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精粹】神机气立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一环(第118期)
神机气立学说
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一环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陈津生
“神机气立”作为一对相互关联的概念,最早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素问·六微旨大论》又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微。……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可以看出这两者一在内、一在外相互为用不可分割,共同构成表述生命活动产生与存在的概念。
当我们全面审视中医概念体系时,可以看到“神机气立”是仅次于阴阳、五行的高层次概念,也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神机气立学说的提出与确立是中医理论体系最终成熟的标志。
然而长期以来,这对概念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没有得到应有关注,如最早注释《黄帝内经素问》的唐人王冰,错误地将“神机”注释为“动物”;将“气立”注释为“植物、金石”。其曰:“夫毛羽倮鳞介,及飞走蚑行,皆生气根于身中,以神为动静之主,故曰神机也。然金玉土石,熔埏草木,皆生气根于外,假气以成立主持,故曰气立也。”由于王冰在《素问》注释方面的巨大影响力使得后世注家几乎无人对此提出异议,如明代的张景岳及近人郭霭春教授等均是如此。致使“神机气立”概念的真实含义长期淹没于历史的封尘之中。
今天发掘、整理这一学说,对于中医学术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为此我们从五个方面做一简要的说明:
一、天人相应思想的理论概括
天人相应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神机气立学说是天人相应思想的理性升华,它并不是将人体形态或某些生理功能,与自然现象作简单的类比,而揭示了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阴阳变化之间息息相关的实质。
(一)命——活动的本原
什么是生命本原?历来被称为宇宙之谜。千百年来人们为了解开这个谜,提出过许多猜想与假说。在这里,人类先验的想象与对实在的观测,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生命被当作实在的物质运动来加以研究;另一方面,人类又努力地去想象那些曾经发生过、而今后并不一定会再次出现的生命产生的初始过程。与西医学注重研究现有的人体生理活动、病理改变不同,如何认识生命本原?一直被看作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神机气立学说认为:生命活动从本质上讲是物质的运动,虽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但是它与客观物质世界是同一的,具有共同的变化规律。
《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的:“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的“器”与《周易》的:“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器”相同,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物质。—切生命活动都是以这个“器”为存在的基础,是其生长发育及精神活动的物质载体,如果这个“器”不存在了,生命活动也就停止了。
“器”是从“太虚”转化而来,“太虚”是所有物质的基础或前身。如:“太虚廖廓,肇基化元。”“太虚”是一种虚无的状态,如王廷相曰:“不可以象名状,故曰太虚。”然而无象并不是无物,“太虚”实际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正如张载所说的:“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王冰注曰:“太虚,谓空玄之境,真气之所充,神明之府也。真气精微,无远不至,故能为生化之本始,运气之真元矣。”
神机气立学说认为:生命产生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的:“太虚辽阔,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偬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驰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具体讲这个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由虚无的原始状态化生出阴阳:这就是《易经》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的过程。阴阳的形成是生命活动产生的基本条件。
阴阳形成后,进而聚集成各种天体。这就是《内经》所说的:“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的过程,有了天地才有可能产生生命活动。
天地之气相合,继而分为“阴阳之气各有多少”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部分。如果将天地看作是一个巨系统的话,那么它们就是六个子系统。这六个子系统的阴阳属性各不相同,于是就产生了为达到整体阴阳平衡的自发运动。正是这种运动,为生命活动的产生创造出了必要的外界环境。也就是《内径》所说的:“天地和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顺便指出:三阴三阳是中医阴阳学说特有的概念形式,正是由于此,中医的阴阳学说才得以区别于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
三阴三阳又分为在天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以及在地的木、火、土、金、水五运。上下相招,和合鼓荡,则有四时阴阳的变化,昼夜晦明的更迭,形成了生命活动产生所必需的阴阳平衡的环境。故此《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
这是一个由一而二,由二而六,六又分而为地五与天六,地五与天六再相和合鼓荡,进而产生万物的过程。
(二)命活动的存在
生命活动的存在必然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与稳定性,而决定其独立性、稳定性的内在力量,就是神机。即所谓:“根于中者,命曰神机。”
神机,将五脏、六腑、经络、精、气等,所有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依其不同的阴阳属性分为三阴三阳。由于三阴三阳之间阴阳属性的不平衡,就产生了以达到总体阴阳平衡为目地的运动。这种运动宏观地表现为在内的阴阳的升降运动;以及在外的,精神所支配的意识活动。
生命活动仅仅依靠神机内在的力量是无法长期存在的,它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及信息的交换。也就是说,只有外界的阴阳之气能够顺畅地出与入,带来能量与信息,带走废弃物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存在。这外界的阴阳之气,就是气立。即所谓:“根于外者,命曰气立。”
气立字面的含义是“因气而立”之意,既然称其为“根”,就说明了,这种外在的“气”对于生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甚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气立可以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
有形:主要是指水谷与大气的摄入。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胃肠,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津生,津液相成,神乃自成。”又如《灵枢·平人绝谷》篇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气立这种有形的作用,对生命活动有着明显而直接的影响,一旦发生障碍,轻者会影响生命体的活动;重者则会产生疾病,甚至可以导致死亡。故《灵枢·五味》篇又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素问·生气通天论》亦曰:“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等等。
无形:主要是指五运、六气、四时等阴阳变化。它们与体内的营卫、气血、真气等(神机)的运行变化、盛衰消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一日晨昏的阴阳消长,到一年四季的更替往复,以至六十年一甲子,甚至更长周期的阴阳变化,都时时刻刻对生命活动的存在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们的变化规律与强度一旦出现较大的扰动,常常会引起疾病的发生,甚至会导致生命的死亡。故《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不当其位者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尺寸反者死,阴阳交者死。”
总之,没有气立的出入,神机就无法正常地存在与延续;没有神机的升降,气立对于生命而言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两者相辅相成。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微。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神机气立学说对两者这种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描述,正是对生命体与外在自然界,息息相关这一客观现实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天人相应思想所作的深刻地理论概括。
二、阴阳平衡状态的具体描述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存在,有赖阴阳平衡状态的保持,《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然而,仅仅了解这一点,还远不能全面了解阴阳学说,因为要回答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平衡?如何具体把握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中医学正是通过神机气立学说对阴阳平衡状态作了具体的描述,也就是神机、气立自身,以及神机与气立两者之间的协调及平衡。
神机一经形成后,就具有一定的自调性与抗干扰性。其自身的协调,就是生命活动内在的阴阳平衡。神机将人体生命活动的全部物质与功能概括地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素问·天元纪大论》)的六个部分。由于该六者各自阴阳属性的差异,导致了以达到整体阴阳平衡为目的的运动。这种运动可具体归结为开、合、枢三种形式:太阳、太阴为开,阳明、厥阴为合,少阳、少阴为枢。通过开合枢的运动,使六者处于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平衡状态之中,由此实现了内在的、动态的阴阳平衡。
气立自身的协调,就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外在环境的阴阳平衡。可以具体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与“木火土金水”五运。它们各自的更替有序,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加临时,生克制化的和谐与平衡,为生命活动的存在提供了外在的保障。
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等。与此相关的推演及论述,在与干支甲子格局结合后形成了“运气学说”。其中的“太乙天符”、“天符”、“岁会”、“天刑”等概念,都是对外在阴阳平衡的不同状态的具体描述。气立的平衡,是一种在合理幅度内,有规律波动的平衡。
当气立在一个较小的幅度内波动时,一般不会扰乱神机的平衡;只有当气立出现较大的波动时,才会干扰或破坏神机的平衡。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在神机与气立两者之中,气立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首先神机是由气立产生,即是天地之气相互结合而后生成的。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其次维持生命活动延续的力量也来自于气立,即没有气立的出入神机就无法获得必需的物质与能量补充以维护其正常地运行。为此《黄帝内经》将气立中的“六气”,称之为“六元”,赋予了“生命本元”的含义。这就是告诉我们,神机无论如何也不能脱离气立而独立存在,是因气而立。
六气来源于天,而属于阳,于是又进一步引申出阳气是实现并维持阴阳平衡的主导力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由此可知,中医学所说的阴阳平衡,并不是一分为二的阴阳均等,而是以阳气为主导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三、疾病发生机理的深刻揭示
在神机气立学说看来: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外乎神机、气立自身以及两者关系的失调。以气立失调为主时,称之为外因;以神机失调为主时,称之为内因。中医学中涉及到的全部病因,都可以包含在这两方面之中。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说的:“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里所说的“阳”就是气立;“阴”就是神机。
所以,不论具体病因病机如何复杂多变,只要善于运用神机气立学说来分析,都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由于“发病”是一个复杂的、涉及许多因素的过程,所以这里仅举两个具体问题,以为说明。
(一)气
围绕着《素问·刺法论》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八个字,学界展开了长期的关于正、邪关系的争论,至今难以统一认识。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这八个字是否过分地夸大了正气的作用;而在于什么是正气?即如何界定正气的内容。如果将正气界定在神机的范围之内,那么正气仅仅被视为内在的力量,这样的界定肯定是片面的,当然会引起无休止的争论。
从神机气立学说的角度来分析:正气之中,除了包含着神机之外,气立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外在的六气与五运,相互制约、协调,无太过不及,如是,则天地之间正气充沛。即《素问·刺节真邪论》所说的:“正气者,正风也。”既使是内在的抗病能力,也是神机与气立相结合而共同构成的。《素问·刺节真邪论》又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这与王冰对太虚的注释相同)。在正气之中,气立甚至扮演着比神机更为重要的角色,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忽略了气立的作用单纯谈论神机,就不可能对正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正因为如此,如果只将神机视为正气,并且又坚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原则,那么,就会不适当的夸大了神机的作用;相反,若据此而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原本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也同样是误读。只要理解了神机气立学说,就可以对正气这个概念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二)不内外因
从根本上讲:正气失调即为邪气。由于正气有神机、气立两个方面,因而,邪气亦可分为内因、外因两大类。宋代·陈无择提出了三因分类法,首创了“不内外因”的概念,被后世视为病因学说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中医看来,仅有病因并不能发病。发病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诸如饮食、房室、金刃、虫兽等,其所具有的致病性,往往与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水谷”本是气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物质;精神意识活动,则是神机的正常功能活动。如果由精神意识活动支配的进食活动出现异常时(饥饱不节、饮食不洁等),就会使本不具有致病作用的水谷,产生了致病的结果。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而产生疾病。相反,尽管有不适当的进食欲望,若无水谷等食物可食,这一精神意识活动也就不具有致病作用。仅从概念的字面定义来看,所有这种由内、外因共同致病的病因,都可以称之为不内外因。
根据神机气立学说: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生,都具有这种不内外因的特征,无论是外感六淫,还是内伤七情均不能例外。外感六淫,常因人之神机呆钝而侵入人体,又因神机之衰弱而逐渐深入;内伤七情,则多因外界情景的触动而发生,并可因干扰了气立之出入、使神机衰弱而加重。即《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说的:“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因此,所谓外感、内伤的区别,不过是孰多孰少,以哪一方面为主而已。
总之,从神机气立学说的角度来看,“不内外因”在病因学、发病学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深入的研究将会对发病有更为清晰、准确的认识。
四、辨证论治体系的核心框架
中医学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特别注重那些已经出现了的症状。认为:分析它们不仅可以揭示疾病的病因、病机,同时还指示着治疗的途径与法则。因而,注重对疾病症状的辨析,就成为中医证治体系的一个鲜明特征。纵观中医证治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过程,可以看到:神机气立学说具有核心与框架的作用。
例如《素问·标本病传篇》在讨论症状与治疗的标本缓急的关系时指出:凡是由于气立出入通道受阻而出现的症状,无论是标是本,都必须立即予以解决。如其曰:“小大不利治其标”,“先中满而后心烦者,治其本”,“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等。大小便不利则糟粕无由以出;中满则水谷无由以入,是“气立”与“神机”的交流通道受阻,必须积极救治,唯恐稍缓有神机化灭之虞。
又如《素问·玉机真脏论》的五实、五虚死证,若“粥浆入胃,注泄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这是说,被困之神机复其升降、开合、运转之能,气立出入的途径恢复通畅,才使得垂垂欲绝之证,出现了可生之机。
汉末,张仲景遵循神机气立学说的原则,在三阴三阳与六气相对应的层次上,把握着生命与疾病的本质。准确而客观地揭示了具体症状与疾病之间联系的时空规律。在治疗时以“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为大法,祛邪主以汗、吐、下三法以疏通气立出入之通道;扶正重在保存阳气、调畅气机以维持神机升降开合之运行。形成了严谨的证治体系,开后世辨证论治之先河。
金元时期,李东垣著《脾胃论》,提出脾胃为元气的根本,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是诸病产生的根源,脾胃虚弱就会导致阴火亢乘,因而提出了“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著名立论。在治法上,注重培养脾胃元气,创立甘温除热法,紧紧地把握住了有形气立出入的重要途径——脾胃,对中医基本理论在临床证治范畴的深化与拓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刘河间观察到外在六气变异所形成的邪气一旦侵犯神机,初期使神机的运行呆钝、失调,进而外邪化热鸱张的病机变化,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又一著名立论,成为寒凉派的代表。其所关注的,是无形气立失调所产生的影响,与东垣学说关注有形气立的失调合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气立”对于临床病症出现的重要影响,以及治疗时的准确切入点。
明清时期出现的卫气营血辨证及伏气温病学说,从外感与内生两个角度,丰富了对外感温热病的认知与辨证治疗。在气立方面,注重温热之气的致病作用;在神机方面,则根据病机的变化分为由浅入深的卫、气、营、血四个层次,以及由上及下的上、中、下焦三个层次。发展了辨舌、辨齿、辨斑等诊查方法。在治疗上,重视清除温热之邪、保存津液,深化了对外感热病的认知。
总之、神机气立学说是所有具有不同特点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基本理论框架,虽然中医学具有丰富多彩的各家学说,但是由于神机气立学说的规范作用,使得纷繁的各家学说呈现多而不乱,流而不散的学术系统。
五、中医学现代化的重要桥梁
中医学现代化的话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等学说的出现以及理论物理学的进展,不仅使神机气立学说思想的科学性从某一侧面得到了证实,同时也显示出其面向未来的生命力。
例如,以耗散结构的视角来看:生命体的存在有赖于从外界摄取低熵物质转化后再排出体外,生命得以延续就是依靠废弃熵过程之不辍。在此过程中,承担熵废弃的是水与碳水化合物。只有在具备作为熵废弃机构的水的大循环中,生命才得以存在与延续。在这里低熵物质相当于阳气,低熵物质的摄入与废弃熵的排出,相当于气立的出入;水的大循环,相当于神机的升降与开合。
不可置疑的现实是,地球上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低熵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太阳。太阳以光的方式,源源不断地向地球输送低熵物质。水谷就是通过光合作用固化了的低熵物质;“六气”则是阳光在大气中扰动而形成的。明·张景岳曾说:“此言天之运,人之命,元元根本,总在太阳无两也。”(类经图翼·大宝论)两相比较,何其相似!
又如在生命体内,放能反应会引起熵增加,向环境散发的熵流又使其熵降低。此间,某一步熵流速率的不平衡,均可使熵积累。“积熵”的出现,对生命体的存在起着热扰乱的作用,从而产生出各种各样的疾病症状。积熵可以出现在神机的某一部分,而表现为太阳病、太阴病、气分病、血分病等;也可以同时发生在多个部位,而表现为合病、并病、气血两燔等。一般而论,表、寒证多由非热熵所致;里、热证多由热熵所致。至于因饮食劳倦扰乱神机而产生积熵的过程,则可以看作是对东垣学说的一种新的解释。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越来越认识到,东方思维深邃的智慧,或许是认识客观世界更为正确的方法。诺贝尔奖获得者普利高津指出:“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要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一个源泉。”中国的思想,在中医学中得有着淋漓尽致的发挥,中医学术体系已远远超出了单纯医学的范畴。可以预言,随着现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医学将有长足的进步,将会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而神机气立学说,正是通往这一未来的重要桥梁。
结语
神机气立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世纪中,重新认识并深入研究这一学说,对于继承与发扬传统的中医基本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校核 | 徐利亚
回复“1”查阅 创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