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朋友圈的你是怎样的?你内心有匮乏?才会这么装

最近不少明星精心营造的完美人设,在一次次舆论漩涡中被拆的“尸骨无存”。
对于粉丝,能原谅偶像的错,却不能原谅假。
错可以改,但是“假”,是直接威胁到人们对其的基本信任感。
从心理学上讲,人与人最基础的交流是建立在互相的信任上,人设的崩塌,摧毁的就是这一份信任感。
不单纯是流量明星,现实中的许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不知不觉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带着一副社交面具,和这个世界相处。
人生不易,全靠演技。
心理学家荣格曾指出过这样一个现象:每个人都有一副“人格面具”,这副“人格面具”是人经过对自我人格的伪装向社会展示出来的。
所以,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每个人都想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这本无可厚非,但过度强调人设这点着实非常尴尬。
并且,这种尴尬并不只存在于娱乐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们身边的“戏精”朋友也不少呢。
我们生来就渴望爱人,也渴望被爱,但却总会被感情蒙蔽了双眼,看不清自己。
在这个流行“人设”的年代,你想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并不重要,别人希望你成为什么样子的人才至关重要。
“好话”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满足的只是别人所期许的“人设”的肯定。
现实世界里,想收割荣誉和赞美太难了,而在互联网上,却变得异常简单。
人与人之间,随手一个点赞,一个评论,或一个转发,都能给对方带来莫大的喜感。
这会导致什么呢?
为了营造一种美好假象,你不再关注真实的自我,而只追求朋友圈的“我”。
心理学上有个定律,叫“标签效应”。
当众人的评价,一开始就给你设定了某种“标签”,你就会潜意识的往这个标签靠拢。
你本草根一枚,在社交网上却装成个成功人士。
你明明相貌平平,在朋友圈却全然是一个仙女形象。
虚荣有错吗?
其实,人的本性都是虚荣的。心理学上有一种观点:
社交的本质就是炫耀。
人们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物质和资源,换取周围人的肯定和认可。
人都是需要认可的,这是一种情感支持,也是建立自我肯定的需要。
“积极废人”这个词条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已经是一个在网络上 流行了将近一年的网络词条。
偶尔心血来潮的积极废带来的仪式感,实在太太太太太让人快乐了。
漫长且无聊的日子里,急需假借改变名义,尽情享受戏精时刻。
心血来潮想要重启减肥计划,红着眼熬夜制定减肥食谱,那种投入忘我的热血状态,看上去比通宵打怪升级还爽。
丧够了的年轻人,开始靠仪式感续命。
在仪式感前面,也许人人都是戏精。
当这种被认可的需要超出了应有的尺度,把他人的认可和羡慕看得过重,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虚荣。
在过分虚荣的人眼里,器官、身体都是可以拿来交易的,和他人的羡慕、称赞和追捧相比,这些有形的成本看起来不值一提。
他们通常具备低自尊、低自我价值感的特征,很难通过自我认可来获得内在的满足感。
同时渴望被尊重、被认可,又对此抱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换而言之,他们认为:如果展现真实的自我,则很难得到爱与尊重。
更致命的是,他们自己也不爱真实的自己。
这种自我价值的贬损,或许是因为我们还处于一个单一审美的环境中。
对瘦的追求导致胖不被接纳为美,而对美的固定化又暗示着丑理应被驱逐的……
学历、金钱、地位,各种条条框框亦是如此。
单一向度的标准,导致我们将爱与尊重的主观追求,与美貌、学历、金钱的客观追求画上了等号。
我们时常见到那些贩卖焦虑的话术,以及换汤不换药的互联网潮流比拼:
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A4腰……
深究到底,潜台词都是“如果你不美/不高/不聪明,就不值得被爱”。
虚荣这两个字注定是“虚”的,命运的馈赠,都已经暗中标好了价格。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和信念,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恐惧、憎恨和慌张;
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而不是过得更像谁给的人设。
这一生,你愿意做一个完美的人,还是一个完整的人?
知名主持人杨澜女士曾经采访过当当网的创始人俞渝,问她:“你最不自信的地方在哪?”
俞渝毫不犹豫地回答:“长相。”
她曾经为此十分自卑,以至于每次出门之前都要先搭配几套衣服,镜子照了又照,还经常不满意。
杨澜看着面前这个优雅自信的女性,疑惑地问道:
“可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现在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气质呢?”
俞渝坦然一笑:“放弃让自己成为不可能的人,然后全然接受自己。”
活着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而是平时我们对自己太过苛刻。
真正的「人设」是活出来的,不是被贴出来的
而说到底,我们内心深处都是渴望以最真实的自己与人亲近,与人靠近;
更希望是最内心深处的自己能被别人接受,而不是人设堆出的那个“自己”。
“面具”太多,真诚的面孔更显的弥足珍贵。
人设无处不在,潜伏在每个角落侵蚀着你的自我。
作者简介:贤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