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后,他们终于火了!

随着《攀登者》的热映,

一段历史被重新提起,

一群人也回到我们的视线。

59年前,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

成为首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人类。

44年前,国测一大队测出

属于我们中国人的珠峰高度。

这两个「第一次」

或许初见时,并不觉得特殊,

但当你真正了解这背后的故事,

才会明白,

那是怎样的荡气回肠,

那是怎样的可歌可泣。

01

海到尽头天是岸

山至高处人为峰

电影中有人问了这样一句话:

“为什么登山?

登山能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吗?”

或许,登山解决不了吃饭问题,

但是,登山要解决的,

是比吃饭更重要、更有意义的问题。

上世纪50年代,

因为珠穆朗玛峰的归属问题,

中国和尼泊尔进行了谈判。

我国提议将边境线划在珠峰顶峰,

尼泊尔却表示,

珠峰只属于已经登顶的他们:

“你们连珠峰都没登上去过,

凭什么说它是你们的?”

一句话,触到了我们的底线。

这山,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征服。

攀登珠峰有多难?

即使是现在,

在科技先进、物资充足的情况下,

攀登珠峰出现伤亡,仍是常有的事。

更何况是经济、科技、人才

全都落后的60多年前。

1953年,尼泊尔是从珠峰南坡登顶,

而我们,必须从中国境内的北坡上山。

但是,此前却从未有人成功过。

北坡难南坡易,

被人们称为“死亡之路”的北坡,

山势更加陡峭,天气更加极端。

就连经验丰富的外国登山家也称:

“从珠峰北坡根本无法登顶。”

放弃?

事关尊严,涉及主权,

我们必须寸土不让,决不认输。

1960年2月,

一支平均年龄24岁、

由214人的登山队组成了。

工人、农民、解放军、教师、

学生、机关干部和科研人员,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

都从未接触过登山运动。

登顶,难上加难。

苍茫的喜马拉雅山脉,

白雪皑皑,壮丽华美,

可同时,它也暗藏杀机。

3月,登山队向山顶出发。

为了保存体力,

先遣队在5400米、5900米、6400米

分别建立了三个高山营地。

到达7000米,登山队建立了四号营地。

随着海拔越来越高,环境越来越恶劣,

开始逐渐有队员牺牲。

到达8500米,突击营地成功建立,

可他们却遭遇了严重的暴风雪。

一名教师因脑溢血去世,

全队50多人冻伤。

伤势较轻的,冻坏了手指,

伤势严重的,整条胳膊都需要截肢。

曾经,浩浩荡荡的214人,

如今,能继续的只剩下不到20人。

昨天还相互打气的队友,

今天,就再也无法说话了。

高山雪地的严寒,变幻莫测的天气,

对死亡的恐惧,对已故队友的悲痛,

这些,时刻都在折磨着剩下的人。

他们没有退缩,

因为他们的身上,

背负着更重要的事情。

登上去,活着回来。

成为他们唯一的信念。

02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北坡8680米,

令登山者谈之色变的「第二台阶」

是冲顶的必经之路。

「第二台阶」相对高度约30米,

岩壁陡峭光滑,

平均坡度在六七十度左右,

几乎没有攀登的支撑点。

据传,英国登山队17年7次挑战失败,

都是栽在了这里。

外国登山者称这里为:

“飞鸟也无法逾越的地方”。

走到这里,登山队只剩下了4个人。

雪地极寒,氧气稀薄,

他们平均每人负重14公斤,

身体仿佛随时都能达到极限。

这个时候,说话已经成为难事,

他们之间,只剩下喧嚣的风声,

和无声的支持与陪伴。

在「第二台阶」顶部最后的地方,

岩壁愈加陡峭而光滑,

他们相继尝试攀登,却都摔了下来。

最后,刘连满提议搭成人梯,

他做人梯底座,屈银华踩在他肩上,

向岩壁打进钢锥。

为了避免登山靴底部的钉子扎伤刘连满,

屈银华主动脱下了登山靴,

由于穿着袜子会打滑,

屈银华决定光着双脚。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

屈银华攀上了「第二台阶」。

可他,却因此冻坏了双脚,

下山后就切除了十个脚趾和脚后跟。

紧接着,

贡布、 王富洲、 刘连满相继登了上来。

这仅仅4米多的高度,

竟花了他们3个多小时。

《攀登者》预告片中,底部布满钉子的雪地靴

由于长时间开路和搭人梯的消耗,
刘连满的体力越来越差,
高山反应也越来越严重,
他开始频繁摔倒。
在8700米处,
他摔倒后再也站不起来了。
其余三人将刘连满安置在安全的地方,
随后,继续出发了。
就像他们曾经约定的那样,
“就算最后只剩下一个人,
爬也要爬上去!”
刘连满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
视线变得越来越差,
登山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为了避免出现意外,
他们只能爬着前行。
8830米左右,
三个人的氧气全部用完了,
食物,也早就吃光了。
回去?或许他们从未想过这两个字。
人都到了这里,怎么可能放弃。
在这里折返,其他人不会怪他们,
但他们自己会原谅自己吗?
此时此刻,
必须登顶的信念支撑着他们。
他们艰难地,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终于,他们成功了。
1960年5月25日,
北京时间4时20分,
王富洲、屈银华、贡布
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峰。
这是第一次,
中国人站在了珠峰山顶,
也是第一次,
人类成功从珠峰北坡登顶。
他们,向全世界展示了
中华儿女的英雄气魄。
王富洲、贡布、屈银华
15分钟后,他们下山了。
沿路返回,他们与刘连满会合。
大约十个小时之前,
刘连满看着三人远去的背影,
考虑着自己当前的身体状况,
他想,自己或许没希望下山了。
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
他要将氧气瓶留给队友。
他拿出铅笔,
吃力地在日记本上写下“遗书”:
“王富洲同志,
我没有完成任务,对不起人民。
这里你们留给我的氧气瓶和糖,
你们用吧,或许它能帮助你们早点下山。
把胜利的消息带给祖国人民,
永别了!”
王富洲三人回来后,
看到这封“遗书”和氧气瓶,
眼泪就止不住了。
这一刻,无需多说什么,
这份感动,是最真挚的,最纯粹的。
1961年10月5日,
中国与尼泊尔正式签署边界条约。
珠穆朗玛峰北坡主权归属中国。
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03
此生无悔入华夏
来生愿在种花家
1975年,中国登山队
再一次向珠峰发起冲锋。
这次,他们不仅为了登峰,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
对珠峰进行测绘。
或许你会问,
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么的意义是什么呢?
1975年以前,珠峰的高度
一直被外国的测绘机构垄断,
我国版图上的这一制高点
使用的也是他们的数据。
《攀登者》里有一句话,
“我们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
同样的,
我们自己的版图,要用自己的数据。
1975年,
国测一大队测绘队员
同军测和登山队员,
开始共同攀登珠峰。
在珠穆朗玛峰上,
他们背着三四十公斤重的仪器攀爬,
在零下40度的寒风中作业,
一测就是半个多小时。
两个月后,终于,
他们测量出了
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
珠峰的高度:
8848.13米。
这个数据,影响了世界整整30年。
掌握珠峰的高度和地质状况,
不仅在世界地理和地质学上意义非凡,
更是我国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象征。
在国测一大队取得卓越成就时,
登山队员们,也创下了壮举。
中国女登山家潘多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
潘多
中国登山队,
在攀登难度最大的「第二台阶」,
架设了一架近6米高的金属梯,
终结了「第二台阶」不可逾越的神话。
此后,从珠峰北坡登顶的每个人,
都要经过这架金属梯,
它也因此有了一个光荣的名字:
「中国梯」。

直至2008年「中国梯」被拆除,
33年间,
约有13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
通过它成功登上世界之巅。
中国梯
随着时间流逝,
这些事情慢慢成为历史,
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但是,
我们是不该忘记的。
我们每一次登峰,
展现出的不仅是攀登精神,
更是中国的骄傲和尊严,
更是中华儿女的满腔热血。
1975年,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句话: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我们想着明天午饭吃什么的时候,
我们的外交官,科学家,边防战士,
还有无数的无名英雄,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
时时刻刻守卫着祖国,
守护着我们。
中国外交天团
在我们为生活而苦恼时,
世界上有些国家却是战火不断,
他们的人民,
每天都在为生存而担忧。
《少年中国说》中有一句:
少年强则国强。
这何尝又不是,
国强,则少年强。
因为祖国强大,
我们得以安稳,无需流离失所;
因为祖国强大,
我们可以安心读书,不用担心战乱;
因为祖国强大,
我们才能专心工作,
从而,使祖国更加强大。

影视侃客:gudianmov

每天为你推荐

好看、有趣、诚意的经典电影

分享影讯、影评、电影音乐等相关内容

共同开启精彩的电影之旅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