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大脑”催化上海“高智商”|十九大系列报道之三

城市是拥有“智商”的生命体。

乔尔·克特金在《城市的历史》中说,“城市”不只是摩天大楼的陈列展览,更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地,连接每个时期独领风骚的城市,是一部世界史的缩影。

近300年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城市的生长、发育、变化之快,远超人类想象,在地球的不同纬度,因文明不同存在着不同的“城市生命体”。

与人类一样,不同生命体之间有着不等的“智商”,而保持一座城市的“高智商”,使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持久竞争力的秘诀永远是科技与创新。

东方明珠—上海,自开埠以来便是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大都市,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上海成为融合中西方先进文化的现代版中国的代表城市,人类的智慧在这里激发与聚合,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日新月异。

与这座城市一起嬗变的还有上海电信,电报、电话、拨号上网、ISDN、ADSL、光网;2G、3G、4G、5G、物联网……运行速度越来越快的“血管”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大脑供血。尤其是这五年来,上海电信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网络升级和重构,上海成为“宽带第一城”“千兆第一城”,用户平均接入带宽超过80M,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走出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第一步。

如今,上海将自己的目光望向了2040年。根据规划,23年后,上海要成为一座卓越的、综合性的全球城市,“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以信息化应用为支撑的智慧城市,将成为实现“2040上海”目标的催化剂,而上海电信将继续与之同行。

1

万物互联:上海更“聪明”了

智慧城市是一座万物互联之城,是一座泛在之城。在上海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到摩天大厦,小到家庭电表,都是这个机体中的一分子,以前它们只能默默地倾听人声、雨声、歌声……如今,通过传感器和上海电信的物联网,它们终于可以“说话”了。

浦东软件园张江园区内,绿树成荫,小径曲折,两旁的路灯就藏在这一片绿意之中。但你知道吗?这些路灯非比寻常,在浦东软件园的“智慧园区全景指挥中心”屏幕上,每盏智能路灯运营状态都会实时呈现,并且能够远程开关、调节亮度、自动报警,这就是上海首例落地实施的NB-IoT(窄带物联网)智能路灯应用项目。在每盏路灯里,都有一张物联网卡,通过它,路灯仿佛有了“生命”,不仅“听话”,还将自己的“健康状况”实时上报,以便于指挥中心维护。

在上海,变得“聪明”起来的不仅仅只有路灯。水表、窨井盖、公交车站,都因为装了一颗物联网的“心”,让自己不再“孤独”。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利用传感技术、智能技术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自动、实时、全面透彻的感知,建立一座“泛在”的城市,正是智慧城市建设中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一步。所谓“泛在化”,是指网络不仅仅是在人与人之间,更在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交流,也即“万物互联”。

如果说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乐章”是建设一张高速、智能化网络,那么,在“第二乐章”里上海电信为上海打造的是一个万物相连的大脑神经元系统。

五年间,上海不仅成为全国网速最快的“千兆之城”,也是物联网规模化项目落地最多的城市之一。

早在2011年,上海电信就打造了中国电信第一个物联网项目“安吉星车联网服务”,通过与通用的合作,为通用旗下的“凯迪拉克、雪佛兰”提供基于中国电信CDMA网络的通信服务,截至目前活跃用户超过了250万。

2015年起,上海电信根据集团战略部署计划,积极推进物联网业务落地。依托集团公司部署的“物联专网+IoT全球连接管理平台”,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公共事业、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等方面,重点推进CAT1(4G单模低功耗)以及NB-IoT(窄带物联网)的部署。截至2017年6月底,上海电信已建成NB基站超过2500个,并在上海地区率先商用。

如今,上海电信协同各产业链合作伙伴,已实现在电力抄表、智能燃气表、巴士公交车联网监控、驾校车联网管理、智能路灯、智能停车、4G智能POS、水质监测、车载后视镜等30多个细分行业的商用。

2

“云”朵飘飘:上海更有爱了

生活在智慧城市中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建设一座智慧城市并不是简简单单添加许多硬件设施,而是将信息、资源、服务、环境通过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智慧高效,所有应用和服务润物细无声,你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但却触手可及。

医院永远是最繁忙的地方,在上海的一些三甲医院,到处可见拿着CT影像片,面露病容的转诊病人,对于疑难杂症来说,CT、核磁共振等高精度的医疗器械检查是确定病灶最精确的方法。以往病人只能带着这些片子四处奔波,或者在不同的医院重复检查。

在多年信息化建设之后,上海作为国内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不少医院的信息化水平甚至在国际上都首屈一指,但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始终是一个难解之题,究其原因,并非仅是医院故步自封,海量数据传输所需的存储、带宽才是最大的限制。

2015年,依托自身的宽带网络、云资源和服务优势,上海电信推出了影像云平台,向医疗客户提供医疗影像数据归档、存储、影像调阅与后处理等在内服务,院方可以将医学影像资料存储在云端,降低了一次性建设成本,同时也减少数据维护负担。

更重要的是,电信通过影像云架起一座桥梁,使得不同医院之间的数据能够流通,同时为患者与专家的无缝对接提供了平台,这样使得宝贵的医疗资源能得到更有效利用,病人也能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如今,上海电信已经在为市/区二级卫计委、医院等医疗单位提供医疗影像云服务,覆盖长宁、松江、金山等区卫计委、奉贤区中心医院医疗联合体以及瑞金、东方等8家三甲医院。

五年来,利用信息化、移动化新兴技术,上海电信为70多家二级、三级医院及40多家社区医院提供无线数字医疗、社区医院等应用,目前用户达1.3万。

另外,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上海电信与市教委、各区教育局密切合作,推动电子书包、翼机通等智慧应用,服务用户数近3万;成功实施闵行区云录播项目,后续又拓展市教育云、奉贤智慧教育云平台、宝山教育备份云等教育行业云项目,目前已为全市5个市/区教育局提供教育云服务。

3

大数据:上海更会“思考”了

智慧城市的“大脑”,不仅仅是会听、会说话,还必须会思考。随着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加入,传统的标准、统一的信息服务已无法适应快速更新的需求发展。大数据的最终目标,是人工智能。

“您目前违法停车已被电子警察记录,请尽快驶离现场,不要影响道路通行。”在一个看似没有警察的路口,一位车主心怀侥幸地停下了车,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两分钟,他就收到了交警的电话通知,让他尽快驶离现场。

智慧交通是城市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部分,在2016年开始交通大整治中,上海市民突然发现,交警部门的眼睛里“糅不得沙子”了,各种智能设备的应用和黑科技的应用,违章成本大大提升。

上海市静安交通勤务指挥平台在全市率先启用的“交通违法监控智能识别装置”,仿佛一双隐形的“眼睛”时刻监视着来往的车辆。上海电信设计的这套智能识别装置,利用大数据技术,让系统综合分析画面内车辆运动轨迹、静止位置和时间判断,并且通过多种数据“算法”来实现对多种交通违法行为的自动识别。

通过物联网,万物相连,曾经的“哑城市”正在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上海电信不仅仅帮助它们“说话”,还在努力读懂它们,将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和可视化都做到一体化,将数据变成了信息和知识。

4

线上政府:上海更高效了

政府,是城市的管理者和服务者。“互联网+”时代,线上政府是智慧城市管理运营服务中心,通过搭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政府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是智慧城市“大脑”的真正指挥者,是智敏化城市的创造者和执行者。

打开上海崇明区官网,点击进入“政务大厅”,你可以在这里查询“户籍办理”的办事指南,也可以直接在网上申办一家网吧,或者自助生成并填写一张护照申请表格……教育科研、就业创业、婚姻登记、准营准办等等涉及个人或者公司的诸多政府服务,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甚至直接办理。其背后,是上海电信为崇明建设的“政务云”。

把各部门的数据简单地储存在一个平台上并非政务云的终极目标,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才是政务云价值最大化的体现,这样百姓才能真正享受到一站接入式的全方位服务。比如,通过政务云,所有应用收集到的数据被统计、分析之后,可以提炼出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各部门据此执行。

今年3月,上海电信成功中标上海市政务云项目,提供从机房基础设施、网络、云基础平台、整套政务云安全与运维服务体系,以及应用系统迁移等一揽子服务。截至7月30日,上海市政务云项目已成功上线五个委办局、九个业务系统,包括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等大型业务系统。

融合之后的智慧城市,更强调开放、整合、协同的城市信息化架构,发挥城市信息化的整体效能。随着市民对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服务需求的快速释放,政府内部相关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将越来越成熟,通过构建多元化惠民体系,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