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名家—王勇作品选登
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选登:沈鹏先生题,今日美术家:徐里先生题,長明艺术工場:冯远先生题
著名畫家王勇作品赏析
写生篇
图为王勇先生
主持人语:
蔡成刚
王勇的山水画语言
一传承与创新的践行者
和王勇相识还是2007年在炎黄艺术馆举办的中央美院教授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师生毕业展上,当时看到有幅作品让我眼前一亮,经询问著名画家王佑学先生,得知这幅作品的作者名叫王勇,后又陆续参加了他的荣宝斋十人展,又到广东中山、山东莱芜参加了他的个展,对他有了更深的印象。
近些年来,我对王勇的方方面面比较关注,沟通交流较之以前也多了起来,对他也有了更深的解读。他不但在诗词歌赋的平仄韵律上颇有研究,在书画印上也颇有造诣。诗词经常参加中外交流吟诵,书法行楷特别是蝇头小楷让人钦敬,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均都有涉猎,制印更是方寸之间方显大千世界,刀去留痕,独具匠心。
王勇对艺术有一种执着的追求,数十年来,他一直深入到太行深山采风写生,孜孜矻矻的吮吸着太行之大美,吮吸着那千变万化的山山水水,吮吸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汲取着通过写生带来的充满激情的创作灵感。
我们知道,中国山水画写生并不是以形貌高低为目标,应该强调的是风神逸气。在山水画中,山川景致离不开人文因素,包括色彩给画家的现场感受,及取舍"为我所用"无不与自身“文心”相关。我们注意到,王勇写生看重的是写生作品能展现出的独特视域、性情气度和精神学养,这也是他认为的"气韵生动",即写生作品的韵律感和生动性。
在写生中,王勇注重把已经掌握的传统笔墨语言的各种因素表达出来,但在具体形态的表现上不受具体造型束缚,而是以传统符号为主,以自我意识为导,对现实场景细致入微的观察,而在构图中进行大胆的取舍,表现出画家的现实感受与气韵生动的写生作品,让画面与观者产生共鸣,既有亲切的置身自然的现场感,又符合民族性笔墨表现的审美情趣,从而实现对传统再认识的重要目的。
艺术的表现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就给创作主体以无限创作动力和课题。面对自然景观,王勇把作品要表现的、想表现的,怎样“师造化”,怎样取舍这些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他首先对写生的场景进行全面观察,选择有代表性的景致,以自然之性灵和意境营造作为艺术表现的关键,力求表现出对象的形质特征。在写生作品中,既要表现出现场实景的感受,又不要去和现实完全对应,要选择一个独特的观察角度,对自然景致了然于胸后再立意构思,要有对景创作的艺术意图,更要有“诗情画意”的意境营造手段。同时,写生时还要注意画面整体关系要明确,主次分明,取舍大胆,这样既保持了现场感,又比较好地把握住画面的统一性,使笔墨关系和谐一致。另外,还要注意笔墨的松紧和虚实关系,明白之所以“松”是因为有“紧”的衬托,故“松”、“紧”关系的把握是写生画面是否耐看的直接途径。“松”与“紧”、“虚”与“实”是画面处理的必要手段,艺术水平高低的区分往往即在于此。
品读王勇的作品,我注意到,他的水墨山水和青绿山水都驾驭的非常好,但他的水墨山水最具特点,他的积墨法,山石树木多次皴擦渲染,墨色浓重,但浓重中又有细微的深浅变化和巧妙的明暗对比,并透露着导师贾又福先生的影子,作品中大部分轮廓与皴染浑然一体,又留出高光和坚实的轮廓,形成了墨丰笔健,浑厚苍秀沉郁的画风,他把笔法墨气,丘壑气韵融为一体,并以创造丘壑为重,气势自然而苍劲深厚,以浓淡不同的厚重颜色,刻画出一种厚重浓淡、苍茫大气、云烟氤氲、沉雄郁茂的风格。
中国画论阴阳、虚实、明暗,与西画论明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画的阴阳解决的是局部立体结构与层次的关系。
观王勇的山水画,近些年来,他的风格和画风正在逐渐显现,作为院校的教授,在教书育人和绘画艺术方面,他选择了同步前行。他说:“我要用眼睛和心灵去探寻着美的踪迹,用画笔去表现我所感悟到的自然之美,因为大自然之美等待着我们去探寻,而先贤期待着我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践行和发展。”
我注意到,王勇他的作品不拘泥于对作品外在形象的描绘,而是借鉴传统的笔墨进行高难度的独到的个性化探索,且正在有着自己的语言和符号。
这些年,王勇身在有着厚重传统文化的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躬耕履职,笔耕不辍,不断地传承着践行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绘画艺术,因为他深知薪火相传,我们的路还很长,努力,永远在路上。
主持人:中博藏(北京)博物馆专家,《今日信息报社》原副社长。
辛丑秋月于长明居
以生生之物 写物之生生
一周宗亚
王勇山水画的成功在于他追求的是艺术之“大道”,而又不忽视绘画之“小道”,正所谓“尽精微而致广大”。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但若无常道,道将焉存?老子又曰:“道法自然”, 故宗炳曰:“山水以形媚道”。明代画家王履直言“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王勇深明此道,早已把寻“道”之路指向了伟大的自然,和写生接下了不解之缘。
从宗炳的“身所盘桓,目所绸缪”,到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再到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等观点中,可见师法自然即写生对画家的重要性。王勇是把写生和艺术规律有机结合进行的。他的画既有出处,每一景物皆从自然写生中得来,但又和“原型”相觑甚远。观赏他的画,一眼就能看出是素有铜墙铁壁之称的太行山风光,但又很难指出是这个或那个景物。总之,它是太行的山水,更是画家心中的山水,可谓“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指它没有脱离活生生的自然风物;说“陌生”指的就是画家的艺术创造了。可以说后者对作品的成败关系更重大些。几千年来,山还是那山,水仍是那水,但到了画家笔下,就因其艺术修养、性情及审美取向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也许就是艺无止境的根本原因吧。
王勇的山水画很多作品直接完成于写生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风格。他没有把写生和创作割裂开来,以创作心态对待写生。详察其形貌,又似很随意而作,绝无刻意于形体之嫌。如此完美的画面境界,非深谙艺道、博古通今、参悟生命本质者莫能为之。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是情感的宣泄,以情动人,画也不例外。王勇的画作,笔墨间充溢着对生命、生活和自然炽热的爱。品赏王勇的写生画作,你会发现那真挚、丰富、细致的情致,是依托于自然景物之中的。他的情语与景语是浑然一体的,情动之于景而托之于景。概言之,王勇山水画是“物境、情境和意境的统一”。 《易》曰:“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还是让我们走进画家的作品吧:那无声的画面定会告诉你许多许多……。
周宗亚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
2021年10月7日于泉城
王勇,字依石,天赐,号洙泗散人又号泗上散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画家,曲阜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孔子国画研究院院长,太行艺术大联盟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