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绝不是被动的“知识存储器”,也不是被动的“技能机器人”。经过职业教育,一个“生物人”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但又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职业人,而是一个要生存、要发展的社会人。

在现代社会,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态势更加明显。

1.劳动分工由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转变,要求劳动者具备跨岗位的本领;

2.技术进步导致简单职业向综合职业发展,要求劳动者具备跨职业的本领;

3.信息爆炸催化一次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跃迁,促使劳动者要具备不断开发自身潜能的本领;

4.竞争机制迫使终身职业向多种职业嬗变,迫使劳动者要具备不断适应劳动市场变化的本领。

为此,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既要为人的生存又要为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能力培养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职业岗位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动的时候,个体不会因为原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老化而束手无策,而是能在变化了的环境里积极寻求自己新的坐标起点,进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善于在发展与变革中主动应对的定位能力,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能力,常被称为关键能力,这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的共识。

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要求学习主体在学习中有意识地掌握三个相互依存而有机联系的本领。

1.学会独立地制定计划,这是一种预测性、诊断性的工作训练;

2.学会独立地实施计划,这是一种过程性、形成性的工作训练;

3.学会独立地评估计划,这是一种总结性、反馈性的工作训练。

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特别强调个体在生存与发展的社会体系中,对由学科体系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与由行动体系获得的实践经验,必须通过哲学工具—反思性思维使其内化,进而转化为能力(一种与人才类型无关的、经由“获取—反思—内化—实践”的反思性实践过程形成的、不能脱离个体而存在的本领)。

素质与能力是对人格同一层次不同侧重的表述。

素质重在存储与积淀,当外因发生作用时,素质才能释放能量,故条件是素质“物化”的前提,它具有静态特征,是以“势能”的形式存在的。而能力重在内化与运用,反思过程的快慢表明能量聚集“加速度”的大小,内因发挥主要作用,当主体行动时就释放能量,故过程是能力“物化”的情境,它具有动态特征,或者说能力是以“动能”的形式存在的。

素质与能力的关系,就是势能与动能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从这一意义上来看,素质是能力的内隐,能力则是素质的外显。所以,能力本位所强调的能力,应被理解为个体所具有的一种状态种能在动态的社会情境、职业情境和生活情境中,采取专业化的、全方位的并勇于承担个人与社会责任的行动。能力更多地表现为个体主动面对生活与积极应对生活的一种心理准备,一种获取显性的生存本领的隐性的心理条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