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古镇和它的半世乡愁,一起沉入了水底
黑湿的碎砖堆,斜塌的木梁,
沼泽般的坑洼地,
沅水滔滔,发出低沉的吼声……
这是托口,曾经安然静栖的湘西古镇,
今已随万余人的乡愁沉入水底,
成为一片泽国。
昔日繁华
托口的街道都用青石板铺就,留下了岁月的洗礼痕迹。每隔十来米,就有一块雕刻成古铜钱形的小石板。街道四周的雨水,带着尘灰往铜钱孔汇集,通过下水道,流到清水江里。
每当大雨过后,长街窄窄的屋檐顶上,是一线朗朗如洗的青天,脚下则是光洁照人的青石板。就是因为有了这铜钱形的“水漏”,长长的青石板路真可谓“雨不溅泥,晴不扬尘”,长年保持着小街特有的洁净。
沿着老街慢慢行走,随处可见昔日商贾的痕迹:保存完好的八大油号之首的“刘同庆油号”,纺织业的前辈“曾家染坊”、“杨志伦绸庄”,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鸾楼”,老字号的“黄同兴药号”,工商联的鼻祖“万寿宫”、“南华宫”……
小镇上还有传统手工作坊,纸匠、铁匠、石匠、钟表匠、竹篾匠……手上的活儿忙不停,手艺人们在自家门口演示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精湛手艺。
宿命难逃
“看了托口的码头,就是看尽了天下的码头。”一位资深摄影家说道。
托口的码头很有特色,顺江望去,十五座青石板码头一字儿排开,密密的吊脚楼临河而立。这些码头近百年没有任何人工修葺的痕迹,朴实无华。多少年来,雨打风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过江船客,见证了这个码头小镇的繁华。
直到民国之后,水运渐衰,这个千年的古镇便也再也不复往日的商贾云集,衰微下来。近几十年,古镇的南郊地带建起了新街,老街更显冷清异常。
不过,也是因此,老街幸运地逃过了建设的肢解,作为湘黔边贸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奇迹般地幸存下来了。
然而古镇还是没有摆脱宿命的结局。数年前,因为要建一座特大的水电站,镇上的老宅搬的搬,拆的拆,伴着隆隆的推土机声,眼光所及尽是倒塌的屋梁与瓦砾。
如今水电站已成,生生不息了近千年的古镇,走到了被蓄水的终点。
古镇和它所承载的记忆,一起沉入了水底
沉入水底的不只是一座古镇而已,还有千百年来它所牵绊着的世代人的生活和难以割舍的乡愁,这些生活过的痕迹你可能再也无法看到了:
老纸扎匠刚忙完手上的活计,开始进餐。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酝酿出特别的味道。(摄影丨旷惠民)
沿着老街,曾可看见刮脸的匠人为几十年的老客服务。
畅通的沅水给托口带来商贸的繁华,也催生了资本主义萌芽。除了赶集时热闹异常,平日古镇老街的店铺里也能看到来自云贵地区的地道药材。
82岁的庾建安将要搬离老宅。他原来是托口供销社的老采购员,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拍了很多照片,整齐地挂在墙上。他常说,人生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墙上的这些照片就是自己一辈子的生活。 (摄影丨旷惠民)
82岁的罗金娥是50多年前嫁到托口的。夫家以前做布匹生意,经济条件好,结婚时特意定制了这张精美的雕花木床。
要离开老宅的时候,她依依不舍地说:“我在这张床上睡了60多年,它伴我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 (摄影丨旷惠民)
这些都是镇上曾经稀松平常的生活,
今物与人俱去,
古镇和它承载的记忆画面一起,
永远沉入了水底。
我们一边斥巨资打造一座座“古都、古城”,
一边又用现代化工具割裂着历史。
那么数代以后,
多少人还能记得父辈的乡愁?
资料及图片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第01期及网络
编丨灰子