

这里只说了其中很小一部分,

资料来源:《唐风宋雨》,赵雪梅 摄影/著。感谢这本书,非常非常漂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